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彬:沒有好的精神文明好的價值觀很難成爲百年企業

中國食品全産業鏈 2023-08-06 22:38:28

“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最近20多年,房地産業作爲國民經濟支柱産業對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作出巨大貢獻。發展中,也湧現了一批好的企業、好的品牌。但坦率地講,房地産業是一個數量龐大的産業,但並不是質量很高的産業。無論是房屋質量、資産質量,還是行業質量、機構質量,都有很大的改革和上升空間。換句話說,多數都處在質量中低端水平。”原國家質檢總局總工程師、北京華夏産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兆彬表示。

8月3日,一場以“凝心聚力 擁抱品牌新力量”爲主題的“2023第十三屆中國房地産品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劉兆彬出席並在大會上發表了題爲“用品牌引領房地産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旨演講。本次大會由中國房地産報、中國城市與區域治理研究院聯合主辦。

會上,劉兆彬表示,無論是單個産業還是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要尋找新的發展模式,這個模式概括起來就是中央說的高質量發展,品牌建設可以作爲高質量發展的一個衡量指標。

什麽是高質量發展?劉兆彬認爲,目前大家對這個詞的內涵和外延,包括量化指標還不到位,僅僅就是指出了一個方向,一個要求。早在2017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爲落實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制定一系列高質量發展的統計指標、標准,包括考核指標、法規體系、社會評價、政府機關考核量化的標准。“6年過去了,坦率地講,衡量高質量發展的指標寥寥無幾。”

怎麽辦?在轉型過程中,在尋找新的發動機、新動能時,劉兆彬發現有三大增長發動機值得關注,一是全球都在關注的綠色低碳經濟發展,二是數字經濟轉型,三是大健康經濟,即人類追求健康、長壽,特別是疫情過後。

“無論是房地産行業還是其他産業,這種全球發展的三大增長發動機的趨勢都是我們未來增長的目標、動能和潛力所在。不圍繞這三大方面轉型做不好品牌。”劉兆彬說。

在高質量發展目標下,中國品牌的新內涵在哪?房地産建設新的品牌力量在哪?劉兆彬給出的解決思路是:大力提升“五度”品牌建設。

第一度是要大力提升中國品牌的長壽度。

世界品牌實驗室2023發布的500強排行榜顯示,世界品牌500強平均壽命是98.2歲,百年以上企業223家。在世界品牌500強中,壽命最長的一個企業持續了300多年,是來自法國的企業。而中國百年以上進500強的企業只有5家,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小企業平均2.7年,中型企業7年左右。

“請問,企業都沒了,哪來的品牌?沒有長期的積累,你的經驗、技術、創新、專利都沒有。因此,我提的第一個希望就是中國企業要樹立長期主義哲學,要爭取做百年企業、百年品牌,尤其是房地産。”劉兆彬說。

第二度是要大力提升中國品牌的信譽度。

沒有信任就沒有交易,沒有信任就沒有購買。發達國家往往是高信任度國家,是建立在法規、契約基礎上的信任,交易成本比較低,能夠把企業做大做強。發展中國家往往都是建立在家族、親緣、血緣、同學、同村的信任基礎上,企業做不大,做不強。因此,在信任當中,我們國家在社會的信任度、信譽度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有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一年約有40多億份合同,但執行力、履約率不到60%。“連合同都不遵守哪來的信任?因此,在品牌建設中,一個企業應當把信任、信譽放在非常突出的重要位置。”劉兆彬強調。

他進一步表示,無論哪一個行業,特別是房地産行業,要打造好的信譽品牌就要做好兩件事:一是所有企業要加強合規管理,不合規就有巨大風險,而中國企業好多存在賬務不實、造假情況,沒有信任哪來信心?二是大力加強ESG管理,E是環境、生態,S是企業的社會責任,産品安全上,消費者、股東、利益相關方、社區、生態,都要承擔責任。G是公司內部的治理結構。不客氣地講,中國相當多企業在這兩大管理上都是短板。

第三是大力提升品牌的生態度。

全球經濟都要應對氣候的極端變化,包括極熱極寒暴雨帶來的災害,對人類是一種生存危機。現在全球都在搞低碳、綠色、新能源,包括綠色建材、綠色房屋、綠色建築,都是房地産業新的增長點。要提升品牌生態度,劉兆彬提出三個關鍵詞:清潔生産、循環經濟和節能減排。

第四是大力提升中國品牌的魅力度。

“10年前,我聽過一位日本質量管理大師在中國講座時,把質量發展分成三大階段,第一是合格質量階段,第二是滿意質量階段,第三是魅力質量階段。”

劉兆彬直言,中國企業特別是制造業包括房地産業,大多數都處在合格質量階段。真正讓老百姓滿意的建築品牌不太多,魅力品牌就少之又少。要建設魅力品牌,一定要建造創新數字化、智慧化、智能化、高端的建築和房屋,方向就是要高質量、高服務、高技術創新。

第五是大力提升中國品牌的文明度,即文化的內涵、理念、價值觀。

“如果我們的企業沒有被世界認同的價值觀,就很難走向世界,這也恰恰是中國企業走向全球的一個短板。”劉兆彬表示,中國企業不太重視企業文化社會的認同度,不太注重真正的精神文明。沒有好的精神文明,沒有好的價值觀,沒有以人爲本、客戶至上,沒有讓員工滿意、社會滿意,光是賺錢並不幸福。

何爲良好的精神文明建設?“關鍵詞應該是先進的理念、先進的制度加上先進的文化。”劉兆彬說。

觀點

劉兆彬:房地産行業量大但質量不高

“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最近20多年,房地産業作爲國民經濟支柱産業對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作出巨大貢獻。發展中,也湧現了一批好的企業、好的品牌。但坦率地講,房地産業是一個數量龐大的産業,但並不是質量很高的産業。無論是房屋質量、資産質量還是行業質量、機構質量,都有很大的改革和上升空間。換句話說,多數都處在質量中低端水平。”在“2023第十三屆中國房地産品牌發展大會”上,原國家質檢總局總工程師、北京華夏産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兆彬表示。

“無論是單個産業還是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要尋找新的發展模式,這個模式概括起來就是中央說的高質量發展。品牌建設可以作爲高質量發展的一個衡量指標。”劉兆彬表示。

本次大會由中國房地産報、中國城市與區域治理研究院聯合主辦。(許倩)

1 阅读:1

中國食品全産業鏈

簡介:中國食品全産業鏈:彙聚食品行業上下遊資源,服務食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