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章男,做不了同一道「麻婆豆腐」

電車實驗室 2024-05-11 11:23:01

2010 年,北京,稍稍遲到的豐田章男以一次 45 度鞠躬拉開了中國召回說明會的序幕。

彼時,豐田陷入到全球大規模召回的困境。不到一星期前,豐田章男剛剛結束了在美國的聽證會,沒有停下稍息片刻,國會致歉的 4 天後,豐田章男直飛北京召開記者說明會,親自回應豐田大規模召回的原因及解決措施。

會中,豐田章男承認豐田近年發展速度之快,超過了人才培養、成長的速度上限,從而導致了本次全球性的質量問題。

他直言:「豐田汽車從創業以來,在汽車生産制造所要堅持的優先次序,第一位是産品安全,第二位是質量,第三位是數量,成本應該放在最後」。

在本次中國地區的召回事件中,由于油門踏板存在質量問題,最終有超過 7.5 萬輛 RAV4 受到了召回影響。

豐田章男就大規模召回事件鞠躬致歉-圖片來自:AP

長期以來外界對豐田都有著「用料雙標」的質疑,在面對國內記者「豐田在海外的産品質量與日本本土産品質量差異」的尖銳提問時,豐田章男回應:

使う環境を考慮して多少味付けは変えている。麻婆豆腐が中國や日本、米國で少し味が違うのと同じように。

考慮到使用環境的不同,而對「調料」做出些許改變,就如同麻婆豆腐這道菜,無論是在中國,在日本,還是在美國,總有些味道的不同。

豐田章男認爲,汽車是道路創造出來的,即使同樣一款車,在不同國家和不同使用環境中由于道路情況不一樣,使用情況也是不一樣的。

對于汽車這樣的産品,細微調整的情況是存在的,但是對于汽車品質來說,豐田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會采用同樣的品質來制造汽車。

在那個國産自主品牌孱弱求生的年代,豐田章男以「麻婆豆腐」爲例子駁斥了豐田用料雙標的質疑,讓國內市場一時啞然。

豐田章男-圖片來自:AP

十三年河東,十三年河西,國內汽車市場進入到新能源時代,主導市場的天秤由此發生扭轉。

2021 年,豐田基于 e-TNGA 平台正式推出旗下首款純電車型 bZ4X。次年,廣汽/一汽豐田面向國內正式發布 bZ4X 預售,豐田在華首款純電車型采用了比亞迪的三電方案。

同年,一汽豐田推出純電中型轎車 bZ3,同樣基于 e-TNGA 架構打造,由豐田、一汽以及比亞迪三方聯合研發,采用比亞迪旗下刀片電池以及電驅部件。

豐田首款純電車型-bZ4X

當麻婆豆腐的調料供應商身份對調,豐田還要做同一道「麻婆豆腐」嗎?

猛烈的沖擊,豐田 PHEV 緩緩轉身

兩天前,豐田正式發布 2024 財年報告(*注:日本一財政年度時間爲 4 月 1 日至次年 3 月 31 日),報告中指出:

2024 財年,豐田累計銷量超過 1031 萬輛(豐田+雷克薩斯),同比增長超過 7.3%,單個財政年度銷量首次破千萬

豐田在日本本土市場共計賣出超過 152 萬輛新車,約占總銷量份額的 14.9%

豐田面向海外市場共賣出近 880 萬輛新車,約占總銷量份額的 85.16%

誇張的全球銷量增長,爲豐田汽車贏得了亮眼的財報表現。

僅在今年的 1-3 月(*日本財年的 Q4),豐田營收同比增長超過 14%,達到 11.073 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5100 億元),營業利潤增長 78%,達到 1.11 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500 億元),其中淨利潤暴增 80%,達到 9977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462.87 億元)。

得益于出色的 Q4 季度,豐田在完整的財年中創造了 5.35 萬億日元的營業利潤(約合人民幣 2500 億元),同比增速高達 101.7%。

籍此表現,豐田也成爲了日本曆史上首個年度營業利潤超過 5 萬億日元的企業。

佐藤恒治-圖片來自:Bloomberg

出色的財報擺在面前,但豐田內部卻大幅下調了 2025 財年的營收預期。佐藤恒治透露,盡管公司正在努力鞏固當下的領先身位,但豐田內部預計:考慮到涉及 3800 億日元的「人力投資」,2025 財年的營業利潤及淨利潤將分別面臨 19.7%、27.8%的同比下滑。

但在考慮官方所謂「人力投資」此類支出以外,回顧豐田近一年的銷量表現,我們能夠發現銷售地區和産品結構的失衡。

在豐田 2024 財年報告中,面向海外市場豐田總計賣出了近 880 萬輛新車,其中北美地區銷量約占 31.1%,亞洲地區占據全球銷量的 37.6%,澳洲則占有 2.8%,亞洲、北美以及歐洲是豐田的海外三大支柱市場。

2024 年第一季度,豐田在北美地區累計賣出約 65.8 萬輛新車,同比增長達到 20.9%;歐洲地區累計賣出約 30.98 萬輛新車,同比增長 11.2%;而亞洲地區則累計交出約 71.26 萬輛新車,同比下滑了 1.9%,其中的主力中國市場亦錄得 1.6%的銷量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豐田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已經連續兩年出現下滑,2022 年銷量下滑 0.2%,次年下滑幅度擴大至 1.7%。

而根據 2024 財年報顯示:豐田在中國的合並子公司收益約爲 1965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91.16 億元),僅占豐田本財年淨利潤的 3.96%。

據晚點 Auto 獨家報道:3 月,一汽豐田泰達工廠第三産線進入到休假狀態,燃油車市場份額下滑是泰達工廠産能萎縮的主因,不僅是一汽,廣汽豐田也在開年的頭三個月推動了産能的三連降。

海外第二大銷量市場信心大幅削弱,這是豐田銷售的地區失衡。

圖片來自:AP

其二是産品序列結構的失衡,2024 財年豐田集團(*豐田+雷克薩斯+子品牌)報告的總銷量爲約 1109 萬輛,電動化車型共計 385.5 萬輛,其中:

HEV 混動車型:359.4 萬輛

PHEV 插電混動車型: 14.1 萬輛

BEV 純電車型: 11.7 萬輛

FCEV 氫能源車型: 0.4 萬輛

在豐田電動産品序列中,HEV 混動車型高占其中 93.2%的份額,PHEV 插電混動、BEV 純電車型分別僅占有 3.6%、3.03%的份額。再激進地換算下來,兩者僅占有豐田總體銷量的 1.2%以及 1.05%。

圖片來自:Courier & Press

産品結構的比例失衡,讓豐田在國內市場遭受到了猛烈的沖擊。2022 年 12 月,豐田卡羅拉從 A 級家轎市場銷量前三跌落,次年 2 月比亞迪秦 PLUS DM-i 則殺入前三。

以銷量數據做對比,近一年卡羅拉的銷量數據約爲 17.33 萬輛,而秦 PLUS DM-i 的數據爲 32.46 萬輛,國內 A 級家轎的前三甲從合資壟斷時代,過渡至合資、比亞迪兩分天下。

不僅在中國市場,即便是放在全球,豐田也是逆流而上的典型。大衆乘用車品牌 CEO Thomas Schäfer 近期在接受采訪時公開表示:在全球電動節奏放緩的當下,PHEV 插電混動技術仍然是必要的,插電車型預計將會比預期存在更長的時間。

過渡純電,插混作橋,正逐漸成爲汽車工業的共識。

Thomas Schäfer

但從 bZ4X、bZ3 兩款純電車型在國內推出的時間節點來看,豐田在國內跟隨電動化浪潮時,無論是推出 BEV 純電亦還是 PHEV 插混車型的動作都顯然要慢上一拍。

2022 年 10 月,廣汽豐田首次在國內推出純電車型 bZ4X,次年跟進 bZ3。

在剛剛過去的 2023 年,兩車銷量分別爲 7167 輛以及 25927 輛,月均銷量約爲 598 輛、2160 輛,這對于同時面向 B/C 端市場的産品來說並不出彩,合資豐田的輝煌故事在新能源時代多少顯得有些黯淡失色。

一汽豐田 bZ3-圖片來自網絡

一位福耀玻璃的內部員工,曾向電車實驗室提起過廣汽豐田與國內新能源車企的風格差異。

在保持産品質量的前提下,豐田更注重對企業文化及産線運行體系的經營,産品質量出現問題豐田團隊會主動幫助産線內部調研,主張「一起變得更好」。

而以比亞迪、小鵬爲代表的新勢力車企,立場態度會更加強勢,無論是否歸屬産品質量範疇,但凡涉及玻璃部件問題,福耀方都將成爲第一責任人,鮮少接受 Battle。

如此看來,豐田傾向老派主義風格,新勢力們則更加雷厲風行。

國內新能源汽車賽道日新月異,偏向老派的生産風格更易得到供應商的「民心」,但參與到産線運行體系的建設也可能意味著不夠高效,容易錯失良機,對待供應商産線的態度是豐田在華緩慢轉身的一道縮影。

在豐田發布 2024 財年報告後,曾有國內消息報道稱,豐田在華合資公司未來 2-3 年將有明確的插電式混動技術引入計劃,並且大概率不在延用豐田打磨多年的 Hybrid 混動系統,轉而采用比亞迪的 DM-i 超級混動技術。

昨日夜間,廣汽豐田在社交平台緊急辟謠,廣豐發布公告消息表示:豐田和比亞迪有著緊密的合作關系,但主要集中在 BEV 領域,沒有涉及其他領域,廣汽豐田也沒有相關合作計劃,正在企劃中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仍然計劃將搭載豐田的動力技術,PHEV 技術方面「據說」很快會有最新進展。

2024 財年,混動車型占據豐田總銷量近 33.2%,遭受中國市場 PHEV 産品的猛烈沖擊後,豐田看到了混動産品巨大的增長潛力,豐田 PHEV 開始緩緩轉身。

從不是電動反派

很多人都會將豐田章男形容爲一名頑固守舊派,但與其說他是不折不扣的電動反派,還不如說是一名多能源路徑的忠實擁護者。

在豐田章男長達 13 年的任期內,豐田的車型序列從 33 款擴展到 88 款,他堅定地認爲:所有車企的共同敵人應該是「碳」,汽車電動化並不是實現碳中和的唯一途徑。

總有人認爲豐田在電動汽車競爭中落後對手三圈,我無法預測未來,所以無法確定多能源路徑是否是正確的,但我可以說,電動車並非是唯一可以減少碳排放的技術,如今地球上大約有 10 億人沒有足夠的電力供應,如果無法明確爲他們提供電力,又怎麽能說電動車是唯一的解決方案呢?

豐田章男曾在一次公開采訪中這樣說,比起電池,豐田更希望能夠通過單純的氫氣燃燒達到零排放目的。

豐田章男-圖片來自:Bloomberg

豐田章男從不是電動反派,但豐田也永遠回避不了電動化進程緩慢的事實。去年,特斯拉在全球累計賣出超過 180 萬輛純電新車,而豐田該財年的純電銷量約爲 11.7 萬輛,特斯拉的純電銷量幾乎是豐田的 15 倍之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豐田也在 2023 年丟掉了最暢銷車型的桂冠。據 JATO Dynamics 發布的銷量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 2023 年,特斯拉 Model Y 單車型銷量實現同比增長 64%,全球銷量超過 123 萬輛,平均每賣出 3 輛特斯拉就有 1 輛 Model Y。

123 萬輛的銷量表現,幫助 Model Y 超越豐田 RAV4 成爲全球最暢銷車型,豐田 RAV4、卡羅拉則以 107 萬輛、101 萬輛的成績分列二三位。

數據來自:JATO Dynamics

如同豐田章男所說,我們無法預測未來,電動車型可能不是實現「碳中和」的唯一途徑,但在實現「碳中和」前,電動汽車也在凝聚起一股空前的影響力。

電動潮流趨勢難以扭轉,身處其中的豐田也需順勢而爲。近期有消息稱:雷克薩斯正在提交新的商標申請,有迹象表明將有計劃推出 ES 兩款純電車型。

兩款新版本 ES 預計將爲 ES 350e 及 ES 500e,前者可能搭載單電機提供 300 馬力,後者則會采用雙電機電機布局,提供四驅 400 馬力。逐漸豐滿的電動産品序列,雷克薩斯計劃到 2030 年能夠實現 10 萬輛純電新車銷量。

在豐田的內部規劃中:豐田次世代 BEV 首款産品預計將在 2026 年上市,預計到 2030 年豐田 BEV 銷售規模能夠達到 350 萬台,次世代 BEV 能夠占據其中的 170 萬台。此外,豐田持續推進全固態電池研發,將在 2027-2028 年實現量産。

電動化,顯然在豐田的未來計劃中占據著重要一環。

2023 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實現同比增長約 57.9%,總量達到 491 萬台,首次超過日本,成爲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大國。

同樣是在去年,我們還見證了中國汽車品牌技術輸出的另一面,比亞迪刀片電池上車 Model Y,小鵬大衆達成技術合作,零跑與 Stellantis 成立合資公司進軍全球。

電動化潮流猛烈又湍急,身處浪潮的豐田需要更快地上岸。

0 阅读:19

電車實驗室

簡介:求真, 有趣, 這裏是電車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