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谷歌與蘋果達成AI合作微軟與OpenAI的聯盟會不會地位難保?

極客網 2024-03-29 11:52:21

因爲在AI上掌握先發優勢,微軟老樹開新花,成爲科技界當紅明星。它的市值已經達到3.2萬億美元,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

微軟之所以如此耀眼,主要還是歸功于OpenAI。目前OpenAI開發的GPT大語言模型已經是微軟Copilot的基礎。最近微軟正在以光速擴大AI優勢,他聘請最棒的AI人才,快速推出新版Copilot,努力將AI變成金錢。

微軟在AI領域的地位似乎無人可以撼動,但科技界瞬息萬變,沒有什麽不可能。谷歌與蘋果正在談判,試圖將谷歌生成式AI工具Gemini植入iPhone,如果交易真的達成,微軟的地位可能會被動搖。

谷歌蘋果交易可能沖擊微軟

彭博社稱,年底蘋果將把谷歌Gemini工具放進iPhone,“爆炸性的協議將會動搖整個AI産業。”

Gemini實際上已經植入Android手機。如果蘋果谷歌達成交易,意味著谷歌將會統治移動設備AI。

《紐約時報》認爲:“一夜之間,谷歌擁有的AI消費者將超過最大對手OpenAI,正是它開發了ChatGPT。”

谷歌與蘋果已經合作多年,新交易將會擴大合作範圍。谷歌每年向蘋果支付180億美元,作爲後者將谷歌搜索作爲蘋果設備默認搜索引擎的代價。

有了龐大用戶群,谷歌Gemini將會以更快的速度進化。生成式AI工具好不好,主要取決于訓練數據的數量和質量。訓練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並非一次性完成。如果每天有幾十億人使用Gemini,進化速度就有可能會超過ChatGPT和Copilot。

Wedbush Securities認爲,谷歌與蘋果達成AI合作對雙方都有利。一方面,谷歌産品可以融入蘋果生態系統,獲得龐大用戶群;另一方面,蘋果可以獲得技術,打好基礎,增強iOS AI功能。雙方聯手,Gemini將會對接約20億蘋果設備,微軟將會遭遇挑戰。

沒有什麽壟斷是永遠的。幾十年前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接近壟斷,後來它又推出移動操作系統Pocket PC 2000,比iPhone早了7年。比較戲劇的是iOS明顯比微軟移動操作系統更好,Android也比它好,結果微軟OS優勢被瞬間一掃而空。

微軟也在積極布局和防禦

當然,即使谷歌真的和蘋果達成交易,微軟仍有可能保持壟斷地位。

OpenAI正在快速推出新版GPT。GPT 4是2023年發布的,看起來更好的GPT 5將會在今年夏天推出,也就是說到時ChatGPT和Copilot將會變得更強大。

有人認爲Copilot是“iPhone時刻”,它意味著AI的轉折突破點。隨著生成式AI和Copilot的普及,微軟將會收獲更多Azure訂單。在未來3年內,預計微軟70%的客戶將會使用AI功能。2025年財年將是微軟AI業務的轉折點,最終Copilot將爲微軟增加250-300億美元的營收。不只如此,微軟還會把AI植入Azure平台,增加營收。

2014年谷歌收購DeepMind,最終它變成了Gemini。DeepMind聯合創始人Mustafa Suleyman出售DeepMind之後又創建了AI公司Inflection AI,微軟已經拿下Suleyman,還將Inflection AI的所有員工收入囊中,包括首席科學家Karén Simonyan,可以說微軟已經擁有超一流的AI團隊。

爲了保持AI業務的健康成長,微軟極力追求AI貨幣化。Copilot已經嵌入微軟的整個産品線,它向客戶提供各種增值服務,但是要收取費用,這樣能增加營收。

雖然媒體報道說谷歌將與蘋果達成AI協議,但消息並不確定。即使雙方達成協議,也不知道如何執行,更不知道效果如何。蘋果也有可能抛棄谷歌,選擇與OpenAI合作,所以AI大戰最終誰是贏家還不能確定。

各種風險讓微軟難以安心

決定AI命運的不只有企業,還有美國政府的監管。谷歌和蘋果已經成爲反壟斷目標,它們即使想達成AI合作,也可能被監管部門阻止。微軟也有自己的反壟斷問題要解決。FTC已經在調查微軟,因爲它與OpenAI的關系可能違反壟斷法。如果沒有了OpenAI,微軟的AI優勢會被大大削弱。

最大的風險還是産品本身。雖然Copilot擁有OpenAI基因,但許多微軟客戶抱怨稱Copilot沒有ChatGPT那麽出色。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微軟員工稱:“每次客戶開始使用Copilot時就會將它與ChatGPT比較,他們會說:‘你們用的到底是不是同一種技術?’”

去年11月,微軟開放365 Copilot,企業可以采購。企業會用365 Copilot助手總結會議記錄,從郵件中抽取摘要。一些客戶表達不滿,但微軟認爲並非365 Copilot不夠好,而是客戶技巧不足。

擁有OpenAI固然可以幫到微軟,但過度依賴OpenAI也是一大弱點。微軟之所以收購Inflection AI,實際上也是想降低對OpenAI的依賴,擴充産品線。

去年Sam Altman離職事件影響了微軟與OpenAI的關系,據說當時微軟CEO Satya Nadella十分憤怒。同樣是去年,Satya Nadella暗示生成式AI的成功可能會是提高Edge浏覽器普及率的關鍵,但這種設想至今沒有兌現。Edge的成功其實也是Bing的成功,微軟肯定希望AI能提高必應在搜索市場的占有率。

微軟之所以聘請Suleyman,收購Inflection AI,最大的目標還是擴充産品線,穩固産品線。微軟雖然保持領先,但它同時也很恐懼,生怕被反超。Bing Chat並沒有造成多少波瀾,Copilot生成式AI工具也沒有帶來驚豔的創新,沒有達到消費者預期,這些都是微軟需要解決和面對的。

從表面看,估值800億美元的OpenAI讓微軟成爲AI領導者,但是AI服務到底能爲微軟帶來多少價值並沒有結論,畢竟AI還是新生技術,前途並不明確。微軟內部已經砍了許多AI項目,一些團隊被洗牌,有人甚至認爲與OpenAI合作消耗太多資源,員工們抱怨連連。

OpenAI內部壓力也在加大,投資者希望 OpenAI産品變成真正的業務,不能只是研發項目。一位微軟高管稱:“現在OpenAI的贏並不是微軟的輸,雙方還在共贏,但未來可能不會那麽和諧。”

微軟Copilot價值仍需夯實

客戶信任的依然是微軟,不是OpenAI,他們依賴的是微軟生態系統,所以微軟還需時間改善AI産品。當微軟AI服務推出時並沒有ChatGPT那麽震撼,面向消費者的聊天機器人的確新穎時髦,但它並不能生産多少金錢,本質還是要用AI改進運營、銷售及其它業務流程。

微軟大搞“數字革命”,希望客戶接受AI産品服務,願意付費。企業還處在嘗鮮階段,不太在乎價格,但總有一天會計算成本和回報。

目前Copilot以增值服務的形式提供,每用戶每月收費30美美元,谷歌AI工具的收費與微軟差不多。現在客戶並不確定每月收30美元是否太貴,微軟則認爲只需要向用戶證明工具的價值即可,眼下的目標是增加價值,不是降低價格。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微軟高管稱,Copilot企業應用現在還是不夠實用,它們能做的事受到限制,雖然有用,但並沒有捅破天。不過他同時也強調,客戶用AI工具處理會議記錄和冗長郵件時的確能節省時間。

微軟當然希望生成式AI能夠變得更好、更快、更便宜,但要讓AI模型更精准還面臨根本的技術挑戰,不是那麽容易實現的。如果想降低成本,微軟必須擺脫對英偉達的依賴。去年微軟預計花費45億美元購買英偉達芯片。爲了降低費用,微軟正在開發自有AI芯片,但微軟內部有人認爲這樣簡直是浪費資源。(小刀)

0 阅读:19

極客網

簡介:極客網,科技使能新商業,提供最in的科技報道及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