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太先進了被認爲不太可能實現,二戰美國洛克希德L-133戰鬥機

丹書戰史 2024-02-14 13:36:48

洛克希德作爲一家美國知名飛機設計公司,有不少讓人稱贊的作品,如著名的SR-71“黑鳥”戰略偵察機。該公司在航空科技方面的嗅覺同樣靈敏,在二戰爆發前,各國還沒有研發出一款像樣的渦輪噴氣式發動機,但是洛克希德敏銳地認識到活塞動力戰機終將被噴氣式戰機取代。

到了1940年,洛克希德公司開啓了一個內部項目,計劃開發一款推力達到5000磅的軸流式渦輪噴氣發動機,名爲L-1000,再以它作爲動力研制一種高性能戰鬥機,這就是L-133,有的說法認爲它是美國第一個實用化噴氣式戰鬥機研發項目。

L-133的研制工作並不順利,前期並沒有得到軍方支持,最大的困難就是L-1000發動機研發工作,要知道整個二戰期間實用化的噴氣式發動機也屈指可數。盡管如此公司還是對L-133充滿信心,一旦成功將“獨自擁有這架600英裏/小時(965千米/小時)的戰鬥機”。

公司在1942年向軍方接觸,描述了一架可在5萬英尺(15240米)高度以0.94馬赫高速飛行的單座雙發戰機,戰機長度約15米,翼展約14米,它擁有較爲扁平的機體,采用機頭進氣道,兩台L-1000並排安裝在機體後部,戰機采用鴨翼布局,主翼後緣安裝開縫襟翼提高機翼升力,飛行員座艙背後凸起的背脊一直向後延伸與垂尾連接,戰機武器爲4門安裝在機頭的20毫米航炮。

軍方對L-133不感興趣,一些人固執地認爲戰鬥機大多數時候並不需要超過400英裏/小時(約644千米/小時)的最大時速,而且L-133過于先進,很難在短時間裏完成,他們希望洛克希德停止“資源浪費”,轉而制造更多的常規戰鬥機,如P-38,以應對戰爭消耗。

沒有軍方的支持,L-133項目被迫終止,事實上它從沒有離開圖紙,而一直難有進展的L-1000項目也不得不放棄,洛克希德將它轉讓給其他公司,沒有取得實質進展,原型機大概在50年代初進入了加利福尼亞某博物館內。

P-80

美軍在L-133項目終止不久得到他國噴氣戰鬥機研發的准確情報,洛克希德的付出沒有白費,L-133的部分圖紙設計被運用到1943年開始研發的P-80戰鬥機。

20 阅读:9649
评论列表
  • 2024-02-15 21:53

    老是鬼吹,1是沒電傳的年代,各國設計的鴨式布局的飛機就沒成功過。2是平直翼飛不到那速度,直接會在空中解體

    誓掃狗奴不顧身 回覆:
    誰跟你說的鴨翼一定得電傳飛控?
    大自在 回覆:
    誰服役了
  • 2024-02-15 01:54

    美國在二戰的時候有先進的技術?美軍二戰時戰鬥機的技術用英國的,海軍,除了生産能力,英國能甩它八條街。蒸汽彈射器,傾斜加班,夾角甲板,阻攔索,都是英國的技術。美國人是在二戰後,冷戰時期,集合了西方的先進技術,才能對抗蘇聯的。你吹的,應該叫口吹得,有點太早了!

    yjrqc 回覆:
    不如直接說二戰末期搶了德國大部分科學家回去搞研究,然後又保護了731部隊相關人員來得到人體實驗資料進行醫學發展。
    蒼龍七宿 回覆:
    美國的外星一般的科技成果都是二戰後取得的,德國的戰敗才是美國科技騰飛的加速器
  • 2024-02-20 08:13

    不是英國就是德國,美國人在二戰爆發之初航空水平並不高,就像如今的美國在二戰後搶來的納粹德國科學家都死光了,美帝航空航天立馬就打回原形了,造一架啥都半桶水的肥電還要一大堆小弟出錢出技術。

  • 2024-02-16 12:08

    1940年?二戰時期的美軍沒有渦輪噴氣發動機的技術,只有活塞發動機技術。後來德國戰敗,俘虜了很多德國科學家和技術資料,才有了後來的技術飛速發展。

    五月的風 回覆:
    可以看看資料 當時渦噴最先進的確實是英國[笑著哭]
    五月的風 回覆:
    你有點小瞧大英了 雖然實用晚 但是同時期英國確實比德國先進
  • 2024-02-14 20:42

    戰爭就是打經濟打消耗,過于先進不一定適用。

  • 2024-02-20 22:07

  • 2024-02-17 14:40

    德味很濃

  • 米國人只能抄前蘇聯的驗證機 “研發”

  • 2024-02-28 02:22

    美國第一台噴氣發動機是從英國買的,1941年才運到美國。

丹書戰史

簡介:觀三千年戰史,品海內外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