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秒傳3G的高速移動SSD?綠聯USB4硬盤盒體驗

Cool說 2024-03-15 21:42:10

當我們慢慢習慣了固態硬盤帶來高速傳輸的體驗後,就再也不想用機械硬盤了,尤其是近兩年固態價格大幅走低,我先後給自己的設備也全部更新了。最近,由于需要“充電”的緣故,急需一個移動存儲,看到手上還有兩塊閑置的PCIe4.0固態硬盤,再給它配上一個高速硬盤,經濟又實惠,性能還有保證,不就完美解決了嗎?!

說幹就幹,經過幾天的篩選,最終選擇了綠聯的一款USB4的硬盤盒,除了全面兼容USB3.2、3.1、3.0、2.0及雷電4、3接口,還支持2280、2260、2242、2230多個尺寸固態,確實不要太香。

1TB PCIe 4.0固態和40Gbps硬盤盒組合,一套下來也就是700左右,個人覺得性價比還是不錯的。最關鍵是3GB/s左右的讀寫速度是真的快,搭配C TO C、C TO A高速數據線,也全面兼容macOS、windows、Linux、Xbox及OTG手機平板的擴容需求,並且綠聯USB4硬盤盒還配備了四重散熱,散熱方案更穩定。

包裝內有USB A-to-C、C-to-C線纜、螺絲刀、備用螺絲、硅脂導熱墊,滿足了市面上絕大多數設備的接駁需求,不過要注意的是,搭配雷電/USB4線材才可達成雷電/USB4接口標稱速率。

綠聯USB4硬盤盒安裝並不麻煩,一顆螺絲就能輕松打開,只需要將固態硬盤安裝進插槽中就可以了。不過要注意,最好是貼上散熱膠片,這樣散熱會更好一些。

這款40Gbps速率M.2硬盤盒第一次上手還是挺有份量的,全鋁機身,用料很足。打開蓋板可以看到內部輔助散熱風扇,能夠有效的對固態硬盤降溫,不用擔心溫度過熱而導致性能下降、數據丟失甚至損壞的情況。

安裝好之後,用usb線材將盒子和設備進行連接就可以了。如果固態是新盤,需要在電腦上進行磁盤管理來分配一下空間,這樣電腦才能正常識別。

DIY高速存儲系列解決方案就是爲了安全便攜,不管去哪裏都能將重要數據隨用隨取,更像是一個私人的數據庫,安全且高效。

使用CrystalDiskMark跑跑分測試一下,3675MB/S和2688MB/S的SEQ1M順序讀寫成績還是非常贊的,PCIe4.0固態的性能也完全發揮出來了,足夠滿足我們日常對于數據高速存儲的需求。

接下來的AS SSD Benchmark進行測試,3281MB/S和2468MB/S順序讀寫成績也是中規中矩(第三方軟件數據都有出入),總得分2860,相較上個軟件雖然略低,不過這個成績也是可以接受的。

TxBENCH測試中,可以看到分別有著3865MB/S、2873MB/S的順序讀寫成績,4K QD32成績也不錯,有著286MB/S和225MB/S的讀寫成績。

通過以上幾款測速軟件可以發現,綠聯USB4移動硬盤盒的性能著實強勁,對于實際使用感受來說,不管是文件加載還是互傳都有明顯的感知,並且能夠同時滿足多種設備的擴容需求。

日常使用場景中,我主要是用來裝一些學習資料和圖文視頻素材,方便攜帶身邊隨時使用,並且完全基于移動存儲中完成,方便又高效。換上這款綠聯USB4移動硬盤盒後,素材加載和預覽速度感知還是非常明顯的,比如在使用Photoshop、Premiere等軟件時,無論是素材加載速度還是預覽上都有著明顯的改善。

當然,移動存儲設備最大的優勢還是在大文件轉存上,有的時候一個素材就幾十個G,雲盤收費、U盤不夠用,存在電腦硬盤中,久而久之容易“爆”空間,那麽綠聯USB4移動硬盤盒就派上了用場,可以看到在幾十G的大文件轉存過程中速度一秒鍾在2G以上,並且傳輸非常穩定,這個速度還是非常驚人的。

當然,除了工作學習之外,裏面裝一些視頻,在無網絡環境時打發一下時間也是蠻好的,也可以裝上幾款單機遊戲,這樣不僅節省電腦空間,還更加的方便,大大擴展了使用的場景。

溫度控制也是一個重點,好的存儲設備溫控合理,也是穩定運行的關鍵。在23℃室溫下進行了諸多的測試,並進行大文件的轉存,可以看到散熱鋁材最高溫度爲31℃,這與其內部四重散熱系統密切相關。

總體來說綠聯USB4移動硬盤盒使用起來很方便,即插即用,不依賴于任何驅動和軟件。從測試的結果上來看,不管是速度還是穩定性上都可圈可點,非常適合經常需要攜帶“數據”外出的群體,一個硬盤盒就能滿足所有設備擴容需求。

目前我選擇的是1TB,對于我來說足夠了,當然也是時下固態性價比最高的方案。當然,如果你有更大容量需求,可以考慮入手二手的固態,搭配這款硬盤盒,性價比絕對無敵,加上綠聯這樣專業廠商成熟的方案,性能和服務上更有保障。

0 阅读:10

Cool說

簡介:發現有趣的數碼信息,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