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千年工藝,古韻現代美

宗譜鏈 2024-03-30 15:39:01

青花瓷,起源于唐代,元代景德鎮的青花瓷標志著其制作工藝的逐漸成熟,被業內人士稱爲“元青花”。然而,真正代表青花瓷制作技藝最高成就的應該是清代康熙年間官窯生産的“五彩青花”。

青花瓷的制作過程采用钴礦作爲原料,在陶瓷坯體上繪制紋飾,然後覆蓋一層較薄的透明釉,再經過高溫一次燒制而成。燒成後的青花瓷釉面清爽透亮,紋飾靈動而又不失規矩,其表面的青花色彩含蓄沉靜,曆久彌堅,簡直可以用“難以磨滅”來形容。如今,元青花和清代康雍乾時期官窯生産的青花瓷被認爲是收藏者的首選。

青花瓷在古時的使用頻率相當高,普通家庭多將其用作容器,因爲它堅硬、耐磨且不易損壞。而知識分子和官宦人家則多將青花瓷作爲裝飾品,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可謂各取所需。

隨著如今收藏熱情的增加和仿造技術的不斷提高,防止“打眼”成爲了青花瓷收藏人士的必修課,“辨真僞”、“斷年代”、“定窯口”、“評價值”成爲了他們熟悉的四句行話。鑒定青花瓷,首先可以用眼睛觀察,看胎釉、造型、材料、紋飾等方面。正宗的青花瓷花色淡雅,花紋合理有序,表面細膩光滑,制作工藝精細。

近代仿冒的青花瓷大多做工粗糙,可一眼識別,但也有少數做工較爲精細的赝品需要仔細查看。赝品的花色大多發暗,不流暢明快,花紋也較爲淩亂隨意。此外,如果肉眼難以確定真僞,我們還可以借助科學儀器等現代技術手段進行鑒別。

青花瓷之所以具有越來越高的市場價值,主要是由其本身所承載的曆史文化價值、科技工藝價值和美學藝術價值所決定的。南京古陶瓷收藏專家周道祥先生認爲,青色在古代是人們喜愛的顔色之一,不易造成視覺疲勞。

除此之外,青花瓷還有一系列象征意義。古時的讀書人希望“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走上仕途後便有“青雲直上”的願望,渴望成爲人民愛戴的“青天”,甚至在卸甲歸田之後,還希望能夠“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些都表明了“青”在當時士人心中的分量。

如今,“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青花瓷不僅成爲了歌曲中中國風的象征,而且現在的一些服裝上也印制有青花的紋飾,尤其以青花旗袍著稱。青花瓷已經深深地融入了人們的生活,足見其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和情結。

0 阅读: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