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産制造太監屬于核心科技,太平天國照貓畫虎,出廠批量報廢

曆史愛雜談 2024-03-28 05:25:03

大清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天京陷落。

在電影《投名狀》當中,龐青雲爲了振奮軍心,喊出的口號就是“搶錢、搶糧、搶女人”!

而真實曆史同樣如此,湘軍攻破天京之後,都爭搶著進入天王府,目的不外乎搶錢、搶女人。

根據《江南春夢筆記》記載:當時一共在天王府當中搜檢出2300多個女子,而這還不算陷落之前跟隨洪秀全自殺以及事先跑掉藏匿起來的。

據說,天王府巅峰時候有將近5000女子。當然,這些並不都是洪秀全的嫔妃,否則鐵打的也扛不住吧……

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女官以及工作人員。也就是說,偌大一個天王府,只有洪秀全一個男人。

這與封建王朝的皇宮確有不同——竟然沒有太監!

太監雖然已經去勢,但畢竟身體素質擺在那裏,可以幹一些女人所無法勝任的力氣活,所以古代皇宮以及王府對于太監的需求量極大。

那麽,爲什麽洪秀全的天王府當中只有女官而沒有太監呢?

莫非是天父家的二小子對太監有偏見不成?

非也!因爲那個姓楊的三小子,東王府中同樣沒有太監。

不是他們不想用太監,而是未掌握核心科技,遙遙落後……

01

太監,原本是最高等級的閹宦官職名稱,在清代之前,太監一般稱“閹人”、“黃門”、“中官”、“常侍”、“內侍”等。

在明代內廷設立十二監,主官被稱爲“太監”,而其他閹宦沒有資格叫太監。

一直到了清代,所有的閹宦才都被稱爲“太監”。

但是不論在哪個朝代,太監都算是吃皇糧的。所以只要對自己夠狠,一刀斬斷是非根,就有機會成爲國家公務員。

尤其是在明朝,太監把握內廷,是皇權對抗文官集團的重要工具,如果能夠進入司禮監成爲秉筆、掌印太監,那可算是祖墳冒青煙了,這可是能夠與外朝閣員相提並論的“內相”!

退一萬步,哪怕是掃地的小太監,那也衣食不愁不是。

在清朝雖然說有“宦官不幹政”的祖訓,但當時有名有姓、呼風喚雨的大宦官可沒見少,李蓮英、崔玉貴、安德海,等等。

所以,民間主動尋求成爲太監的熱情始終高漲,甚至在清代的河間、靜海等地還專門出太監,老帶新,先帶後,先割帶動後割……

這些人要麽是圖吃皇糧,要麽是想走終南捷徑,畢竟一不小心混起來了,那可就厲害了。

但是——太監真的不好當啊,別的不說,就是閹割這一關,就是名副其實的鬼門關。

02

林平之、嶽不群爲了練成辟邪劍譜,輕描淡寫的就自宮了。

但實際上哪有那麽簡單,須知割的可是命根子,且不說上面神經發達,可能會疼死;也不說有血管、海綿體,容易失血過多嘎掉;更不說傷口感染發炎,可能會得敗血症等。

就是單單一個尿路封閉的問題,就會讓活人被尿憋死——如果沒有技術支持,尿路會直接長死閉合。

所以說,閹割那可是貨真價實的技術活兒,需要有專業的“刀匠”操刀——即使如此,也是有一定死亡率的。

所謂的“刀匠”,即朝廷特許經營的外科世家,專門負責爲宮廷輸送人力資源。

“刀匠”都有自己的絕活兒,是經年累月實踐得出的真知,包括從哪下刀、割多少、如何止疼與止血等。

“刀匠”的技術講究的是“傳子不傳女”——廢話,哪有女人幹這個的。

專業的世代“刀匠”最早起于明英宗年間,當時發生大藤峽瑤族叛亂,平叛之後俘虜大量少年人,都統一閹割充當紫禁城以及各地王府的內侍,這使得“刀匠”有了批量試驗的機會,技術由此開始向著系統化方向發展。

在明朝滅亡之後,撿到餡餅入關的大清興高采烈的笑納了各家“刀匠”,繼續兢兢業業的爲宮廷發光發熱。

03

這種閹割技術在一代代傳下來的過程中,會不斷的更新與改良,到了清朝中晚期,閹割成功率已經達到了95%以上。

在閹割過程中,會專門准備一間不透風的淨室,有火炕可供保暖。

所用的床會事先撒上一層草木灰,專門選擇早春時節進行手術。

在術前,“刀匠”會與閹割對象簽訂文書,明確告知各種不良反應。

一旦確定閹割對象是王八吃秤砣了,那麽就要開始操作了:

先是要求閹割對象洗個熱水澡,然後以烈性酒噴灑全身,由“刀匠”的助手將其結結實實的綁起來,眼睛蒙上黑布條。

然後使用臭大麻葉熬水,給閹割對象灌下去,並順手塞入一個麻核桃。

待麻藥勁兒上來之後,“刀匠”會使用鋒利的小勾刀,熟練的在兩側睾丸位置開出小口,兩手一捏,就擠出來兩個小可愛。

這時候閹割對象雖然是有一定麻醉效用,但還是會很疼,只不過全身被綁著,嘴裏還有麻核桃,所以只能硬挺著。

04

在沒有了兩個小可愛之後,也就失去了雄性激素分泌能力,但如果二弟還在,用人單位肯定不放心。

所以,盡職盡責的“刀匠”直接捎帶手的,使用鋒利的小直刀一抹一割:再見。

疼肯定是很疼的,但不至于疼死。

而且“刀匠”會及時的撒上秘制藥粉止血,並將一枚豬苦膽撕裂敷在傷口上,可以止疼消炎。

對了,還會在這個過程中將一枚鵝毛根管插入尿道,這樣就可以避免尿道封閉。

技術水平高的“刀匠”,可以做到下刀部位精准狠,不損傷到尿道束約肌損傷,這樣就可以避免日後尿失禁——據說有些太監身上總有騷味,其實就是閹割技術不達標導致的後遺症,隨時隨地尿失禁。

負責任的“刀匠”會在術後三天囑咐助手將人架起來走動,每天半個時辰。這樣雖然會很疼,但卻有利于恢複,不然以後等不到50歲就會彎腰駝背,變成大蝦米。

只要圍術期操作得當,在12天之內未出現高燒不退現象,那麽恭喜:一個吃皇糧的新鮮出爐。

當然,手術費還是要收的——通常是5-10兩白銀。雖然價碼不低,但沒錢的可以欠著,以後再給(有利息的)。

而且割下來的小兄弟還會被“刀匠”用石灰硝制,裝盒寫上名字,精心保存起來。

等日後發達了,太監會出高價贖回——死後放在相應部位合葬,寓意下輩子做一個完整之人。

05

上面都說了,“刀匠”的手藝是不外傳的。

而且清朝與明朝還不一樣——王爺不就藩,都在北京城待著,地方上沒有王府,也就沒有太監出沒。

所以,太平軍從廣西起事,一路輾轉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最終進入南京城,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太監,更不必提“刀匠”了。

他們對于制造生産太監的印象,就是簡單粗暴的停留在一刀兩斷層面上。

在將南京改名爲“天京”、建造了華麗輝煌的天王府之後,也曾試圖搞出一些太監使用。

結果因爲沒有核心科技,在批量割了三千人之後,活下來的寥寥無幾:要麽是疼死了,要麽是失血過多死了,要麽是炎症感染死了,要麽是被尿憋死了。

僥幸活下來的幸運兒,也是尿失禁,一身騷味兒,

負責主刀的名叫“李壽春”,這人之前根本沒當過刀匠,只在書本上看到過只言片語,就以爲自己掌握了核心科技。

結果搞成了這個樣子,把東王楊秀清氣得無語,于是將其砍頭了賬。

該說不說的:這個李壽春死的不冤!

啥都不懂就敢上手開整,崽賣爺田不心疼。

據說當時是在校軍場整的活兒,三千閹割對象都被脫光綁起來,李壽春自信滿滿的一刀一個,從早割到晚,估計到最後都暈鳥了。

如果不是事先嘴裏塞了麻核桃,可能慘叫聲都會傳到耶路撒冷。

整個過程,李壽春除了走位比較靈活、耐力有些過人、心理素質確實過硬之外,技術層面啥也不是。

06

楊秀清只好叫停了這種術式——再不叫停,不用清妖來打,自己就沒人啦!

然後與洪秀全商量:“不行咱別用太監了,那東西不人道,與咱的教義也不符。”

洪秀全倒是無所謂,反正別耽誤咱高樂就行。

于是,天王府的女官與工作人員就都用的女子,而天王府也變成了女兒國。

都說三個女人一台戲,這麽多女人在一起,沒有太監參與管理,所以肯定是吵得很。

于是洪秀全專門出台《天父詩》進行規制:

看主單准看到肩,最好道理看胸前。

一個大膽看眼上,怠慢爾王怠慢天。

一眼看見心火起,薄福娘娘該餓飯。

主發尊嚴高正貴,永遠威風坐江山。

捧茶不正難企高,拿涎不正難輕饒。

……

這寫詩水平確實高出銀河系,可見科舉制度確實不公平,如此文才竟然都考不上秀才,真是太沒天理了!

19 阅读:6578
评论列表
  • 2024-03-29 08:28

    如此文才,難怪考不上秀才

  • 2024-03-29 10:47

    [摳鼻]靠……那得殺多少童男……殘忍。

  • 2024-04-03 22:53

    整天談著愛主子、爲主子獻身,卻從來不敢爭取自己的天然權力和尊嚴,這就是精神上的太監。

  • 2024-03-29 08:44

    [得瑟]寫得什麽卵

  • 2024-04-01 13:43

    估計小編家往上數三五代就是幹這活的!

  • 2024-04-01 11:10

    要克服兩點:想活下來要克服感染,想活的好要技藝精湛,這些在古代確實是大問題,現在嘛……別說太監,你相當女人都可以[得瑟]

  • 2024-04-01 21:25

    那麽明朝之前的太監怎麽生産的,司馬遷被閹了也沒死啊

  • 2024-04-01 19:21

    泰國那核心技術指不定就是從中國傳過去發揚光大的。

  • 2024-04-02 11:37

    洪秀全這家夥搞得事,耶稣活著都會被他氣死。[呲牙笑]

  • 2024-04-02 00:31

    小德張就是自己鐮刀割掉的[得瑟]

  • 2024-04-01 21:32

    雖然他文化狗屁不是,但他能活割三千人,而且雖強占個五千婦女玩兒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