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在市中心舉辦,農民:有幾個農村人看?

風雲圈科學 2024-05-07 12:14:55

國補退坡之後,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從原本高速增長變得緩了下來。新能源汽車在國內的市場顯示出疲軟之態,那麽有什麽市場能讓新能源汽車有足夠的增長空間保持高增長呢?答案很明顯:下鄉!

新能源汽車下鄉布局,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這樣提了。很多汽車廠商其實也早就看到了這一塊市場,但爲啥遲遲做不出什麽行動來呢?原因就在于“下鄉”太難。

很多汽車廠商雖然會選擇到農村去賣車,參與各種形式的下鄉活動,但是銷售渠道主要還是在城市裏,解決不了售後的保養和維修等問題,尤其是充電樁的建設密度,對農村普及新能源汽車很不友好。

甚至有些地區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根本就是在市中心舉辦。有農民說了句大實話“真不知道在城市裏的展覽館搞新能源汽車下鄉,會有幾個農村人會看”。的確,新能源汽車的下鄉流于形式和口號,並沒有真走下去。如此幾年下去,一點也沒能讓農民了解到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

有數據顯示,在農村地區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量,才占了整個農村地區汽車銷量的4%。明顯存在著適用農村地區車型不多,渠道不暢等問題。那麽農民對新能源車的期待是什麽樣的呢?

首先,縣鄉級別的汽車消費,對價格更加敏感。多數人的期望值都集中在10萬元以下的款式上,主要需求也是集中于代步工具。新款車型因價格偏高,在農村市場並不受待見,沒有市場。

其次,農村家庭人口多,尤其又以老年人居多。而老年人代步用車主要用在接送孩子去縣城或者鎮上上學。所以才有了以五菱宏光迷你EV爲代表的下鄉車型熱賣的新聞。甚至有新聞以五菱“打響農村新能源汽車第一槍”的說法。

再次,對于有生産需求的農村農民,微型電動車“沒勁兒”,幹不了活。而出行爲主的農民來說,新能源汽車的價格還不如買一輛“老頭樂”老年代步車劃算。

最後,政策補貼和充電樁的設置數量讓更多農民對新能源汽車望而卻步。加上最近又在農村瘋傳“多地公共充電樁充電價格上漲”的新聞,並且電視裏也在討論這個問題。讓很多本就舉棋不定的農民,直接當上了“吃瓜群衆”。覺得本來還存在的“充電比加油便宜”,可能存在變數。更有一些農民擔心:新能源車的用車成本會不會漸漸趕超燃油車?這讓自己失去了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動力。

新能源汽車下鄉,面對著農民普遍存在的電動三輪、電動四輪、“老頭樂”爲代表的帶外棚的代步車等很多競爭者,而電動三輪、電動四輪、“老頭樂”更是不需要考駕照,甚至都不需要上牌照,這也是最吸引老年人的地方。

那麽鋤禾君有個疑問,新能源汽車能在農村市場“打敗”原來的霸主電動三輪、電動四輪和“老頭樂”嗎?歡迎文末留言,一起參與討論。

0 阅读: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