旅遊市場亮點紛呈下沉市場增速超越一、二線城市,入境遊訂單翻番

中華工商時報 2024-05-07 13:10:12

文化和旅遊部6日發布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人數合計2.95億人次,同比增長7.6%,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28.2%;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1668.9億元,同比增長12.7%,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3.5%。

“五一”假期,旅遊市場再現火爆場面,多地景區“人山人海”,部分景區甚至出現門票提前售罄情況。多家旅遊平台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旅遊市場呈現與以往不同的場景,旅遊市場下沉,縣域成熱門目的地,同時,入出境遊增速高于國內遊。

下沉市場增速超越一、二線城市

“五一”假期,旅遊下沉化趨勢更加明顯,體現在旅遊訂單同比增速上,一、二線城市小于三、四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小于縣域市場。

攜程數據顯示,“五一”假期,揚州、洛陽、秦皇島、開封、淄博、黃山、泰安等是比較熱門的三、四線目的地,旅遊訂單平均增長11%。安吉、桐廬、都江堰、陽朔、彌勒、義烏、婺源、景洪、昆山、平潭是熱門縣域旅遊目的地,旅遊訂單平均增長36%。

攜程研究院行業分析師王亞磊表示,下沉市場基數較低,增長空間更大。同時,遊客追求更松弛和更具性價比,加速了下沉趨勢。相比一、二線城市的“人擠人”,下沉市場爲遊客身心放松地度過假期提供了可能。而且,相比一、二線城市假期高企的住宿、餐飲費用,下沉市場也更有性價比。

旅遊市場下沉背後是中國旅遊市場的客源地和目的地更加多元,以及旅遊市場供給側、需求側的結構性變化。從需求側看,消費者避免人從衆的心態更爲明顯,從一、二線中心城市向三、四線甚至縣城走,日後將愈發普遍。從供給側看,高鐵交通基建的完善,提高了三、四線及縣域市場與中心城市的直達性。

入出境遊增速高于國內遊

伴隨出入境便利化措施的落地,“五一”假期,入出境旅遊訂單增速高于國內遊。國家移民管理局6日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全國邊檢機關共保障846.6萬人次中外人員出入境,較2023年“五一”同期增長35.1%。

攜程方面表示,出境遊方面,“五一”假期,中國遊客出境遊覆蓋全球將近200個國家、超3000個城鎮,港澳地區以及東南亞、日韓等短途國家是出境熱門目的地。

“五一”假期,入境遊訂單同比增長105%,免簽政策效應顯著,中國單方面免簽的12國及相互免簽的新加坡、泰國,累計入境遊客同比增長約2.5倍。省會城市中,入境遊旅遊訂單增速較快的依次是烏魯木齊、西安、杭州、昆明、合肥、成都、拉薩、哈爾濱、濟南、太原。

去哪兒數據顯示,中國旅客集中出遊,帶動了全球各地消費恢複,“中國節日”已重新成爲全球旅遊消費的旺季。去哪兒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國際機票、酒店預訂量均創曆史同期新高。

攜程研究院認爲,旅遊市場增速將逐步平緩,而隨著旅遊市場的下沉趨勢及入出境旅遊的發展,更加考驗國內旅遊市場的發展質量。

經濟型酒店回歸“經濟”

“仿佛哪個地方都有1億人”“日均5萬步,原地踏步3萬步”……去哪兒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國內熱門城市酒店預訂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長明顯,其中南昌、黃山、上饒、揚州、紹興、常州、洛陽、太原、台州、泉州爲酒店預訂增長熱門城市,平均增幅達七成。

相比2023年,今年“五一”酒店平均支付價格持平。預訂量增幅最高的二星、三星、四星酒店價格有所下降。其中,三星酒店下降9%,二星酒店下降7%。去年一度價格飙漲的經濟型酒店價格,再度回歸“經濟”。

旅遊旺季,酒店價格爲何不漲反降?去哪兒大數據研究員分析,隨著旅遊市場供需兩旺,供應鏈持續恢複,整體供應量較去年同期有較大提升,平抑了價格。

“由于2023年‘五一’黃金周是疫情後首個長假,民衆出遊需求井噴性釋放,酒店行業總供給尚未完全恢複,在集中爆發入住需求時,便會出現價格上漲的現象。今年‘五一’全行業供給鏈條已完全恢複,各地旅遊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遊客出行更爲舒心,也可以享受更爲實惠的價格。”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肖鵬分析。(記者 宋寒業)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