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贅婿》作者憤怒的香蕉和《宰執天下》作者cuslaa,哪個寫得更好?

青山入我懷 2024-04-03 14:33:17

這是曆史小說的兩個不同類型。

我節選(“穿越救亡流”與“曆史研究範”--評論--中國作家網)說明。

《贅婿》將架空後的北宋曆史模擬爲近代的百年衰亡,在曆史的古老軀殼中孵化出了身心內外都浸透著現代精神的中國英雄,在網絡文學中已有深厚基礎的“親我主義”裏,重新生長出了令當代“小白”讀者也能心悅誠服的家國情懷與天下抱負。

如果說穿越是要重新進入曆史,那架空則是在直接淘洗曆史,洗盡的是裝扮曆史的金粉,留下的是支撐曆史的骨頭。在架空小說裏,具體的史實通常只被視作是曆史的精巧裝飾,是不可抵達之物,而非曆史的骨架,在千淘萬漉之後還無法被懸置的“百煉真金”,才是剪盡枯枝後剩下的真實曆史。

《宰執天下》的作者cuslaa(哥斯拉)可稱是“宋史專業戶”。對宋史的整體把握能力和靈活駕馭曆史材料的能力,使他做到了自由馳騁于“曆史和文學之間”。某種意義上說,當年人們對《新宋》的全部期望,到《宰執天下》這裏終于實現了。《宰執天下》的前五卷(約500萬字)以穿越者韓岡從灌園小兒到大宋宰執的傳奇經曆爲主軸,巨細靡遺地描寫了宋神宗時期的內外軍政大略與當時各色人等的命運起伏,從而全景式地展現了北宋最真實具體的面貌。上至帝後宰執,下到販夫走卒,中及文人士大夫、邊關將門內廷宦官以及宗室商人、胥吏地主,書中有名有姓的配角數以千計,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各階層代表人物也有數十。北宋味道始終萦繞紙上,但即使是對不懂曆史的讀者也絲毫不構成閱讀障礙,在哥斯拉筆下,繁複至極的北宋官制,讀者陌生到極點的曆史典故,也大都能恰到好處地爲小說增色。

曆史題材最是“以小說見才學”,在有“曆史研究範”的小說裏,史實上的錯誤更是讀者最大的“槽點”和“毒點”。而哥斯拉的史學素養向來爲人稱道,某些學術著作也難免踩到的“雷”,都能安全避過。那些大的曆史邏輯和曆史事件,更無一不是“從曆史中來”,又經由韓岡帶領,“到曆史中去”,最終構建了一個曆史空間中的“異托邦”。這種“真真實實,虛虛假假”也是《宰執天下》的最大魅力。同時與曆史真實相呼應的,也並非只是激蕩的現代情感,或是系于一身的個人成敗,《宰執天下》的野心顯然不止于此。哥斯拉以“穿越”的形式讓現代智慧深入曆史現場,撥動曆史的車輪,試圖在當代與曆史的碰撞中開掘曆史的另一種可能,爲重新尋找當代中國的位置和道路提供曆史資源。

陳寅恪認爲:“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複振。”在今日中國,我們早已開始在艱難地思考和探索著民族文化該如何“複振”,以及“複振”之後又該向何處去。特別是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後,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被不斷質疑,全世界的思想家都在尋找新的出路,全世界的思想家都在尋找新的出路,能否在中國的曆史智慧中獲得新的啓發也成爲新的時代大題。而《宰執天下》就從另一角度切入了這一難題。如果在“趙宋之世”抵達巅峰的那個華夏文明,沒有“後漸衰微”,沒有被那波席卷世界的“蠻族”鐵流所打斷呢?繼續向上發展的中華文明又會是何等樣貌?《宰執天下》或許只能給出一個盡可能真實的擬態,但已經參與到這一思想界最前沿的思考中,並且以文學的形式將這一思考落進了“宋朝的肉身”。

《贅婿》將架空後的北宋曆史模擬爲近代的百年衰亡,在曆史的古老軀殼中孵化出了身心內外都浸透著現代精神的中國英雄,在網絡文學中已有深厚基礎的“親我主義”裏,重新生長出了令當代“小白”讀者也能心悅誠服的家國情懷與天下抱負。

如果說穿越是要重新進入曆史,那架空則是在直接淘洗曆史,洗盡的是裝扮曆史的金粉,留下的是支撐曆史的骨頭。在架空小說裏,具體的史實通常只被視作是曆史的精巧裝飾,是不可抵達之物,而非曆史的骨架,在千淘萬漉之後還無法被懸置的“百煉真金”,才是剪盡枯枝後剩下的真實曆史。

0 阅读:5

青山入我懷

簡介:言必信,行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