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坐姿總不對,家長焦慮!德國醫生說出真相,現在知道還不晚

凝媽悟語 2024-04-10 08:58:03

文|凝媽悟語

上周去開家長會,會前,老師先展示了一下教學成果,讓孩子們小手背後,坐端正,孩子們整齊劃一地照做。

可是,老師剛一回頭講課件,孩子們就出現了各種姿態。有的坐的好好的,有的歪著身子,有的朝後坐,有的趴在桌子上,有的扭來扭去,有的甚至下位跑到一邊去了.....

期間,老師不斷提醒,孩子們像沒聽見一樣,怎麽高興怎麽來,老師也很無奈。

家長們面面相觑,只能苦笑。我心中暗想:孩子們這個狀態,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果怎麽能保證呢?

之後,就看到有朋友求助:孩子坐姿總是歪歪扭扭,糾正不到一會兒又恢複原樣,有哪些好的經驗幫她改正嗎?

原來,其他地方的家長也關注這個問題呢!又查了幾篇文獻發現,孩子坐姿不對,居然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很多家長都感到焦慮。

曾有一項中小學生書寫坐姿與執筆姿勢的調查顯示:中小學生“雙姿” 規範率僅僅 20%左右!

2022年《中國兒童健康成長白皮書》顯示:52.5%的幼兒園孩子家長、61.3%的小學生家長、48.3%的中學生家長,都在擔心孩子的坐姿習慣,其中小學生家長最爲突出。

正確的坐姿是怎樣的?德國醫生說出真相,現在知道還不晚

我們能接受的正確坐姿是:

頭擺正,脊柱直,胸前挺,肩擺平,自然下擺;大腿對稱要 放松,小腿豎直放平行。

有個坐姿術語叫做“三個90度”,但科學研究發現,讓背部和膝蓋呈90度,對腰椎的壓力能達到140%。

讓脊柱放松的方法不是硬生生地挺直背部,而是要有腰部支撐,使脊柱保持自然的生理彎曲。

同時,人不可能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在一位身在德國的媽媽黛西的文章中看到了德國醫生給出的真相,更新了我的認知。

有一個叫做德國聯邦體態姿勢與運動促進協會的組織,他們制作過一個小冊子,有德國醫生和專家科普了坐姿和體態的知識。

他們提出了“動態坐姿”的觀點,認爲:

沒有任何一個坐姿好到應該讓孩子堅持,更好的坐姿永遠是下一個坐姿。

動態坐姿能改變脊柱負載和減輕壓力,爲椎間盤提供營養,帶來更好的血液循環和氧氣供應,使孩子能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不同年齡的孩子能安靜坐好的時間不同,5-7歲的孩子只能坐3-5分鍾。

想想我們成人豈是能很長時間地保持端坐狀態呢?是不是動不動就翹起二郎腿、伸個懶腰或者佝偻背呢?孩子更該被原諒了。

另外,從一些網友的反饋,也可以看出,如果一直保持一個坐姿,對身體也是一種傷害。小時候雖然是老師表揚的對象,但是贻害無窮啊,都影響成年後的生活質量了。

所以,重視孩子的坐姿是對的,但也要允許孩子有不同的坐姿,不必總是焦慮孩子的坐姿,不必總是喊孩子坐端正,不必總是苛責孩子。

如何幫助孩子調整坐姿?

上面更新了動態坐姿的認知,但掌握正確坐姿還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我們還要爲了孩子的視力和脊柱著想。

首先,要給孩子提供合適的桌椅。

符合人體工學的椅子很重要,要有能符合脊柱曲線的靠背,有能靈活轉動的座位和輪子,讓孩子能靈活實現動態坐姿,減輕脊柱壓力。

另外桌椅尺寸、角度很重要,市面上都有標准尺寸,在此就不再班門弄斧了。

其次,給孩子提供充足的活動時間

想讓孩子保持正確的坐姿,要遵循自然規律,平時讓孩子充分運動或自由活動,滿足多動的天性需求,孩子就不會從該坐好學習的時間裏見縫插動來動去了。

再次,要從孩子開始坐在書桌前學習就要做好預防。

我是從孩子5歲起教他怎麽坐好。

我的方法是,讓孩子坐在前面,我坐在孩子後面,拿著孩子的手糾正握筆姿勢,用身體控制孩子的坐姿,孩子一旦低頭或者歪斜,我就扶正他的身體。

這樣一周後,孩子就形成了坐姿端正的習慣。偶爾出現小的偏差,我會輕聲提醒。

經過兩年的檢驗,孩子在寫字和讀書的短暫時間裏,都能保持正確的坐姿。

最後,針對已經養成錯誤坐姿習慣的孩子,要采用科學方法。

1、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坐姿的危害,從心理上接受正確坐姿

可以找一些圖片、視頻或者繪本,用直觀的方式講給孩子聽,孩子更容易接受。因爲孩子缺乏社會經驗,聽不懂我們所說的各種專業術語,用孩子能聽懂的方式最可靠。

比如,看到一位博主提供的繪本《如果你坐得歪歪扭扭》,我也去了解了一下,真不錯。

先列舉了孩子的錯誤坐姿,引起共鳴。再介紹坐姿錯誤引起的各種問題,引起孩子的重視。又說明了正確坐姿帶來的好處,引起孩子的興趣。最後又提供了養成正確坐姿的方法,讓孩子能進行實踐。

內容一環扣一環,再加上可愛的卡通圖畫,徹底讓孩子進入角色,孩子就被成功教育了。

2、示範正確坐姿

給孩子找坐姿圖片、視頻或者親身示範,讓孩子知道怎麽坐才是對的。坐姿不僅僅是坐好,還要有正確的握筆姿勢,兩者相輔相成。

可能有些孩子更喜歡模仿同齡人,尤其是班裏的同學,可以和老師溝通,讓老師引導孩子模仿同學的坐姿,或者讓老師拍成教學視頻,讓孩子在家裏跟著學習。

3、用兒歌引起孩子興趣

用標准化的語言教孩子坐姿,他可能不容易理解或者記不住,可以使用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符合孩子的認知水平,孩子更容易接受。比如在一篇文獻中看到這些兒歌很不錯:

坐姿兒歌:“上課時,要坐好。不出聲,不走動。小眼睛,向前看。小胳膊,要放平。小腰杆,要挺直。小腳丫,要並攏”。

寫姿兒歌:“寫字三個‘一’,眼離一尺,胸離一拳,手離一寸。”

握筆姿勢兒歌:“老大老二不打架,老三抵在筆杆下,老四老五來幫忙”

4、借助一些矯姿工具

實在覺得引導太麻煩,也可以借助一些矯姿工具,市面上也有很多不同類型。有規定在桌子上的,有背在背上的,還有智能提醒的。不同類型使用感受不同,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但要注意的是,固定在桌子上的矯姿器,要保證穩固、能調節高度、柔軟舒適,還不能阻礙視線。背在背上的也不能太緊,讓孩子不舒服,身體上的壓迫感會影響情緒。

寫在最後:正確的坐姿很重要,但不能要求孩子一直保持一個姿勢,動態坐姿才符合孩子的自然需求,德國醫生誠不欺人。要想幫助孩子糾正坐姿,需要放平心態,做好長期作戰的准備,因爲養成一個好習慣很難。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啓蒙、科學啓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幹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0 阅读:12

凝媽悟語

簡介:兩寶媽媽,專注育兒經驗分享,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