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漢武”之稱的明憲宗朱見深,爲何被後世黑得那麽慘?

學典曆史 2024-01-27 09:26:09

明憲宗朱見深是明朝的第八位皇帝,就是那位被瓦剌俘虜的明英宗朱祁鎮之子;在明十六帝中的知名度不算太高,可以用“鮮爲人知”來形容。

翻閱《明史》可以得知,朱見深在位期間僅限于爲于謙以及叔叔朱祁钰平反,其他時間不是在赈災就是在赈災的路上,似乎很難找到可圈可點的功績;但在《明憲宗實錄》中,卻可以找到一個更加真實的朱見深。

明憲宗朱見深執政之時,對內平反冤獄,任用賢能,安撫流民,經濟繁榮昌盛,開創了“成化新風”的盛世局面;對外西南平叛,發動成化犁廷,戰勝蒙古,收回河套地區;文治武功在明十六帝中絕對可以排在前幾名,與西漢的漢武帝劉徹有點類似,因此在後世更有“小漢武”之稱。

這樣的朱見深,若非有爲之君,怎麽可能獲得如此大的成就;《明史》一書中,爲何要刻意抹黑或弱化這位“明君”呢?原因是得罪了文官集團與滿清。

作爲一代帝王,自是有優點也會有缺點,朱見深的優點多,缺點也不少;他在位期間創立西廠,獨寵比自己大17歲的萬貞兒以及修道煉丹,經常不上朝。尤其是任用大宦官汪直,引得文官集團極爲不滿。

這些事件在《明史》之中都有相關記載,文官集團可以大書特書,抹黑明憲宗;除此之外,再就是得罪了滿清;以至于有一件功績卻只字不提,那就是“成化犁廷”。

成化年間,建州女真屢犯大明王朝的遼東邊境,明憲宗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懲戒;極大地削弱了女真的力量。《明史》是清朝的張廷玉所編寫的,而女真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先祖;對于“成化犁廷”一事所帶來的恥辱,清朝是絕對不敢記錄在冊的,因此,不得不弱化朱見深的功績。

好在曆史留下了一些蛛絲馬迹,還原了一個最真實的明憲宗朱見深。對于這樣一位“功過參半”的帝王,小夥伴們有什麽看法呢?

1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