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軍爲啥因爲三個師的編制造反因爲這玩意就是軍頭們的定海針

千年論戰 2024-04-04 19:12:16

西安事變之所以爆發,一個原因就是委員長拿掉了東北軍三個師的番號編制,這讓東北軍上下都想給委員長一些顔色看看。因爲在民國的亂世中,有沒有在陸軍部、軍委會記錄在案的編制很重要,這關系到很多軍人的飯碗問題。

早在民國初年,北洋軍就用編制問題消滅對手、擴大實力。辛亥革命的槍聲響起後,全國各地民軍數量暴增,湖北民軍從最初的兩萬人上漲到8個師、兩個旅11萬人,湖南有8萬人加入了民軍,廣東民軍四個軍兵力超過十萬人,刀客成群的陝西民軍最多時有7萬人,江西、安徽、浙江等地也有數萬民軍。這些民軍作戰勇猛,人數衆多,愣是用悍不畏死的沖鋒和北洋軍打得難分難解,終于讓袁世凱等人抛棄了滿清。滿清沒了,北洋軍也只有7萬多人,算上跟著他們混日子的毅軍、滿清禁衛軍等部隊,袁世凱能動用的兵力也不過17萬人。

這時候編制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袁世凱提出要給饷銀可以,但我們要先給有編制的軍隊發。清末新軍一共有十三個鎮,投奔民軍的有五個,它們分別是新軍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七、第十九鎮,這些部隊是能同北洋軍抗衡的主力,袁世凱不敢怠慢,不但保住了這些軍隊的編制,還重用了這些部隊的主官蔡锷等人。但對于沒有編制的民軍,袁世凱要求大部分解散。偏偏革命黨也很沒出息,起義之初給民軍開出了10元銀元的高薪,同盟會等南方勢力控制下的政府根本就養不起。以湖北爲例,黎元洪等人拿到了4000萬銀元的湖北省庫存款,他們手下的兵力可是11萬,僅僅是工資每個月就要燒掉兩百萬左右(軍官加倍),廣西等地的兄弟部隊到達武漢後,軍費也由湖北承擔,幾個月下來就燒掉了湖北半數的銀元儲備。

按照張骞的推算,南京臨時政府一年的財政缺口是80,00萬銀元。因爲孫、黃等人實在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他們就只好同意袁世凱的建議將手下20個師、近30萬人民軍裁撤。民軍剩下的部隊基本上都是前清時期就有編制的部隊,比如黎元洪當過旅長的第八師等。袁世凱拿到了西方銀行借款後,立刻就給北洋軍增加編制,擴充成了十二個師和十六個混成旅,此消彼長之下增加了編制的北洋軍實力大增,壓制了同盟會。

民國亂世雖然有槍就是草頭王,但有沒有編制對軍頭和下層軍人來說影響還是很大的。楚雲飛出身晉綏軍就很有發言權,民國初年晉綏軍只有一個旅外加一個師,閻長官拜了段祺瑞爲老師後,才保住了這些部隊的編制;袁世凱死後,段老師在陸軍部掌權,閻錫山才借助這個條件兩次擴軍,把軍隊擴大爲十個旅。

北伐和中原大戰前後,閻長官放飛自我,吸收大量西北軍等部隊,經過前後四次擴軍(包括前面提到的兩次,還有一次是北伐時期)終于把西北軍打造成了14個軍、四十五個師龐大武裝。中原大戰結束後,少帥在山西裁軍,裁軍計劃就是要把晉綏軍變成四個軍、八個師的武裝。

少帥的裁軍計劃和以前馮玉祥的計劃類似,保留的八個師也都是晉綏軍早就有編制的部隊。這個計劃一下子就裁了晉綏軍三分之二的兵力,幾乎讓晉綏軍元氣大傷。閻長官重新返回山西後,由于實在養不動軍隊,也把暫編等臨時武裝裁了一大半。川軍的劉湘也在毒霸四川後進行裁軍,裁減了四川1/3的軍隊。民國軍閥要裁軍,首先要幹掉了的就是各種帶著暫編、獨立字樣的軍隊。

民國軍隊丟了地盤後,它們的番號和編制就是要軍費的最大籌碼。西安事變前,東北軍一共才13個師的番號編制,結果一下子被裁了三個, 東北軍上下自然怒不可遏……

10 阅读:7563
评论列表
  • 2024-04-09 07:00

    [點贊]

千年論戰

簡介:談古論今,說千年戰爭,預測戰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