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一紙村約護良田

智慧慶雲 2024-03-12 08:54:40

2023年9月23日,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崔口鎮前程趙村黨支部書記崔樹國才吃罷了晚飯,就擰開了村裏喇叭,念起了“護田經”:“秋收後,誰家也不能從地裏取土,蓋房的、墊路的,有需求找村黨支部。咱堅決不能違反‘五不准’,這是咱老百姓自己的約定。”崔樹國說的“五不准”,是該村爲保護耕地商議添加的村規民約內容。

今年54歲的崔樹國種了半輩子地,他懂地,更愛地。望著眼前這片曾因鹽堿不收糧,如今年年糧滿倉的肥田,崔樹國在守護耕地上沒少費心思。下田地,入農戶,無論是地頭還是炕頭,人少也好,人多也罷,他都向群衆仔細講解惠農政策、耕保政策,人們耕地保護意識逐漸提高。“農民沒有不愛地的,主要是鄉風倡導,人比人,戶看戶,一家撂荒,十家模仿。”崔樹國說。

崔口鎮位于慶雲縣東北,距渤海83公裏,是典型海浸區,過去土地鹽堿化、貧瘠化嚴重,收成低。前程趙村共有耕地1192畝,967人,其中60歲以上及15歲以下占50%,年輕人進廠務工,無人種地現象普遍。加之崔口鎮是山東省體育産業基地,全鎮擁有體育用品生産企業50余家,從業人員1000余人。務工撂荒、建廠占地、閑置種樹成爲耕地減少的三大因素。

如何樹立保護好耕地的村風?經過村委會成員入戶調研,多次商議,前程趙村計劃用好村規民約“風氣牌”,由村紅白理事會召集,選取黨員代表、群衆代表參會,共同修訂村規民約。一不准從耕地取土用于建築工程;二不准違規占地建廠建房;三不准因無人耕種而撂荒;四不准耕地種植樹木;五不准占用耕地發展養殖業。“五不准”推行後,違反以上五條的限期1個月整改,拒不整改的,村委會、紅白理事會張榜公布,並在紅白事辦理等相關事務中,村級服務組織不給予戶主幫助。

“原本想翻蓋老房子,給兒子結婚用,計劃到自家耕地裏取土,這下可不行了,不能因爲違反村規民約上了榜,讓十裏八村老少爺們笑話,影響了孩子的婚姻大事。”村民李風廣說。

村規民約“護田有道”不止于約定,更在于黨員幹部示範引領。村委會集體商議,村民民約是村裏集體的底線,更是黨員幹部的紅線,黨員幹部帶頭遵守,照章辦事。村規民約公示牌上,黨員幹部帶頭簽字到最顯著的位置,寫給群衆看,領著群衆幹,給群衆做示範。

在慶雲,以前程趙村爲藍本,該縣大力推動村規民約修訂,將守護耕地納入其中,特別是“五不准”成爲廣大農村愛護耕地的共同約定。2022年,該縣恢複耕地5323.2畝,實現違法占用耕地、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雙清零”。慶雲縣榮獲2022年度德州市級耕地保護激勵縣,尚堂鎮被評爲“2022年度德州市級耕地保護激勵鄉鎮(街道)”,獲獎補資金30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在全縣發展推動‘五增+五減’行動,推動土地集中連片,發展産業化經營,實現土地效益集約化、高效化,多打糧、打好糧,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慶雲縣委副書記、縣長呂德山說。

0 阅读:0

智慧慶雲

簡介:慶雲縣融媒體中心官方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