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兒子都36歲了,今天才知道原來他倆才是夫妻,現實比劇裏還甜!和妻子同一天生日,太幸福!

海棠果說劇 2024-03-03 22:48:14

江德福退休後帶著安傑、亞菲去看望叢校長夫婦,兩位老領導都已經頭發花白。

楊書記在經過提醒後還能認出他們,叢校長卻已經腦袋不清楚,人都無法認出,只重複說:不剃頭!不剃頭!

這三個字隱晦地揭示了那個時期的悲劇,也讓無數人淚目。

“老戲骨”楊立新把叢校長這個人物塑造得很成功。

他曾說:演自己容易,塑造人物難。

可他卻在影視劇、話劇舞台上塑造了的無數形象生動的人物。

因爲不管多小的角色,他都是一樣對待,努力琢磨,一心一意演好。

楊立新有四個“一”:一個妻子,一個兒子,在一個單位幹了一輩子。

他的始終如一,成就了事業與愛情。

如今他的兒子楊玏都36歲了,今天才知道原來他與妻子的感情,比劇裏還甜!兩人還是同一天生日,太幸福了!

1

1957年,楊立新出生在北京南城,他還有一個體弱多病的哥哥。

在物資匮乏的年代,有錢都買不到東西,何況是並不寬裕的楊家?

所以,小的時候他幫父母打醋時都忍不住想要喝兩口,因爲嘴裏什麽味都沒有。

雖然生活條件並不好,但藝術熏陶卻不少,因爲他家的邊上便是戲院,再加上母親也愛聽戲,他從小就聽了不少戲。

1975年,17歲的楊立新正在讀高中,這時他的父親已經病了一年多。

有一天他偶然看到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招學員的消息,而且每個月有18元的夥食補助,于是他決定報考。

他很順利地通過考核,父親在這年的3月因病去世,此後,他便是家裏的頂梁柱。

他騎自行車回武清老家埋了父親的骨灰,4月初便扛起行李到北京人藝報道。

楊立新到人藝學習工作,起初並不是因爲他志在話劇,而是爲了生計。

成爲劇院的學員,便避免了上山下鄉。

他對話劇舞台的感情,還是要在3、4年以後,感受到話劇的震憾與意義後,才算真正愛上話劇。

恢複高考後,楊立新有過去中戲讀大學的念頭,但最終因畢業後不一定能回到人藝而放棄。

從此他以人藝爲家,這一待就是近50年。

他是國家一級演員,得過話劇界最高獎——梅花獎。

如今已經退休的他仍活躍在熒幕前,導演、參演話劇,客串影視劇的角色,樂此不疲。

稻盛和夫說過:專心致志于一行一業,不膩煩、不焦躁,埋頭苦幹,不屈服于任何困難,堅持不懈;

只要你堅持這樣做,就能造就優秀的人格,而且會讓你的人生開出美麗的鮮花,結出豐碩的果實。

楊立新不光事業有所成,婚姻家庭也很幸福。

2

楊立新與妻子是由雙方的老師介紹認識,當時,兩個人都已經參加工作。

一個是話劇演員,一個是做珠寶翠鑽研究。

雖然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行業,但不妨礙兩顆年輕的心靠近,而且很有緣分的是,兩個人的陰曆生日是同一天。

相處一年不到,他們便決定走進婚姻、往後余生共同生活。

當年,妻子的工資收入要比楊立新高。

訂婚結婚時,彩禮他一分沒出,丈母娘反而還給他新做了一身毛料的衣裳。

婚後,他和妻子同住在丈人所屬部隊的大院裏,因爲人藝當時還沒有給楊立新分宿舍。

在他一窮二白時,妻子一家都能不不嫌棄他,這就是對他最大的支持。

你們願意在我一窮二白時相信我,我必將不會辜負你們。

楊立新做到了,結婚40年來零绯聞,是一個愛妻子、愛兒子的好男人。

兒子楊玏在爸爸的熏陶下,也對戲劇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英國讀高中時便下定決心要學戲劇,如今36歲的他也是一名資深男演員。

只有好的家庭氛圍,才能培養出自信、陽光、有擔當的孩子。

3

楊立新與妻子之所以能40年如一日的相愛,離不開他們的用心經營。

一、他們在婚姻中的分工明確。

楊立新負責做晚飯,妻子負責接孩子,到家後三個人一起吃飯,吃完飯後,他去化妝演話劇,妻子則負責家務與孩子。

教育孩子上,妻子唱紅臉,他則負責唱白臉。

二、兩人互相體諒

妻子很會處理婆媳關系,每次去看望婆婆,她都會提醒丈夫要記得備一些禮物;

去看望自己的父母則說不用買了,因爲是自己爸媽,不會挑自己的理。

楊立新明白妻子的用心,對妻子、嶽父母也是非常感恩。

三、有屬于自己的小浪漫

剛結婚時,楊立新與妻子口袋裏一共只有6、700元,但兩個人還是窮遊了上海,而且玩得還很開心。

日常生活中,雖沒有刻意准備的浪漫,但楊立新在鏡頭前經常會提起妻子,他把妻子的好、兩人間的趣事都記在心上。

瑪格麗特·米歇爾在《亂世佳人》中說過:要使婚姻成功,光有愛是不夠的。

每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都是在夫妻雙方的愛與智慧下才得以保持。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