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衆連橫的對決,第一次五國攻秦,戰國時期秦國崛起之戰——修魚之戰

金是水 2024-03-06 22:14:04

秦朝結束了東周戰國亂世,但是在這之前的一場戰鬥非常重要就是今天所說的修魚之戰。而說起修魚之戰就要提一下活躍遊曆在東周各國間的名士。縱橫家的張儀和公孫衍。這兩位大家爲了自己的理念在鬥法,就出現了著名的修魚之戰(也是函谷關之戰)。也正是這場之戰讓處于偏遠西部的秦正是成爲戰國七雄的最強者。

戰鬥背景:

戰國之一西秦經曆秦孝公的商鞅變法之後,秦惠文王嬴驷開始厲兵秣馬,在元前325年,效仿山東六國的做法,亦自稱爲王,改元爲更元元年。公元前319年,張儀在魏國實行反間計策被魏相公孫衍識破,于是魏國把張儀逐回到秦國。至此公孫衍的合縱策略于張儀策略開始初步交鋒,公孫衍主張的合縱策略得到了山東六國的支持,于是山東六國合縱攻秦的聯盟再次形成,在公元前318年前後,公孫衍說服諸侯,組織起魏、趙、韓、燕、楚五個國家的兵馬,聯合出兵攻打秦國。這就是第一次五國攻秦。不過秦沒有坐以待斃,秦相張儀借著秦楚聯姻之好,使楚國退出保持中立,而燕國因距離過遠利益不大于是遊走打醬油。各個諸侯國的利益不同,各國君主各有打算,真正的合縱國,只剩下魏、趙、韓,三國地理上與秦國都是接壤的,地緣沖突明顯,最後實際出兵的只有韓、趙、魏三國。面對三國攻勢,秦國派出樗裏疾擔任大將應對秦的生死存亡之戰。

雙方將領:

秦:樗裏疾(公子疾),幾乎調用全國秦兵士卒(約不足20萬),各地常備守軍。有騎兵。

樗裏疾

三國聯軍:公孫衍(聯軍總指揮)趙國派公子趙渴,韓國派太子韓奂,二十余萬大軍。後期有義渠十萬盟軍(襲擊秦後方)

公孫衍

戰鬥過程:

公元前317年,雙方陳兵函谷關,兩邊的大軍在函谷關對峙,聯軍強攻數日未果,關前道路狹小,萬馬優勢發揮不出。相持數日期間公子疾派出的小股奇兵沿著秦嶺不斷騷擾聯軍糧道,公孫衍則派重兵把守糧道守住聯軍的生命線。公孫衍合縱策略成功說服義渠王,共同出兵秦國。于是開始采取誘敵深入之計,有序後撤,吸引秦兵出關。計劃在修魚設伏,公孫衍對中原地形的了解的很到位,修魚地處黃河分叉之處,這裏由黃河和濟水圍城一個三角,秦軍若進了這個三角包圍,由于兩條河的存在,退兵是非常困難的。可是公子疾作爲公孫衍好友也是非常了解對方的。識破公孫衍假敗之計,于是穩紮穩打緩慢行軍。公孫衍見計策敗露便就地紮營等待義渠消息。一旦義渠南下關中,就是三晉發起總攻的時候。公子疾得知義渠南下取關中消息,並沒有坐以待斃,采取以攻代守奇襲聯軍後勤中心所在地修魚,秦人本是隴西高原下來的,騎兵的發展一直領先于其他諸侯,這回騎兵派上了大用場,連續幾波騎兵開拔修魚,三晉的軍隊根本阻止不及。于是打亂了聯軍的部署。在聯軍的先鋒軍抵達戰場的第一天,公子疾就指揮秦軍對北岸的趙軍進行了突襲。趙軍還沒來得及修築壁壘,在人數不占優的情況下遭遇一場敗仗。第二日,秦軍又對南岸的韓軍進行打擊,雙方不分勝負。修魚之戰只開始了兩天,秦軍實際上就在南北兩線捅破了兩個缺口,而且派駐軍隊鎮守缺口。

三晉聯軍若要繼續合圍大計,不得不再投入重兵,與秦軍爭奪南北兩面這些缺口。修魚之戰變成了大規模的人口絞殺大戰。最終因秦物資、士氣充足,陸續擊敗趙韓兩只軍隊,魏的公孫衍因圍攻計策失敗無力圍剿秦軍,而秦的公子疾急于回討義渠,便速速撤兵。

戰鬥後續:

此戰聯軍大敗傷亡8.2萬余人,韓將申差等被俘。趙國、韓國的傷亡都在3萬人以上,魏國則是1萬多傷亡。秦國亦是傷亡七萬余人,不過秦後續借著勝勢之威滅了義渠,解決內患,之後幾年多次攻擊韓趙魏三國,成爲當時最強諸侯國,也誘導第二次五國攻秦事件發生(與秦實力僅差一點點的齊國參與了)。

終語:

修魚之戰是一場極其慘烈的戰爭,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場戰爭也進一步加劇了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緊張關系,推動了戰國格局的演變。尤其是名士之間動動嘴就能實現各國聯盟與攻伐。這也是戰國時期最亮眼的標識。也是從這場戰爭讓戰國其余六國看到只有秦國真的有實力統一中原。

6 阅读:836
评论列表
  • 2024-03-07 15:11

    當時,齊國處于齊宣王時期,秦還不是齊的對手,齊國才是老大哥[呲牙笑]

    江湖百曉生 回覆: 金是水
    對,孟嘗君率齊魏韓三國聯軍破函谷,主帥其實是名將匡章
    金是水 回覆:
    所以下一次齊國參加伐秦就把函谷關攻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