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與自然遺産——拉薩布達拉宮和大昭寺

搬磚泱夏 2024-03-16 14:25:54

【遺産名片】

中文名稱:拉薩布達拉宮和大昭寺

英文名稱:The Potala Palace and the Jokhang Temple Monastery, Lhasa

入世時間 1994.12(布達拉宮),2000.11(大昭寺),2001.12(羅布林卡)

所屬類別:文化遺産

所在省區:西藏自治區

世界遺産委員會評語:

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坐落在拉薩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紅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建築。它由白宮和紅宮及其附屬建築組成。布達拉宮自公元七世紀起就成爲達賴喇嘛的冬宮,象征著西藏佛教和曆代行政統治的中心。優美而又獨具匠心的建築、華美絢麗的裝飾、與天然美景間的和諧融洽,使布達拉宮在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幾分風采。大昭寺是一組極具特色的佛教建築群。建造于公元18世紀的羅布林卡是達賴喇嘛的夏宮,也是西藏藝術的傑作。這三處地點風景優美,建築創意新穎,加之它們在曆史和宗教上的重要性,構成了一幅和諧的融入了裝飾藝術之美的驚人勝景。

[全景素描]

布達拉宮聳立在西藏拉薩市西北的紅山之上,始建于公元7世紀初。當初,吐蕃第三十二代贊普松贊幹布遷都拉薩後,“築王宮于紅山頂居之”,後來逐步加以擴建,成爲曆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和西藏地方政教合一政權的中心。

布達拉宮海拔3700多米,總建築面積13萬余平方米。主樓高117米,共13層,全部爲石木結構。其中宮殿、靈塔殿、佛殿、經堂、僧舍、庭院等一應俱全。布達拉宮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宮殿式建築群,是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

布達拉宮分爲兩大部分:紅宮和白宮。居中中央的是紅宮,紅宮內安放著前世達賴遺體的靈塔;位于兩旁的是白宮,是達賴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宮內珍藏大量佛像、壁畫、藏經冊印、古玩珠寶,具有很高的學術和藝術價值。

大昭寺位于西藏拉薩市中心,始建于647年,是松贊幹布爲紀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後經曆代修繕增建,形成了龐大的建築群。寺廟建築面積達25100余平方米,有20多個殿堂,成爲佛教徒向往的朝聖中心。

羅布林卡,藏語的意思是寶貝園,位于西藏拉薩市西郊,是一座具有濃厚西藏地方特色的園林。羅布林卡自1755年七世達賴修建,曆時200余年,共建成十余處宮殿及其他建築,並形成了今天占地爲36萬平方米的規模。曆代達賴均于夏季在此處進行宗教活動和處理政務。

[奇境珍藏]

布達拉宮的宮殿布局、土木工程、金屬冶煉、繪畫、雕刻等聞名于世,體現了以藏族爲主,包括漢、蒙、滿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藝和藏族建築藝術的偉大成就。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現存最古老的土木結構建築,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布局模式。

重點推薦: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

一、布達拉宮

紅宮

紅宮位于整個建築的中心和頂點,爲曆代達賴的靈塔殿和各類殿堂,也是須彌佛土和宇宙中心的象征。

靈塔殿共有八座,分別供奉著八位達賴喇嘛的靈塔。靈塔屋頂均以鎏金銅瓦覆蓋,稱金頂。金頂是漢藏建築藝術的結合,四角鏊突,獸吻飛檐,風鈴懸空,十分別致。屋脊飾以鍍神鳥和塔式寶瓶,一排排晃亮的經幢在藍空中浮光躍金,有的經幢是用清朝皇帝所賜黃金建造的。在這些靈塔中,以五世達賴的靈塔最爲壯觀。該靈塔高14.85米,分塔座、塔瓶和塔頂三部分,靈塔內葬有五世達賴的肉身。靈塔共用純金3724千克包裹,所鑲各種珍貴的金鋼鑽石、紅綠寶石、翠玉、珍珠、瑪瑙等奇珍異寶1.5萬多顆。殿內懸挂著絲綢的幢幡、華蓋,地面遍鋪華貴的毛織毯,塔前供奉著金燈、金水碗、明清瓷器、各式法器等供器。

西大殿是紅宮是最大的宮殿,建築面積680平方米,一些重大的佛事活動均在此舉行。殿內有48根方形木柱,上有精美的雕刻。殿內鬥拱、梁枋繪有彩畫和木雕镂空佛像、木雕木象、神馬、神獅等圖花紋,色彩鮮豔,雕技精湛。殿內懸挂著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皇帝禦賜的“湧蓮初地”匾額。

法王禅定宮是布達拉宮的最高點,建于7世紀中葉,是松贊幹布靜坐修法之處,爲布達拉宮早期建築之一。現在,佛堂內供有松贊幹布、文成公主、尼泊爾赤尊公主、大臣祿東贊塑像,均爲7世紀時期的泥塑,形象逼真,表情自然。佛堂後的小白塔坐落在紅山山尖之上,又恰好是布達拉宮的中心,真是匠心獨運。

白宮

白宮主體爲達賴的寢宮和處理朝政的地方。白宮頂部是東、西日光殿。西日光殿是十三達賴喇嘛的寢宮,東日光殿是十四世達賴喇嘛的寢宮。日光殿下面即爲白宮的東大殿“措欽廈”、與紅宮的西大殿遙遙相對。面積717平方米,是白宮最大的殿堂,內有34根柱。北側設達賴喇嘛寶座,上方高懸清同治皇帝禦書“振錫綏疆”匾額。殿內四壁滿繪宗教故事和曆史人物的壁畫。1653年,順治皇帝冊封五世達賴喇嘛,以後的曆世達賴喇嘛坐床和親政典禮,都由駐藏大臣在東大殿主持進行。白宮正門外1500余平米的大平台爲德央廈,是舉行盛大宗教跳神活動的場所。

二、大昭寺

大昭寺藏語爲“覺康”,意即釋迦牟尼佛寺。主殿高四層,上覆金頂輝煌壯觀,具有唐代建築風格,亦有尼泊爾和印度的建築藝術特色。大殿正中主供文成公主從長安帶去的釋迦牟尼12歲時鍍金銅像,二層經堂供松贊幹布和文成公主塑像。寺內還有唐蕃會盟碑等珍貴文物。其走廊和宮殿布滿了壁畫,其中的《文成公主進藏圖》、《大昭寺修建圖》,不僅是藝術珍品,而且是珍貴的文史資料。寺內的公主柳據傳爲文成公主手植,現已有1300多歲了,藏胞視爲神物,予以精心保護。

三、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一帶原爲灌木林,是拉薩河故道經過的地方。這裏河道迂回,水流平緩,夏日汀草岸柳倒映其中,風景十分秀麗。18世紀中葉,七世達賴喇嘛時期開始興建羅布林卡,整個園林占地46萬平方米,俗稱拉薩的頤和園,以前一直是達賴喇嘛的夏宮,現在則成爲對公衆開放的公園。羅布林卡新宮的建築、壁畫和裝飾,是西藏各大寺廟、宮殿的精華。

羅布林卡最著名的建築是格桑頗章。“頗章”即“宮”的意思,七世達賴格桑加措用自己的名字加以命名。自從格桑頗章建成後,每世達賴在(18歲)執政以前,便在這宮殿內由經師教習藏文、佛經和接見摩頂等。達賴執政以後,就在這裏誦經、習史、批閱文件、任命官員和商議政事等等。

來源:《中國文化與自然遺産》(劉永升 主編)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