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財經大學:看了南京財經大學,才知道“英雄不問出處”

博學的小扒菜 2024-04-22 00:27:00

很多人第一次聽說南京財經大學的時候,都會誤以爲它至少和中南財經、西南財經大學一個級別,至少也不比東北財經、江西財經要差。

其實,翻開它的校史,發現它的前身是南京糧食學校,它的出身,比起山東財經、浙江財經,沒有任何優勢。

學科評估成績,也可以看出底蘊不足。

不過,由于地處南京,每年的錄取分數該不低,尤其是前些年財經熱的年代,比肩211,問題不大。

如今,現在倡導發展雙一流,以南京財經大學的學科實力,再來十年也評不上,可謂是希望渺茫。

山東財經大學,雖然比不上“財經老八校”,但學科實力也不錯,在省內認可度還挺高

只不過位于濟南,地理位置比起南京,還是要稍遜一籌的,因此錄取分數低于南京財經大學。

那麽,放棄山東財經大學,選擇南京財經大學的那些人,後悔了嗎?

一種觀點認爲“

南財的社會認同率在211底下,算比較好的,畢竟占了“南京+財經”的光。

記得有個梗,外國人認爲我們學校是南京大學的一個學院,因爲我們學校的英文名是: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

這麽說吧,我收到過中興通訊的offer,所以各位南財的學弟學妹不要怕,咱也是能進好公司的!

不過知名私企還是不容易進,像華爲,阿裏,騰訊,這些都很看學校,因爲學校的好壞,可以從一方面體現學習能力,這個很重要...

如果你不幸落榜南財,並且想進一流的企業,那努力吧!

實際情況就是南財作爲一個綜合性大學,硬件設施還是很到位的,2008年進學校的時候,就有傳聞,北苑的住宿水平,跟三江學院一個級別,在南京的衆多高校裏是數得上的...

軟設施,不好說,學術氛圍不強烈,當然氛圍對于個人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你願意去學,努力去學,自然可以一騎絕塵...

可惜我荒廢了,如今進入社會多年了,代價就是,現在要在工作之余,抽空看書考證,以彌補當時給自己欠下的巨債,說多了都是淚啊...

再扯點別的,南財的食堂、美女(2008級藝術設計系軍訓帶隊的那位妹子,你還好嗎?)、風景都是很不錯的。。

各位學弟學妹,如果外省的,我不建議考南財,據說分數線還挺高,就是我本人蘇北的,當時都是差一本的分數線2分進的信息工程學院,學術水平擺在這...

如果來了也不用後悔,你自己對自己負責就可以了,可千萬努力...

當然了,我肯定不會後悔,因爲我從這拐到了個媳婦兒,哈哈。

之前,我和媳婦兒不遠30公裏,從江甯開車過去看母校。

我們徒步一路走,一路聊,一路拍照,一路感慨...

那是再也回不去的從前,和再也不會有的花前月下...

我們一路到北苑,直奔北苑食堂一樓東南角那家刀削面店,果然生意還是最好的,只是一碗雪菜肉絲面的價格,從7年前的4.5,漲到了如今的7塊...

還有那個4.5可以買一只烤雞的小熊伴嫁,不見了...

有時候會作一些假設。

假設,我繼續高中的一把力氣好好學習了4年...

假設,我不負衆望考上了研究生...

假設,我沒有把時間花在無聊的花前月下...

假設,我提前知道了社會的殘酷...

我會不會過得比現在好,早就年入20W了呢?

可惜一切都不可能重來,還是得向前看。

加油吧各位!!

另外一種觀點認爲“

很享受每天早上7:10起床,7:40跑完步,然後呆在自習教室裏面背單詞看英語雜志,到8:20去上第一節課的日子。

自習教室裏沒有認識的人,很踏實。

遇到比較難的課、比較有趣的課都會好好聽,偶爾感興趣的話題去展開擴充會成爲自己很不同的一個點。

這裏的老師風格不同,大多數實力還是很強,新教師進來至少是個名校博士。

老教師有些是學術牛人,有些就是四校合並時留下來的。

最喜歡的老師是教高等數學的周惠新,實在有趣。

比較水的課,就會玩玩手機,關注自己喜歡的領域。

上午的課結束,就會遇到一個世紀難題,吃什麽。

南財的食堂,真的不是吹,她說第一,沒人敢說第二。

因爲各自承包,市場競爭,各個窗口都會做的很好吃。

回宿舍,午睡或洗澡下午清醒點。

宿舍我也很滿意,三室一廳,獨立衛浴,二十四小時熱水供應,每個小寢四個人上床下桌。

床簾一拉,耳塞一帶,午睡也很踏實。

下午沒課的話,約著去南大遊泳,我財只有露天的還不開放。

南大很多資源我們都能蹭蹭。

或者打打球。

或者去圖書館或者自習教室看書,因爲要考證書或者作業。

最近很喜歡圖書館四樓的雜志區,很多商業評論,財經類的雜志蠻好的。

我們的圖書館蠻好看的被稱爲仙林之眼,每個人的座位也很寬敞,因而座位不能滿足所有人。

以前還只是考試月圖書館排隊學習,現在周末也是這種畫風,看到身邊人很努力的樣子,自己也不敢停下。

我們學校很漂亮,以前不覺得知道逛了好幾個學校交流一學期之後,才發現我財有多好看

感覺好多人考研,我所在的經濟學院考研成功的人蠻多的。複旦,上財,人大,最差的都是南財保底。

會計學院和金融學院考研成績比我們牛很多,畢竟這兩個院學風在那裏,各個學生都很拼。

還有的學長就是准備實習,准備語言和專業知識。

不是會計專業的,但是因爲在學校裏比較折騰認識幾個會院的學長。

有的在普華永道有的在畢馬威,去年畢馬威在我們學校開宣講會,專一報告廳被擠爆了。

畢竟四大對財會專業的吸引力……

然後就是各類銀行、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

我們學校文化底蘊是差了點,畢竟很年輕的一所學校,期待她更好。

與其在乎門戶之見,不如自己踏踏實實規劃好自己,耕耘好自己的三分田地。

還有一個感受,遠在仙林也能感受到浦口的劍拔弩張。

珍惜在學校裏念書的每一天,願大家有所得。

你們覺得呢

0 阅读:137

博學的小扒菜

簡介:帶你了解高校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