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影視化爲什麽都偏愛古裝題材?

影視産業觀察 2024-05-06 14:45:15

古裝題材的網絡文學一直都是影視改編的一大來源,近年來其改編數量不斷增多,並受到觀衆的追捧,引發一波又一波的收視熱潮,呈現出井噴式發展趨勢。例如近期收官的電視劇《與鳳行》,改編自晉江文學城九鹭非香的小說《本王在此》,此前《慶余年》《步步驚心》《甄嬛傳》《琅琊榜》等廣受人們喜愛的電視劇也都是由古裝題材的網文改編而成。但也有不少古裝網文IP改編爲影視劇後,獲得了褒貶不一的評價。那麽,古裝題材網絡文學爲何備受市場青睐?目前這些改編劇又如何突破發展的瓶頸期呢?

古裝網文IP改編劇正值大熱

自2015年由小說改編而來的《花千骨》《琅琊榜》《芈月傳》等電視劇帶來收視熱潮後,古裝題材網絡小說影視化改編的步伐開始不斷加快。

騰訊娛樂白皮書顯示,截止2023年11月20日,IP改編劇依舊炙手可熱,在電視劇綜合熱度TOP50頭部劇中,IP改編劇占比近七成,且IP來源更加豐富。除傳統網文平台閱文和晉江之外,多部古裝劇改編自豆瓣閱讀、知乎等平台。同時,綜合熱度TOP10的劇集中,古裝劇上榜4席,《長相思第一季》《蓮花樓》《甯安如夢》和《長風渡》,均是由網絡小說改編而成。

據不完全統計,僅2024年已播和待播的50部古裝電視劇中就有39部改編自網絡小說,已播出的改編劇包括《與鳳行》《惜花芷》《永安夢》《阿麥從軍》等,待播劇則包括《慶余年2》《長安的荔枝》《風月錦囊》等。這些古裝改編劇大多采用了流量明星+大熱IP的形式,雖然至今播出檔期未定,但在騰訊、優酷和愛奇藝等視頻播出平台預約數可觀,且多次登上了微博熱搜。

長期以來,古裝題材都是國産電視劇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是易出爆款的題材之一。而由網絡小說改編而成的古裝劇有著自身的特色所在。首先,古裝改編劇多以架空、想象、編造、虛擬爲主,依照真實曆史改編的古裝劇數量較少,這種虛擬化情節會給觀衆帶來獨特的感官體驗和無限想象。比如古裝仙俠劇中神仙的騰雲駕霧、仙魔大戰、神仙與凡人相戀等場景,再加上炫酷的特效和令人眼花缭亂的仙術手勢,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神話故事的幻想。

其次,相比傳統的古裝劇,由網絡文學改編而成的古裝劇創作自由度更高,題材更爲豐富多樣,無論是穿越、修仙、江湖武俠,還是宮鬥、宅鬥和種田等題材,古裝改編劇都能有所涉及,進一步擴大了劇集的受衆群體。

再者,古裝改編劇在人物塑造上也呈現出新的特征。此類劇集的主人公多具有現代意識和現代思維,其行爲和價值觀能夠在古代背景下碰撞出激烈而富有看點的劇情,並且符合現代觀衆的心理預期,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更加得以凸顯。而且古裝改編劇在CP人設打造上也別出心裁,沒有情根的帝君與活潑可愛的仙子、殺氣十足的將軍與溫柔善良的大家閨秀、斬妖除魔的道士與初涉凡間的妖精等組合既給觀衆帶來了新鮮感,也賦予了用戶擁有嗑糖的甜蜜體驗。上述原因共同構成了古裝網文IP的改編價值,促成了網絡小說改編古裝劇的興起和熱播。

古裝改編劇爆火背後的問題探析

古裝改編劇迅猛發展的同時,背後存在的問題也逐漸凸顯。有網友質疑,爲什麽如今都是網文改編的玄幻劇,缺少嚴肅正常的古裝劇;也有網友提到,一些古裝改編劇的台詞太過出戲,編劇並沒有對小說原本的現代化元素進行修正。網友的種種疑問背後,暴露出古裝改編劇現階段存在的幾大問題。

一是對曆史與想象的關系處理不當。與曆史正劇尊重史實的宏大敘述有較大區別,無論是網絡小說中的古代架空曆史,還是改編成古裝劇裏的世界觀,都存在一些幻想、假說、傳奇的想象成分。這種想象的成分能夠提高觀衆的觀看興趣,但不能超過任意篡改、塗抹以致毀滅曆史的底線。

而有些古裝改編劇已然違背了基本的曆史邏輯,與真實曆史走向大相徑庭。比如《大明風華》中朱元璋的扮相,雖然有民間傳言“朱元璋長相醜陋”,但我國曆史課本中已經糾正這個說法,並采用了故宮珍藏的畫像,而劇中卻故意把朱元璋形象刻畫得過于怪異,讓觀衆産生了不適感受。以及孫若微和胡善祥在劇中是親姐妹,而曆史上兩人沒有絲毫關系;朱棣和建文帝在劇中一笑泯恩仇,但皇權爭鬥下兩人根本不會有和解的可能性。

而且,爲了所謂的討論熱度和流量,古裝改編劇中還出現了過度追求感官刺激,低俗化、欲望化的趨勢。在劇情設置上,不僅缺乏古人的含蓄之美和君子之道,反而以“大尺度床戲”“最佳吻戲”等爲賣點來吸引觀衆注意。有些劇中的情節只是單純強調“爽感”和“虐感”。比如《長月燼明》中澹台燼像一個交響樂指揮家一樣讓血鴉虐殺自己的仇人,雖然是人設需要,卻也應該讓劇情更加體現出深度。只有把握好曆史和藝術的平衡性,才能讓古裝改編劇重新獲得觀衆的喜愛,激起人們對現實的思考和反思。

其次,古裝網文改編劇的題材撞車和作品同質化現象較爲普遍。一旦某一題材的古裝改編劇在全網引發熱議,相似的題材、故事情節和人設就會紮堆出現。例如2011年《甄嬛傳》大火之後,《如懿傳》《芈月傳》等宮鬥劇開始流行;2015年《花千骨》火爆全網之後,短短幾年時間內玄幻仙俠古偶題材泛濫,《三生三世十裏桃花》《三生三世枕上書》《重紫》《琉璃》《花戎》《塵緣》等劇集雷同化嚴重。對于觀衆而言,看到開頭就能憑借過往觀劇經驗猜到結尾的劇情,使得題材本身的吸引力漸趨走低,同時還造成了資源的過度消耗浪費。有些作品雖然改編自大熱的網絡文學IP,卻陷入了收視率滑鐵盧的尴尬境地。

再者,部分古裝改編劇還存在魔改劇情、劇情不合理的問題。從網絡文學到影視劇,最困難的環節之一就是劇本改編。網絡小說本身就帶有“快餐化”“博眼球”等特點,可能具備較強的可讀性,但缺乏完整的世界觀、豐富的故事線、鮮明立體的人物塑造等等,這些都是改編劇本所要強化的重點。再加上目前編劇行業的人才稀缺、影視創作周期過短,許多從業人員並沒有足夠時間對原作進行研究,對作品缺乏深度、細致的打磨,古裝改編劇的劇情不合理反而變成了一件合理的事情。如改編自希行同名小說的《君九齡》,原著中情節設置環環相扣,女主人設聰明謹慎,但電視劇中卻幾乎刪掉了所有的懸疑設計,將陰謀變成了“陽謀”,給壞人強行降智;而女主則仿佛開了天眼,無論是醫術和智慧都刻畫得過于誇張。劇中複仇的主線劇情被刪減的七零八落,只剩下了男女之間的情感糾葛,因此遭到了網友群嘲。

同時,網友IP的改編還需要照顧原著黨的感受。網文原著黨呼籲忠于原創,但這種忠實並不是指完全照搬小說情節,而是要對古裝劇情中不合乎常理的部分進行修改性創新。比如《慶余年》中編劇對于“侍衛滕梓荊之死”的處理方式,他在原著小說中活了下來,但電視劇中被改成了死亡結局,這件事直接導致劇情出現第一個小高潮,也推動了主人公範閑的一系列後續行爲,成爲古裝改編劇的範例之一。

古裝影視改編該何去何從

要想突破發展瓶頸期,古裝網文影視改編就需要就以下幾點進行進一步探索。

首先要在劇本上花心思,挑選貼近受衆、適合改編成電視劇、具有一定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網絡文學IP。同時,從網絡文學到古裝影視劇的轉變,需要一個“改編”的過程。改編不是完全照搬,而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保留文學作品中的精華,即能夠帶給讀者共鳴的、刺激讀者的痛點和爽點;去除那些不符合曆史常識、邏輯錯誤、價值觀錯誤的相關劇情,讓劇情走向深度、讓人設落在實處,從而保證古裝改編劇的生産質量。

其次,劇情多元化是古裝改編劇質量優秀的前提條件。只有讓電視劇的劇情豐富起來,擺脫好姐妹反目成仇、皇帝和王爺愛上同一個人、天下蒼生和愛人只能選其一等套路化橋段,才能煥發出新的生機。當劇情創新不足的時候,就需要我們發揮積極想象,尋找新穎的小說劇本,主動應對觀衆多樣化的收視需求。比如改編自清閑丫頭小說《仵作娘子》的《禦賜小仵作》,不局限于嫔妃、高門貴女、神女等常見人設,而是圍繞女仵作一路破案探險的故事,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獲得了全網的一致好評。

同時,古裝改編劇要依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從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曆史中挖掘出那些值得宣揚的古代故事,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影視改編,從而增強觀衆的民族認同感。可以看到,近年來,由網絡文學改編的古裝劇越來越注重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呈現。如《九義人》圍繞刺繡技藝展開、《天盛長歌》展現了蜀錦等非遺元素、《長風渡》中的大婚禮儀和亭台樓閣建築等細節方面一展傳統文化的意趣......這些古裝改編劇靈活運用中華傳統文化,不僅增強了影視作品的表現力,還爲其增添了曆史的厚重感。從過去幾十年間國産劇出口數量和影響力來看,帶有東方元素的古裝劇一直是出海的主力軍,也是國産劇集中有別于海外的優勢題材類型。近年來,《慶余年》《贅婿》《卿卿日常》《雪中悍刀行》等古裝改編劇在海外傳播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原創劇本缺失和網絡文學不斷崛起的大背景下,將網文與影視“聯姻”創作出古裝改編劇來填補市場空白和滿足觀衆需求,已經成爲不可逆轉的行業趨勢。網絡作家和影視制作方需要透過這種“改編熱”的現象,冷靜思考古裝改編劇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劇本打磨、劇情創新等方面狠下功夫,促進古裝網文影視改編進一步向精品化邁進。

0 阅读:3

影視産業觀察

簡介:關注中國影視潮流脈動,放眼全球影視産業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