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100萬現金”和“100萬房産”哪個好?王健林與潘石屹說法一致

專聊房君 2024-04-25 17:36:11

雖然說目前的樓市一直處于調整中,但關于房産的話題仍然比較多。原因就在于,由于房價上漲了20多年,但凡有點積蓄的人,一方面覺得“買房永遠賺”,另一方面感覺“存錢易貶值”,以至于大都把資金投到房子上,這就形成了“家庭70%以上的財富都在房子上”的局面。

即便是到了現在,2018年之前買房的人基本上沒有虧,不過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信心受挫的主要是2020年以後這波買房人,由于樓市異常火爆,不少人加杠杆比較高,什麽經營貸、消費貸都用上了,隨著還款期的到來,他們就開始捉襟見肘了,慌不擇路下,開始大幅打折變現還債,這是本輪樓市二手房價格不斷創新低的(連跌2年)的導火索。而其他老實本分的業主爲了“換房”、“變現”也不得不隨大流,說白了,同步調整價格換成交是不得已的選擇。

看到這裏,人們其實已經産生了分歧。一類是,在樓市中嘗到甜頭的人覺得,樓市有起有落很正常,他們甚至試圖等待樓市觸底的時機而抄底;二類是,在前幾年高峰期買房被套的人,如果不是急需用錢,他們希望等待樓市回暖,能少虧一點是一點;三類是,對市場感到絕望,覺得樓市不會有機會了,甚至覺得還會下降,現在斬倉就是永遠跟房子說拜拜,有毅然決然的那種感覺。

但不管怎樣,降到現在的房價,已經是既成事實,再後悔“爲什麽當時要買?”、“爲什麽高峰期沒賣?”,已沒有任何意義。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手中有房,或者手中有錢,到底該怎麽做?俗話說,花無百日紅,同樣,也沒有永遠的冬天,如何把握好未來才是根本。以““100萬現金”和“100萬房産””爲例,到2030年,哪個更好?對普通人而言,由于見識和經驗局限,確實難以做出判斷。不妨看看那些“功成身退”的房地産大佬們怎麽說,起碼能給我們啓示。

都知道,潘石屹和王健林,一個是SOHO創始人,另一個是萬達創始人,經過多年的經營,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前者已經變現過著逍遙快活日子,而後者也引入戰略投資,後面大概率也不會頻繁變賣資産。這兩位事實上都已成功上岸,他們又是如何看待房地産前景的呢?

潘石屹說,按理說,改革開放時,我國城鎮人均住房面積才5點幾,但在2018年時就超過35平米,與發達國家比差不了多少了,在我們人均GDP這樣的情況下,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說到底,房子不像一二十年前那麽缺了。但現在看房價漲還是跌,唯一能看到變化的就是銀根是緊還是松。市面上的錢多了,房價肯定漲,否則就跌。現在限這個,限那個,在潘石屹看來,不應該限,因爲我國M2是GDP的2.1倍,美國才0.9倍,發了這麽多錢,你不往房地産上跑,跑到蔥上去?還是跑到肉上去?言外之意,房地産最終還是會因爲貨幣超發而上漲。

實際上,王健林與潘石屹的看法也差不多。當提問者問及王健林房價走勢會有天花板嗎?王健林回答也顯得很誠懇。在他看來,如果說真話,起碼在未來10年,一二線城市還是一個緩慢上升趨勢。他解釋的原因是,如果扣掉在城裏的2億多農民工,真實的城鎮化率才40%左右。未來還有3-4億人進城落戶,還會産生巨大的住房需求,特別是對一二線城市來說,這些城市的房價肯定還是呈現上升趨勢的。

可以看出,潘石屹提到影響房價的關鍵因子—貨幣,而王健林提到影響房價的關鍵因子是人口。表述雖然有差別,但說法其實都是一致的。無論是王健林,還是潘石屹,他們對未來房價還是表達了看好。如果非要區分一下內涵與外延,那就是貨幣因子是針對所有房産而言,這是大環境,而人口則是城市之間的差異,經濟實力強的城市,在貨幣大環境加持下,房價更爲抗跌,遇到上漲的話也會更快。

當然,潘石屹已經把物業變現了,有的人認爲是他不看好房地産,其實嘛,就潘石屹的說法而言,主要還是因爲地産商不好幹,並不代表房價不會漲,因爲他看到國內開發商擴張太猛烈,借美債,銷售的是人民幣,開發商受到的影響就不單單是行業問題了,外債可能是壓垮開發商的最後一根稻草。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多個巨無霸房企債務違約都是從美元債和國際評級機構引發的。

而王健林也沒有說那麽絕對。雖然一二線城市房價大概率還是上漲趨勢,但對人口淨流出的城市來說,不僅是房價,其他也一樣,都不會有上漲空間,畢竟沒有人,說什麽都是扯淡。

如果綜合一下二位的看法,由于貨幣、城市化因素,起碼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産還有上漲空間,不會因爲階段性的調整而改變這種上行趨勢,這個大方向要看清楚。

不過,話說回來,對于普通大衆來說,隨著經濟發展,收入增加,錢還得有去處。從目前看來,國家也不希望大家存錢,以至于存款利率一降再降,存款利息只有1點幾,今年的物價漲幅目標都設定在3%了,如何抗通脹呢?而且從國際大環境看,一旦老美進入降息通道,我們的資金利率大概率繼續下降,大家手中的存款購買力也會進一步降低。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當大家都意識到自己的錢不能被動貶值以後,只能加速對核心資産的圍獵。買什麽呢?

到那時,真有可能像潘石屹說的那樣,錢還是會流到房地産裏,房貸利率快接近公積金貸款利率就是最好例證,其實就是不斷的把資金往房地産裏引。隨著樓市庫存不斷被消化,房價豈有不漲之理?不過,爲了穩妥,一二線大城市,這裏再加一個經濟發達的城市,往往是資金流入目的地,談空間的話,在這些地方買房肯定要比存錢要劃算,也更有保障。至于人口淨流出、經濟不發達的地方,你應該考慮的是不要被套住,如果實在沒有好的標的,倒不如先存起來觀察,畢竟本金安全是第一位的。

10 阅读:5540
评论列表
  • 2024-04-25 19:57

    三個地産大佬都說要漲,就是他們都賣了跑了

  • 2024-04-25 22:35

    加油降降降降降降降降降降

  • 與水 11
    2024-04-26 01:01

    現在百萬現金,當然比百萬房子好,百萬現金是活的,百萬的房子是死的,等百萬的房子降到七十萬去買還剩三十萬,如果房子漲到一百萬,大家都是百萬的房子。

  • 胡哥 10
    2024-04-26 16:35

    未來都沒有人了,你房子還漲?漲你的頭

  • 2024-04-25 23:14

    當然是買房啊家人們,一百萬存銀行說不定只是百年後的保險。

  • 2024-04-25 21:48

    買房自住不會計較升值貶值。炒房客就不同,會被套得緊翻白眼[呲牙笑]你看多少人都語無倫次,吃睡難安。

    jeffzll 回覆:
    恰恰相反,自住會不斷貶值,直到有一天你回頭來看,可能只剩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你完全可以考慮租房,並在未來更合適的時候出手買房,所以不要說不記損失的話,對那些還貸的更是無法回避,炒房的,房子就是一個商品,是流動的,下跌的時候會賣掉的,不會損失更多,考慮到早起已經賺了很多,當期的損失並不要緊
  • 2024-04-25 22:12

    賣房人的話你也信?應該反著聽就對了。降價才剛剛開始,還遠著呢。

  • 2024-04-25 21:56

    🈶️一百萬現金,好過一百萬房票了,

  • 2024-04-25 19:01

    漲個毛

  • 2024-04-26 17:07

    喜歡房子就買房子。喜歡錢,好好工作多掙點

  • 2024-04-26 22:46

    八0後的人一死還有多少人

  • 2024-04-26 16:31

    100萬的金條怎麽樣?

  • 2024-04-28 08:06

    我選100噸黃金[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