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的獨立之路,爲何總有法國從中攪和?最後的結果怎樣?

沛菡評國際 2023-01-09 05:33:09

文|史說百家

編輯|史說百家

燒燭節是1356年初由國王愛德華三世指揮的英國軍隊對蘇格蘭的一次失敗入侵,也是第二次蘇格蘭獨立戰爭的最後一次戰役。

英國蘇格蘭邊境的緊張局勢導致雙方在1355年進行了軍事集結。9月,雙方達成了爲期9個月的休戰協議,大部分英國軍隊前往法國北部,參加同時進行的百年戰爭的戰役。

在達成休戰協議的幾天後,蘇格蘭人在法國人的鼓勵和資助下,打破了休戰協議,入侵並摧毀了諾森伯蘭。

12月下旬,蘇格蘭人不斷升級,占領了英國人控制的重要邊境城鎮特威德河畔貝裏克,並圍攻其城堡。英國軍隊從法國重新部署到英格蘭北部的紐卡斯爾。

英國人向貝裏克推進,奪回了該鎮,並在1356年1月中旬轉移到蘇格蘭南部的羅克斯堡。他們從那裏向愛丁堡推進,在他們身後留下了50-60英裏寬的破壞痕迹。

蘇格蘭人實行焦土政策,拒絕戰鬥,清除或毀壞自己領土上的所有食物。英國人到達並燒毀了愛丁堡,在哈丁頓得到了海上補給。

愛德華打算向珀斯進軍,但逆風阻礙了他爲軍隊提供補給所需的艦隊的行動。在等待更好的風向時,英國人對洛錫安進行了如此徹底的掠奪,以至于這一事件被稱爲 "燒燭節"。

這指的是當時的習俗,即在2月2日將自己一年的蠟燭儲備帶到當地教堂,在一個被稱爲蠟燭節的儀式上接受祝福;然後在一年的其余時間裏使用這些蠟燭。一場冬季風暴將英國艦隊驅趕得七零八落,英國人被迫撤退。

他們通過梅爾羅斯撤退,繼續對蘇格蘭領土進行破壞,但這次卻受到了蘇格蘭軍隊的騷擾。2月下旬,英格蘭軍隊在卡萊爾被解散,蘇格蘭人繼續占領了兩個英格蘭人控制的城堡。

4月,雙方重新建立了休戰協議。1357年,雙方達成了永久的和平協議,主要是根據英國的條件。

背景介紹

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第一次蘇格蘭獨立戰爭始于1296年,當時英格蘭的愛德華一世(R. 1272-1307)攻打並洗劫了蘇格蘭邊境城鎮特威德河畔貝裏克,作爲他入侵蘇格蘭的前奏。

貝裏克是邊境地區商業和軍事上最重要的城鎮。 1327年的韋爾代爾戰役對英國人來說非常糟糕,以至于把法國的伊莎貝拉和羅傑-莫蒂默,即新登基的14歲國王愛德華三世的攝政者,帶到了談判桌上。

他們在1328年與羅伯特-布魯斯達成了《北安普頓條約》,承認蘇格蘭是一個獨立國家。

1332年,他支持蘇格蘭國王約翰一世的兒子愛德華-巴利奧爾對蘇格蘭王位的爭奪。到了1333年,英格蘭和蘇格蘭再次正式開戰,當時愛德華圍攻貝裏克,開始了第二次蘇格蘭獨立戰爭。 蘇格蘭人感到不得不試圖解救該鎮。

一支兩萬人的蘇格蘭軍隊襲擊了一萬名英格蘭人 ,在哈利頓山戰役中遭受了毀滅性的失敗。貝裏克第二天就投降了。

英格蘭和法國之間的百年戰爭于1337年開始, 1346年,愛德華率領一支英格蘭軍隊穿越法國北部,贏得了克雷西戰役並圍攻加來。

在法國國王的鼓勵下,蘇格蘭人帶著一支大軍入侵英格蘭,確信很少有英格蘭軍隊會留下來保衛英格蘭北部的富裕城市。

蘇格蘭人在內維爾十字戰役中被果斷擊敗,他們的國王大衛二世被俘。蘇格蘭人的威脅消退了,英格蘭人能夠完全投入到與法國的戰爭中。

蘇格蘭人的入侵

到1355年,大衛二世仍然是一名囚犯,贖金談判在大衛的贖金數額、他無子女死亡時的繼承人、幾個支持英國的蘇格蘭領主的恢複、大衛是否要爲蘇格蘭向愛德華致敬以及敵對行動的停止要持續多長時間等問題上多次陷入僵局。

此時,蘇格蘭貴族在法國人的鼓勵下,開始在邊境集結軍隊。英國人對此進行了動員。 法國人在加倫西耶斯之約的帶領下向蘇格蘭派遣了50或60 名武裝人員。

他們還向蘇格蘭人許諾,如果他們入侵英格蘭,將在精英階層中分配一大筆現金。當這筆款項在9月下旬之前未能到達時,英格蘭人和蘇格蘭人之間達成了爲期九個月的休戰協議。

隨後,英國的軍事重點轉移到了法國。愛德華打算在法國北部開展戰役,而他的兒子黑王子即將在西南部領導一次進攻。

一大部分英國部隊隨後南下,加入愛德華計劃的戰役。許多英國邊境要塞的守備隊成員未經許可離開崗位,加入了對法國北部的遠征,其中包括貝裏克鎮守備隊的指揮官。

在英蘇休戰協議簽署幾天後,法國人的現金,即40,000金埃克斯,就到了。

僅僅等到離開的英國人順利上路,蘇格蘭人就背棄了條約,入侵了英格蘭北部的諾森伯蘭。他們的兵力可能不到2,000人,但沒有英格蘭的野戰部隊來反對他們。

諾哈姆城堡是英國邊境的一個重要防禦工事,該城堡的康斯坦丁試圖用他的部分守軍和一些當地人進行反擊,但這支無名小卒被擊潰了。

蘇格蘭人在諾森比亞各地掠奪和焚燒村莊。愛德華在10月20日收到了這個消息,此時他的大部分軍隊已經在法國,其余的正在上船。

他繼續在法國作戰,在那裏,他率領Chevauchée--一次大規模的騎兵突襲--穿越皮卡迪,試圖將法軍引入戰鬥。法軍回避,推诿,避開了戰鬥。

貝裏克

1355年10月底,蘇格蘭貴族安格斯伯爵和馬奇伯爵召集了一支由蘇格蘭人和法國人組成的小部隊,並有船只將他們運入。

11月6日黎明前不久,他們登上了貝裏克鎮的城牆。蘇格蘭人扛著城牆,然後將手無縛雞之力的守軍從鎮上押回貝裏克城堡的獨立堡壘,鎮上的守軍和鎮上的居民在那裏避難。蘇格蘭人洗劫了該鎮。

城堡已經有了強大的駐軍,並迅速得到了約翰-庫普蘭的增援,他帶著羅克斯堡的部分英國駐軍抵達。蘇格蘭的監護人羅伯特-斯圖爾特作爲被囚禁的大衛二世的攝政者,親自控制了對城堡的圍攻 。

與此同時,在皮卡迪的遠征被證明是沒有結果的。根據一些資料,在這些討論中,愛德華收到了貝裏克鎮淪陷和城堡被圍困的消息;他在收到消息後縮短了談判,並將軍隊送回了英格蘭。

根據其他說法,直到11月12日與法國人的談判失敗後,他與軍隊一起在英格蘭登岸,才得知貝裏克的陷落。

無論如何,愛德華在聖誕節前夕就在北方的紐卡斯爾,那裏正在集結一支大軍,並且正在准備一支艦隊來供應。軍隊于1356年1月6日離開紐卡斯爾。

沃爾特-莫尼領導的先頭部隊發現貝裏克城堡仍在堅守。原來的蘇格蘭突擊隊大部分已經離開,鎮上只剩下130人的守軍,人數太少,無法充分守衛城牆。

英國人圍攻該鎮,蘇格蘭人不能指望有任何救援力量,據一位當代人說,"因爲大人物們不和"。毛尼有120名礦工陪同,他們在毛尼准備同時從陸地和海上進攻時,向鎮牆挖了隧道。

1月13日,愛德華帶著英國軍隊的主力抵達。蘇格蘭人提出要進行談判,愛德華同意讓他們離開,甚至允許他們帶走他們可以攜帶的掠奪物。

英國人的入侵

1356年1月中旬,愛德華將他的軍隊從特威德河上移至羅克斯堡。1月20日,巴利奧爾交出了他名義上的蘇格蘭國王的地位,以換取他的霸主愛德華的慷慨撫恤金。

現代曆史學家克利福德-羅傑斯認爲,這可能是愛德華對大衛二世施加壓力的一種方式,因爲愛德華俘虜了他,他被普遍認爲是蘇格蘭的國王,同意贖金條款。 蘇格蘭人對此不以爲然,1月26日,英國軍隊向愛丁堡出發了。

英格蘭軍隊的規模難以評估,但被描述爲 "龐大的隊伍",可能有13,000人。他們分成三個縱隊,在身後留下了50-60英裏寬的破壞痕迹。

他們所掠奪的大部分領土是馬奇的帕特裏克的莊園,他是蘇格蘭人無視停戰協議而進攻貝裏克的領導人之一。

蘇格蘭人實行焦土政策,拒絕戰鬥,先于英格蘭人疏散民衆,並對自己的領土進行破壞。

2月初,愛德華抵達愛丁堡,燒毀了該城的大部分地區,並在其東面的哈丁頓建立了一個營地,英國軍隊在這裏得到了英國艦隊的補給。

愛德華的計劃是通過斯特林向蘇格蘭首都珀斯進軍,也許會在附近的斯肯--蘇格蘭君主的傳統加冕地--加冕爲蘇格蘭國王。

根據當代編年史家福特恩的約翰的說法,愛德華打算在路上 "破壞和毀壞蘇格蘭,無論遠近,甚至徹底摧毀它"。

很明顯,軍隊在這次行軍中需要從海上獲得補給,但不利的北風使艦隊無法行動。愛德華在哈丁頓等了十天。

在等待風向改變的過程中,洛錫安被徹底摧毀,以至于蘇格蘭人把英國人的入侵稱爲 "燒燭節"。

這是指當時的習俗,即在2月2日將自己一年的蠟燭儲備帶到當地教堂,在一個被稱爲蠟燭節的儀式中接受祝福;然後在一年的其余時間裏使用這些蠟燭。

2月中旬,風向改變,但吹起了冬季大風,徹底打散了艦隊,擊沉了幾艘船。

撤退

被剝奪了海路補給的愛德華被迫放棄了他的計劃,匆忙撤退。他們繼續燒毀和破壞蘇格蘭領土,至少南至梅爾羅斯。

這一次,由道格拉斯勳爵威廉-道格拉斯率領的蘇格蘭軍隊對英格蘭人進行了騷擾--攻擊覓食者、散兵遊勇和分隊。

除了英國人因冬季天氣和缺乏食物而損失慘重外,還造成了重大的損失。2月下旬,愛德華的部隊到達英國邊境城鎮卡萊爾,在那裏軍隊被解散。

隨著英格蘭野戰軍從蘇格蘭土地上消失,蘇格蘭人轉而掃蕩英格蘭控制的領土和蘇格蘭的飛地。英國人控制的凱爾拉沃克和達爾斯溫頓等強大的城堡被攻破和占領;加洛韋接受了蘇格蘭王室的權力。

後果

1357年,雙方就釋放大衛二世的條件達成了一致。這些條款與蘇格蘭人在1354年拒絕的條款非常相似。

大衛的贖金是100,000馬克的巨款,分十年支付,每年6月24日(施洗者聖約翰日)。在這十年中,英國和蘇格蘭的休戰協議禁止任何蘇格蘭公民攜帶武器反對愛德華三世或他的任何手下。

這一休戰協議穩定了邊境地區,爲其帶來了三十年的和平,並標志著第二次蘇格蘭獨立戰爭的結束。

參考文獻:

《試論百年戰爭中蘇格蘭與英、法的關系》

《百年戰爭中蘇格蘭與英格蘭的關系及其影響》

1 阅读:217

沛菡評國際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