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石達開敗亡啓示,想成功就要沉得住氣

聊聊曆史 2024-03-12 14:12:11

25歲石達開,面對著長江,意氣風發。這一年,石達開擊敗了頂級中興名臣曾國藩,贏得湖口大捷。32歲石達開,面對大渡河,心灰意冷。這一年,石達開輸給了名不見經傳的土司將領嶺承恩、王應元,被清軍淩遲處死。

從能力方面看,嶺承恩、王應元與曾國藩之間的距離隔著2個李鴻章。石達開可以吊打曾國藩,卻栽在不入流將領手中,也是頗有意思。其實,石達開的敗亡早已注定,他太年輕了,沉不住氣,終究不是王者。

石達開爲何失敗?自從脫離太平天國平台,翼王名不正言不順,就再也沒打贏清軍,哪怕他們只是不入流的將領,甚至是廣西的土匪,都能讓石達開狼狽不堪。

沒有平台,石達開想要成功,難度太大。那麽,爲何失去平台呢?石達開在艱難時刻沒能沉得住氣,不知道隱忍的重要性;石達開太過意氣用事,把有利條件葬送,反而便宜了洪秀全。

第一件事,揚言“班師回朝,攻滅南京”,被仇恨沖昏頭腦。

李秀成自述書中,對天京事變時石達開所扮演的角色有詳細說明。首先,石達開參與韋昌輝策劃,一起約定誅殺楊秀清,但局限于“殺兄弟三人”。

其次,石達開沒有按時回京,把韋昌輝陷入孤立,雙方反目成仇。最後,石達開爲了誅殺韋昌輝,威脅洪秀全,並揚言攻打南京。

“班師回朝,攻滅南京”,無疑是石達開在天京事變中最大的敗筆。此時,韋昌輝已經陷入孤立,太平軍將士都不聽他的話,北王遲早要出局,石達開大不可不必如此失去理智。

洪秀全、韋昌輝在南京已經相互殺伐,石達開所謂的“攻滅南京”,就是向洪秀全施加壓力。如果洪秀全不殺北王,石達開就率“靖難之師”回來,直接攻打京城。

石達開是臣,洪秀全是君,“攻滅南京”就是以下犯上。洪秀全爲何借助韋昌輝與石達開之手發動天京事變,就是因爲楊秀清經常“天父下凡”,挑戰天王的權威。

楊秀清是以“天父”名義挑戰,石達開則是武力示威,洪秀全豈能容忍?洪秀全不希望出現第二個楊秀清,石達開這句“攻滅南京”,讓洪秀全十分忌憚,天王不可能信任翼王,也會做一些防備。

其實,石達開這時應該冷靜,沉得住氣,不要急于報仇,而是著眼于日後對朝政的控制。洪秀全、韋昌輝相互攻殺,天王沒直屬兵馬,憑借自己力量是無法搞定北王的。

至于各地太平軍,除了石達開,也沒人敢挑戰北王。如此,石達開應該打著“勤王”旗幟,以解救天王爲理由,在外地召集兵馬,保持武力壓制。

洪秀全鬥不過韋昌輝,爲了自保,只能向石達開求救。此時,洪秀全類似安史之亂中的安慶緒,石達開則是史思明。安慶緒受困邺城,只能許諾“皇位”給史思明,換取他出兵作戰。

當然,洪秀全不會讓出“天王”之位,但也必須給石達開足夠的地位,例如“軍師”頭銜,讓翼王有了掌握朝政的法理依據。太平天國實行“軍師負責制”,天王是虛位元首,軍師處理政務。

不說“攻滅南京”,而是“勤王”,石達開不但占據道義制高點,也會收獲豐碩的果實,可謂一舉兩得。可惜,翼王太年輕,他才25歲,沉不住氣,他非要讓洪秀全陷入困境,結果反噬了自己。

第二件事,回京輔政,向洪秀全施加壓力,誅殺秦日綱、陳承瑢。

“不得韋昌輝狗頭,則班師回朝,攻滅南京”,石達開霸氣的背後,是政治權謀的低劣。如此,天京事變後,即便局勢混亂,洪秀全也不下诏讓石達開回京,而是先觀察各方態度。

根據李秀成自述,石達開回京輔政,不是洪秀全的意思,而是“合朝提舉翼王處理政務,衆心歡悅,而王有不樂之心。”意思是,石達開回京是大臣的意思,洪秀全不開心。

那麽,爲何洪秀全不開心呢?除了此前石達開揚言攻滅南京外,也跟誅殺秦日綱與陳承瑢有關。因爲,石達開在處理秦日綱、陳承瑢問題上,政治水平太差,類似發泄仇恨。

燕王秦日綱、佐天侯陳承瑢該殺嗎?這問題見仁見智。秦日綱、陳承瑢確實參加天京事變,且扮演重要角色,且對石達開造成一定的傷害。

從石達開個人角度看,殺秦日綱、陳承瑢不但報了仇,還除掉了朝廷中最大的勁敵。此時,朝中大臣,秦日綱、陳承瑢的地位僅次于石達開,且各自黨羽衆多。

燕王、佐天侯對天王洪秀全忠心耿耿,天京事變的每一個環節,他們都是嚴格遵守洪秀全的命令,上級讓他們幹嘛,他們就幹嘛,從不猶豫。正如李秀成評價秦日綱:“忠勇信義可有,然而並沒什麽才情。”

石達開想要徹底控制朝政,讓太平天國按照自己的規劃來運轉,必須讓秦日綱與陳承瑢出局。但是,石達開的手段不行,他直接當著群臣之面,不顧洪秀全多次求情,一定非殺他們不可。

都知道,石達開回京是大臣的意思,翼王得到大臣擁戴,但洪秀全不喜歡。石達開如此赤裸裸的威脅,洪秀全豈能不怨恨。前不久“攻滅南京”,如今又非要殺兩位重臣,石達開究竟想怎麽樣?

秦日綱、陳承瑢被殺,洪秀全更加提防石達開,便冊封洪仁發、洪仁達爲王,以制衡石達開,免得出現第二個楊秀清。“發達”沒啥能力,洪秀全爲何封王,只能說天王無人可用了,只得出此下策。

其實,秦日綱、陳承瑢的問題很好解決。石達開回京後,讓支持自己的大臣上奏洪秀全,以“誤導君王殺天父” 爲理由,誅殺燕王、佐天侯,給太平天國一個交待。

群臣連續上奏,洪秀全左右爲難,不知如何是好。這時,石達開可以站出來,斥責秦日綱、陳承瑢“誤導君王”,罪不容誅,但考慮他們“除北逆有功”,將其剝奪實權,並軟禁在高牆,不許跟外界往來,每天向“天父”反思。

如此,石達開不但獲得“賢王”美名,還除掉了競爭對手,且讓洪秀全找不到理由來制衡自己。接著,石達開接管朝政,安排翼王部下擔任要職,並向鎮守武昌的韋俊釋放友好信號,徹底控制大局。

一切准備妥當,即便洪秀全冊封洪仁發、洪仁達爲王,也起不到作用。石達開以軍務緊急爲由,建議由親王帶兵出征,對付湘軍、八旗、綠營,以提升士氣。然後,安排自己親信上奏天王,贊頌“發達”赫赫威名,讓他們帶兵出征。

洪仁發、洪仁達自然不會敢帶兵,洪秀全也不敢拿兄弟去冒險。此時,石達開便以抵禦湘軍爲由,前往安慶督師,在這裏建立大本營,節制各路兵馬,並處理軍國政務。

安慶,石達開大本營,洪秀全無法施加影響。南京,關鍵職務,也是翼王的人馬控制。此時,正是對清軍作戰的關鍵時刻,翼王的部下能力突出,洪秀全也離不開他們。如此,隨著戰爭的推進,石達開將逐步掌握大權,洪秀全成爲象征。

石達開坐鎮安慶,且占據道義制高點,各路太平軍將領誰敢不服?如此,石達開可以凝聚人心,與陷入第二次鴉片戰爭困境的清朝逐鹿中原,爭奪華夏神器。

但是,石達開太年輕,他沉不住氣,不能正確處理這些錯綜複雜的矛盾,將自己陷入被動。受點委屈,石達開就想立刻找回尊嚴,而不知道隱忍,爭取更大的利益,眼光與格局不行。

三國時期,“小霸王”孫策,受委屈比石達開多,但懂得隱忍,打下了東吳的根基。“兵仙”韓信,早年也委屈,還受“胯下之辱”,卻能成爲漢朝第一名將,也是因爲能忍。如果韓信一生氣,直接跟屠夫單挑,估計就沒“兵仙”了。

越王勾踐、北周武帝宇文邕、明成祖朱棣等人,都是“能忍”的角色。如果宇文泰急于掌權,直接與宇文護唱反調,估計他就是第三位被廢的皇帝,曆史將再無隋唐盛世。朱棣也是如此,建文帝壓力下,朱棣若是直接表示不滿,也就不會有永樂大帝。

當然,隱忍的典範,宋明帝劉彧第一。當“諸王”的日子,劉子業的折磨方式已經超出了人類所能想象。但是,劉彧忍了,無論劉子業如何淩辱,“豬王”都樂意接受,卻暗中積蓄力量,發起致命一擊。

如果石達開有劉彧一半的忍耐力,太平天國曆史將會改寫。

2 阅读:33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