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中國互聯網的兩個挑戰

劉遠舉 2024-04-29 09:33:33

4月20日,是中國互聯網的30周歲生日。30年前,1994年4月20日,隨著國際專線的開通,中國實現了與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中國正式進入互聯網時代。

截至2023年12月,中國寬帶接入端口數量達11.36億個,網民規模達10.92億人,較2022年12月新增網民248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7.5%。三十而立,中國互聯網本身,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成爲了全球規模最大的互聯網。

在這30年間,中國互聯網,在改革開放中汲取力量,獲得了爆發式的發展。一大批知名互聯網企業興起,形成規模龐大的互聯網經濟。2023年,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17483億元,同比增長6.8%;網上零售額達15.42萬億元,同比增長11%,連續11年成爲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中國互聯網從改革中汲取力量,也反過來助推改革開放,帶動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

在一大批互聯網企業的帶動下,電商、外賣、快遞、短視頻、社交媒體、電子政務、網約車、貨運、柔性制造、人工智能、工業3.0、電子支付,各種新應用新模式新業態不斷興起。在當下,中國人已經不能想象沒有互聯網的生活。一定程度上,互聯網,成爲中國經濟的樞紐型環節,爲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回顧過去,是爲了更好地展望未來,建設更美好的未來。

中國互聯網要繼續發展,首先要摒棄一個錯誤的觀念,那就是互聯網是虛擬經濟。虛擬經濟,本指金融,金融以虛爲實服務。過度的金融活動,會反客爲主,傷害實體經濟,這一點是大多數經濟家的共識。但在當下輿論中,有一種誤導,那就是把互聯網也視爲與實體經濟對立的虛擬經濟,認爲互聯網傷害了實體經濟。

多年前網上就流傳著“淘寶不死,中國不富”的說法,這個錯誤的觀念在中國社會盤旋多年,至今,變爲社會輿論對互聯網的誤解。實際上,電商、外賣、影視、遊戲、短視頻,都在驅動經濟的發展,其背後的生産、物流、消費、收入,都是實實在在的。

制造業生産的産品,必須要賣出去才是財富。不然不會有任何人能夠使用它,只會放在倉庫裏,如果一直賣不出去,最終只能自然老化,成爲廢品。賣不賣得出,賣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到經濟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互聯網加速了産品、資金、勞動力的流動,提升了社會生産效率。

當下,中國正在提倡消費,如果提倡消費是有意義的,那麽圍繞産生消費的一切其他經濟活動,當然也是有意義的。

所以,當下不僅要大力提倡互聯網發展生産線服務特征,創新技術爲制造業賦能,也應該大力發展互聯網作爲商業服務的特性,使得互聯網成爲驅動經濟運行的關鍵環節。這既能使得中國互聯網繼續發展,也能促進中國經濟的繼續發展。中國互聯網要繼續發展,還應更大力度地擁抱創新。

當下的中國,正在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實際上,當我們覺得一個生産力是新的時候,往往意味著它已經能和傳統産業結合,發揮生産力的作用。其實,在這個時候,某種程度上,它已經是部分成熟的了。它的種子,早在多年前就埋下來,而它所謂新的特質,在一開始,看起來很可能是不起眼的,甚至是不那麽主流的。技術的發展,從來都是波動式的試錯産生的。蘋果的瓶頸被微軟發現,微軟的瓶頸被谷歌和蘋果發掘,發現谷歌社交領域瓶頸的不是政府部門,而是Facebook,Facebook也不是靈光一閃就出現的,在它之前,有Meetup、Friendster等企業長達10年的逐步試錯。

現在英偉達已經成爲人工智能的基礎芯片供應商,但最初,它是一家做遊戲芯片的公司。中國互聯網現在也正在孕育很多創新,這些創新現在可能剛剛出現在實驗室,或許剛剛成爲一個小産業,在將來或許會蛻變出另一個大的産業,就像遊戲技術蛻變爲人工智能,但是,現在的我們卻無法准確預測三十年後的蛻變。

本質上,互聯網就是一種試錯。現在的中國互聯網,仍然在大膽試錯,這是互聯網的創新基因所決定的,只有創新,才能生存和發展。特別是當下,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的出現,對試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規模成爲創新的基礎要素,大數據、大規模芯片、大資金投入,一次訓練就耗費數百萬美元。

某種程度上,中國超大市場規模的優勢,通過互聯網聚集在了一起,使得中國的互聯網公司,能夠遊刃有余地承擔大規模的試錯。在這個全球互聯網的新階段,大規模試錯,也意味著大規模風險,如果過度地想要消除這個風險,必然會增加成本,拖累創新。

所以,這也必然要求放棄“零風險”思維,如果還沒開始就踩刹車、設限制,“大試錯”往往會導致“大禁止”,這勢必導致企業不敢探索。所以,只有寬容的環境,才能讓中國互聯網的創新和生活場景結合,改變人們的生活,從中汲取力量,由小變大,爲將來的蛻變積蓄力量,才能對中國的創新作出重大貢獻。

然而,不可忽略的是,互聯網又另外一面,那就是它使得無數錯誤的聲音、觀念被放大,反過來阻礙自身的步伐。過去幾年,壟斷、無序擴張、野蠻生長等汙名化詞語讓互聯網公司擡不起頭,非市場、非技術因素,讓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有了疑慮,中國大型平台的業績增長、規模擴張以及商業創新都有所放緩。

最近幾年,我們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步伐變慢了,與原本基本處在同一梯隊的美國平台差距不斷拉大。毋庸諱言,中國的民衆對互聯網的理解仍然是不足的。這很正常,理解一個新的技術、經濟現象,需要知識、經驗、洞察,這絕對不是普通網民看3分鍾短視頻就能理解的。

所以,面對網上輿論,發展互聯網要有定力,要秉持專業的、科學的、審慎的原則,不爲噪音所遮蔽,防止輿論的負面影響,協同多部門政策、防止出現合成謬誤,建立透明可預期的、審慎的、科學的、專業的監管環境。

當下社會上不時出現一些生成式AI帶來的小問題。不適宜的內容,各國都有管控,更多是在企業自律層面進行。現在這些小問題,在中國沒有觸發監管,都由企業自行解決。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對互聯網創新的監管,在朝著寬松的方向發展。

1987年9月20日,中國人通過互聯網,向世界發出了第一封電子郵件:“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這句話的中文意思是:“翻過長城,我們就能到世界任何地方”。這句話體現了當時中國人朝氣蓬勃的自信和開放精神。

如今的中國互聯網,也需要這句話,用自信、開放的精神打造更有利于創新的環境。由此,才能讓中國互聯網、監管機構、市場凝聚共識,形成協力,發揮超大市場規模的優勢,最終把市場資源,通過互聯網這個集中器、放大器,變爲創新動力。只有這樣,中國互聯網才能繼續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在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0 阅读:3

劉遠舉

簡介:專欄作家,研究員,關注時政、財經、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