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海家女兒不好嫁,不只因爲家規,海氏一句話揭曉了答案

晚風計劃 2024-01-18 16:22:35

盛長柏作爲盛家嫡長子,是未來的盛家之主,可以說,盛家的興衰都系于他的身上。

盛紘雖然寵妾滅妻,但是在他的心裏,小妾林噙霜也好,愛女盛墨蘭也罷,都比不上盛家的未來重要。事實上,他最重視的兒女從始至終都是嫡長子盛長柏。

對于盛長柏,盛紘是下了很大一番心血的。爲了讓兒子有名師教導,盛紘寫了好幾沓書信,請求名師莊先生出馬授課。

盛長柏的秉性像極了外祖父王老太師,是一個自制力很高、勤奮上進、自覺向上的好孩子,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就一舉中第。

盛長柏中第後,盛紘與王氏都開始考慮他的婚姻大事,兩個人的想法可謂是南轅北轍。

王氏這邊,她耳根子軟的毛病犯了,在康姨母的三寸不爛之舌下,動了讓盛長柏娶康姨母的女兒康允兒的想法。

王氏之所以看好康允兒,一是因爲想幫姐姐康姨母的忙,有了盛家這門姻親,康姨母在康家的日子會更好過。

二是因爲康允兒秀外慧中,知書達理,溫柔賢惠,的確是一個好姑娘,王氏覺得她也配得上自己的兒子。

三是因爲王氏有私心,覺得康允兒家世不是太高,自己當婆婆好管教兒媳婦,她可不想討一個高門出身的兒媳婦,自己都不好做婆婆。

然而,盛紘猜到了王氏的想法,他可看不上家道中落、父母人品還差到離譜的康允兒,于是,盛紘繞過了王氏,直接請盛老太太出馬,給盛長柏說了江甯海家的嫡次女海氏。

得知盛紘已經給盛長柏說了媳婦,還是江甯海家的嫡次女,王氏氣壞了,跟盛紘大吵了一架。

王氏爲什麽不滿意海氏呢?還有,海氏作爲江甯海家的嫡次女,是典型的高門貴女,爲什麽願意下嫁盛家呢?

來看一下海氏的家庭條件。海家是典型的清貴人家,書香世家,滿門清貴,父兄皆在朝爲官。

海氏的祖父桃李滿天下,朝中很多官員都是他的門生,可見海家地位之高,與之結爲姻親得到的助力之強。

既然海家地位很高,在朝中人脈很廣,可以給女婿帶來強大的助力,那麽海氏作爲嫡次女,應該有不少高門子弟求娶,爲什麽偏偏看上了盛長柏呢?

原因很簡單,有所得必然有所付出,娶一個娘家實力強大的媳婦可以得到很大助力,同時也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海家有一條家規,那就是男子四十無子方可納妾。受到這條家規影響,海家姑娘也容不下妾室。

若是媳婦家庭條件比自己差,男人可以心安理得地納妾,要是老婆攔著,就一頂善妒的帽子扣下去,女人沒有給力的娘家撐腰,只能忍氣吞聲。

就像華蘭,袁夫人往袁文紹的屋子裏塞了無數通房妾室,家世比不上忠勤伯爵府的華蘭只能忍受。

如果華蘭不忍,跟袁文紹鬧事,那麽忠勤伯爵府真的有底氣用善妒的罪名把華蘭掃地出門。

盛家的權勢比不上忠勤伯爵府,根本鬧不過,對忠勤伯爵府而言,得罪了盛家,付出的代價也不是太大,他們自然有底氣。

那麽海家呢?海家姑娘不讓納妾,男人敢把她一紙休書趕出家門嗎?

如果他這麽做,就會徹底得罪了海家,屆時海家動用自己的人脈給他使絆子,是足以讓其傷筋動骨甚至斷絕仕途的。

因此,那些生性風流、喜歡沾花惹草、不願意守著一個女人過一輩子的男人只能對這樣的高門貴女望而卻步,惹不起躲得起。

再說婆媳關系,袁夫人敢刻薄盛華蘭,只因她可以不把盛家當回事,認爲得罪了地位不高的盛家沒啥大礙。

可是,海氏這樣的兒媳婦還真沒幾個婆婆得罪得起。

好在,由于盛紘寵妾滅妻,從小到大目睹著林噙霜是如何在盛家作妖的盛長柏天生對妾室反感,不願意納妾,他跟海氏兩個人三觀契合,可謂是天作之合。

1 阅读:292

晚風計劃

簡介:用枯燥的文字訴說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