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腦、青團外賣量漲12倍,迎春分超30家品牌聯合餓了麽推“春鮮”新品

沈陽晚報 2024-03-20 14:15:28

“春分吃春菜”是不少地區的習俗。隨著氣溫回升,各類時令春菜陸續上市,年輕消費者也開始在餓了麽等外賣平台上花式“咬春”。餓了麽數據顯示,3月以來,“八頭一腦”中的菊花腦外賣量環比上月領先增長超過16倍,香椿頭、枸杞頭、馬蘭頭等相關美食外賣量環比增長均超過3倍。

從南到北,每個城市對春天的感知大都來自一口特色“春鮮”。比如青島人愛的龍須菜、長沙的蕨菜、江南的春筍和艾草,3月以來餓了麽上相關美食外賣量均翻倍增長。成都人偏愛的折耳根、長沙人鍾愛的魚腥草和北方蒲公英等特色春菜外賣量也均環比增長超過60%。

據悉,今年春分,餓了麽推出“嘗春鮮”主題活動。小楊生煎、嘉和一品、避風塘、賽百味、眉州東坡、南京大牌檔、大米先生等30多家餐飲品牌均在餓了麽同步上線春季新品,覆蓋門店超過45000家。活動期間,消費者上餓了麽搜“時令官”,即可享新品5折起。

(上餓了麽搜“時令官”進入春分會場)

傳統“咬春”,多從春菜的煎炒炖煮開始,例如眉州東坡和大米先生分別上新有鍋燒春筍、春筍肉片。另一款主流方式則是圍繞傳統主食面點展開,例如嘉禾一品上新的蒲公英煎餅、小楊生煎推出的春荠生煎。同比去年,今年餓了麽平台上春筍餡水餃外賣量同比增長880%,苜蓿肉包同比增長750%,蒲公英荞麥包增長621%,更有商家推出枸杞頭豬肉湯包、灰菜雞蛋包、婆婆丁豬肉包、香椿鮮肉馄饨等口味菜品。

清明前夕,“春鮮”裏逃不開的還有各種口味的青團。餓了麽數據顯示,3月以來,青團外賣量環比上月增長超過12倍。甜口青團仍占主流,但今年艾草、馬蘭頭等鹹口味青團同比去年均增長超過一倍。結合當下年輕人開春後的減脂熱潮,荠菜、豌豆尖等春菜還成爲了沙拉輕食中的食材。餓了麽數據顯示,粗糧荠菜菜團子、荠菜荞麥包、荠菜三明治等荠菜輕食外賣量同比去年增長11倍,豌豆尖丸子湯和香椿炒雞蛋也成爲了減脂新選擇。

(餓了麽上各類春菜面包、輕食)

爲了迎合當下年輕人的口味,時令“春鮮”也陸續“侵入”甜品飲品和西式面點界。悸動燒仙草在活動期間推出應季的雲山碧螺,Seesaw也上新有玫瑰雪松碧螺春拿鐵。餓了麽數據顯示,艾草芋泥面包外賣量同比去年增長155%,艾草西米糖水增長160%。在上海和杭州,更有多家品牌推出頗有創意的馬蘭頭佛卡夏、春筍脆腸芝士堿水面包和泡椒春筍雞肉貝果等“中西結合料理”。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