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舌瓦、蝴蝶瓦,片片紅瓦見證百年曆史……

半島都市報 2024-03-29 02:11:35

半島全媒體記者 何毅

說起青島,就會想起美麗的風景,特別是詩句: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其中紅瓦是青島老建築必不可少的一件老物件!3月27日,市民武文和鄭淼正在老城區看一處老房的瓦片,他們休息的時候相約去老城區,在拆遷改造期間的老房子、即將運走的垃圾堆廢墟中尋找拆下來的老瓦片地磚,這其中就有德國時期的蝴蝶瓦、牛舌瓦片和日式老房子的老瓦片。這些老瓦片很多都被施工人員直接拆下來扔在馬路邊或者用垃圾車運走,倆人出于獨特的建築喜歡,以及對青島曆史建築深厚的情懷,把這些瓦片收藏,部分保存完好的瓦片可以清晰看見公司名字以及青島的德語譯音。

武文(左一)和鄭淼在西部老城看一處老房子瓦片

鄭淼告訴記者,自己是在2018年開始關注這些老建築的,這期間認識了有相同想法的市民武文,倆人經常走街串巷,去一些老城改造的地方溜達。當看到一些德式的牛舌瓦在拆遷的時候被拆下來隨地一扔出現破損,心裏很難受。這些瓦片如今在德國都很少見,廠家也基本處于停産狀態。這些老瓦見證了島城百年曆史,如今直接被當做垃圾扔在路邊,實在是太可惜了。

記者在武文家中看到,他收藏的瓦片中較爲珍貴、品相完好的都用防潮箱、保鮮膜保存,一些常見的牛舌瓦、蝴蝶瓦則是放在櫃子上,但是需要經常用毛刷清理上面的灰塵。一片紅瓦見證一個世紀,這些德式建築上的老瓦片最早是德國商人羅伯特·卡普勒所建廠燒制,後來在青島經商的劉子山開的窯廠燒制,地點就是現在的大窯溝附近。

鄭淼(左一)和武文興趣相投,收藏老物件,搶救保存老瓦

“現在青島有這樣德式蝴蝶瓦的房屋建築很少了,經觀察後發現,江蘇路附近有這樣的老瓦存在。觀海一路附近也有老房子頂部都是這樣的德式牛舌瓦片。這都需要更多人去了解,去保護。”武文說道。

記者注意到,武文的收藏品中,有一個八邊形的地磚很特別,這是他在前不久從天津路一處老房子拆遷廢墟中淘來的。當時拆遷工人丟棄在走廊上,准備當做建築垃圾運走,武文和鄭淼經過此處,與工人們進行商討後,把它收了過來。回家仔細清洗後發現,上面的文字十分清晰,在網上搜索了解到,這個地磚是十九世紀初德國人投資生産,英法兩國制造,當時屬于限量性生産,目前完整保留下來的不多。這家公司也在網上對這樣的地磚進行回收,可見珍貴性。目前同款的地磚在湖北路一些老建築裏還有保存。

瓦片從廢墟中淘回來後,進行清潔

據了解, 鄭淼和武文6年時間收藏瓦片800余片,自費租賃了倉庫進行保存。倆人通過收藏這些老物件,也學習到了很多青島曆史文化。在青島城市化早期,曾有過延續使用青磚、黑瓦的模式。直到1901年,建築屋頂改用紅色陶土瓦,由此才奠定了青島百余年的城市基調與色彩。那個時期的青島,德式的紅色屋頂與高聳的塔樓高低相襯,錯落有致,紅磚取代了中國常見的青磚,建築外牆以灰泥抹面後塗上明快的顔色。紅色屋頂、白色沙灘、綠樹、藍天、碧海,五種顔色相協調,呈現一種令人心曠神怡的異域情調。康有爲曾稱贊青島“碧海青天,不寒不暑;綠樹紅瓦,可舟可車”,後來演變成一句“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成爲青島城市風貌的詩意寫照。

測量瓦片的尺寸

較爲珍貴的瓦片用保鮮膜保存好

瓦片拿回家後進行測量、登記、清潔

不僅收藏瓦片,還有地磚

老瓦片擺上展示架

品質好的瓦片專門用防潮箱保存

德式牛舌瓦

保存完好的蝴蝶瓦

瓦片上有外文青島字樣

武文把收藏的瓦片擺放在展示架上

武文把收藏的部分瓦片進行捐贈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