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38澤瀉

聽西雜記 2022-10-17 22:36:23

澤瀉 爲《神農本草經》第38味藥,來源爲澤瀉科植物澤瀉的幹燥塊莖,別名爲:水瀉、鹄瀉、及瀉等,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多生于生于湖泊、溪流、水塘的淺水帶,秋季莖葉枯萎後采收,《別錄》曰∶澤瀉生汝南池澤。五月采葉,八月采根,九月采實,陰幹。産福建、江西,稱"建澤瀉",産四川、雲南、貴州産者稱"川澤瀉",以建澤瀉爲佳。

【性狀】 本品呈類球形、橢圓形或卵圓形。表面淡黃色至淡黃棕色,有不規則的橫向環狀淺溝紋和多數細小突起的須根痕,底部有的有瘤狀芽痕。質堅實,斷面黃白色,粉性,有多數細孔。氣微,味微苦。

【炮制】

鹽炙:取澤瀉片,加鹽水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炒幹,取出放涼。

麸制:取麸皮,撒入熱鍋中,侯冒煙時,加入澤瀉片,炒至黃色取出,篩去麸皮,放涼。

1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