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養鵝技術第五章育肥仔鵝的飼養管理第一節商品肉鵝的生産特點

雞鴨鵝養殖 2024-05-13 19:34:44

科學養鵝技術 第五章育肥仔鵝的飼養管理 第一節 商品肉鵝的生産特點

一、商品肉鵝的生産特點

1.耐粗飼、草食性

鵝具有強健的肌胃,肌胃內壓力比雞、鴨高1.5~2倍,可以更容易地磨碎食物,發達的消化道和盲腸是鵝的另一大特征。雛鵝到3周齡時,盲腸開始發育,並且重量迅速增加,5周齡時盲腸的重量是出生時的36倍以上,並且盲腸內含有大量微生物,尤其是分解纖維素的厭氧菌特別多,易使纖維素發酵分解,産生大量低級脂肪酸供鵝體吸收利用,這使得育成期的肉鵝對纖維素具有很強的消化能力,所以在育成階段,可以全程放牧飼養,添加少量的精飼料即可。

2.生長發育快

肉鵝生長速度快,産肉能力強。以豁眼鵝爲例,出生體重平均爲80克左右,而1周齡時體重可以達到240克,是初生重的3倍,3周齡時體重可達900克左右,是初生重的11.25倍,5周齡時體重爲1645.5克,爲初生重的20.6倍。地方鵝的小型品種70日齡的體重爲2.5~3.0千克,中型鵝品種70日齡體重可達3~4千克,而獅頭鵝等大型鵝品種70日齡體重6千克以上。同時,鵝的屠宰率很高,四川白鵝、武岡銅鵝、籽鵝以及獅頭鵝等常用肉鵝屠宰率都在80%以上,全淨膛率都在65%以上。

由于鵝的生産周期短,縮短了從投入到産出的時間,加快了資金的周轉,從而提高了勞動生産效率和經濟效益。

3.季節性生産

鵝的繁殖具有明顯的周期性,這就導致肉鵝商品生産具有季節性的特點。我國大部分鵝的品種都屬于短日照動物,一般每年9月至翌年4月爲母鵝的産蛋期。種鵝在繁殖期內,外觀表現爲羽毛光潔、身體發育良好。母鵝接受交配、産蛋,公鵝性欲旺盛、交配頻繁。在繁殖季節內,受精率也呈現周期性的變化,一般繁殖季節初期和末期受精率較低,産蛋中期産蛋率高時,受精率也高。以獅頭鵝、馬崗鵝等廣東省鵝爲例,其繁殖季節從每年的7~8月開始,至翌年的3~4月終止:

産蛋最高峰發生于12月至翌年1月,而4~6月爲休産期或非繁殖期。鵝在爲期約9個月的繁殖季節內,表現出4~5個産蛋就巢周期。一般從6~10月,市場上就缺乏商品肉仔鵝的供應。而豁眼鵝等少數北方鵝品種屬于長日照動物,無明顯季節性繁殖特征。但是,由于消費特點,短日照的南方品種鵝占據養殖市場的多數,它們都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繁殖特點,這使得雛鵝和肉鵝的養殖都具有季節性特點,在一些月份裏會産生肉鵝供應短缺的現象,影響了肉鵝的市場穩定以及養殖業的發展。

4.其他特點

肉鵝養殖投入少,産出多。鵝可以放牧食草,因此,養殖場的基本建設與設備所需很少,特別適合農家利用當地的水草資源分散放牧養殖。對于農村散養以及小規模養殖戶,鵝育雛期需要一些房舍和供暖設備及一些簡單的育雛用具,例如竹筐、食槽、水槽。放牧時的育成鵝以及育肥鵝一般都露宿在外面,可以隨著放牧場地的變換而遷移;集約化養殖場的設備和基礎建設要投入多一些。鵝的生活力強,適應性廣,耐寒力和抗病力都比雞、鴨強,雛鵝的成活率在90%以上,東北地區的豁眼鵝,冬季還可以扒開積雪尋找埋在雪下的牧草。

據調查,養1只鵝至3.5千克出售,鵝苗、藥物及飼料費用加起來不足20~30元,按每千克鵝12元計算,每只鵝可以獲利12~22元。

農家養鵝都是以放牧爲主,僅在早晚補充少量的精飼料。由于鵝對草質的選擇性很廣,放牧時,既可以選擇栽種的牧草地、已收割的麥地和稻田地,又可以利用田邊、河邊、路邊的荒草,甚至一些無法利用的草地、荒坡、灘塗都可以用來放牧鵝群。

下一節科學養鵝技術 第五章育肥仔鵝的飼養管理 第二節 肉用仔鵝的飼養管理

0 阅读:0

雞鴨鵝養殖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