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找對象,“門當戶對”不靠譜,要打開這四扇門

布衣粗食 2024-05-12 15:41:13

愛情,從遇見開始,到生死結束。

可是很多家庭,沒有搞清楚,到底年輕人,是和一個家庭戀愛,還是和一個人戀愛。

選擇有房子、家境不錯的人,變成了很多父母的愛情觀,並且父母反複把這樣的觀念,強加給子女。

泰戈爾說過:“鳥翼上系上了黃金,這鳥便永不能再在天上翺翔了。”

把黃金和愛情捆綁在一起,怎麽去找對象呢?

戀愛離不開錢,婚姻、家庭也是,但是要保持理智。

請父母們相信,只要小夫妻真心相愛,面包總是會有的。

01

“門當戶對”不靠譜,利欲太重。

社會上有一種普遍的認知——兒女找對象,遇到門當戶對的人,就最好了。

認真研究,什麽是“門當戶對”之後,你就有不一樣的看法了。

古時候,一戶人家門口,擺放石墩、石鼓,就是“門當”。不同級別的官員家庭,用不同的門當。在大小、外形上,區別很大,並且規定很嚴格。

比方說,武將家的門當,是方形的;文官家的門當,是圓形的。

家門的門楣上,有木雕、磚雕,多以雙數出現,因此叫“戶對”。戶對的數量不同,代表主人的身份地位不同。

比方說,普通家庭,用兩個戶對,三品官員用四個,一品是八個。

門當、戶對能夠匹配的兩個家庭,財力、地位都差不多,因此兩家的兒女,能夠順利成婚,也符合雙方父母的意思。

更深層次的意思,就是兩家以後可以互相幫助,誰都不吃虧。依靠兒女的婚姻,把兩個家族聯系起來,把家業持續擴大。

非常明顯,所謂“門當戶對”,是父母對“錢財”的保護,也是利用兒女的婚姻,擴大家族的權勢。

在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規則下,兒女的婚姻,變成了“權勢”的犧牲品。

有多少兒女,遇到喜歡的人,只能分道揚镳,然後去娶一個自己不愛,父母卻很愛的人。

看兩個例子,我們會更加清楚,“門當戶對”的規則,對婚姻的傷害有多大。

第一個例子:詩人白居易,家住徐州符離時,和鄰居家的湘靈,形影不離,彼此産生了愛情。

十九歲的白居易,把湘靈當成了自己的對象——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蓮。何處閑教鹦鹉語,碧紗窗下繡床前。

可惜的是,白居易的母親,對功名利祿更加有興趣,堅決不讓白居易和湘靈成婚。

白居易二十七歲的時候,回憶這段戀情,悲傷不已——淚眼淩寒凍不流,每經高處即回頭。

白居易二十九歲,考上了進士,想要自己主張婚姻,仍舊被母親拒絕了。他寫下《生離別》。後來,又寫了《潛別離》——不得哭,潛別離。

第二個例子:《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本應和林黛玉相愛,但是父母爲了賈府的功業,讓寶玉娶了薛寶钗。因爲薛寶钗的娘家,是大戶,並且有錢有勢。

寶玉結婚的時候,黛玉悲痛中過世,讓人心痛。

毫無疑問,寶玉跟隨一僧一道出走,和他對婚姻的失望,是密不可分的。

原來,被家族、錢財、地位捆綁的婚姻,“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

現實生活中,很多嫁給“金錢、房子”的女人,會被人瞧不起。就是女人結婚的時候,帶去了很多的嫁妝,也是如此。

02

打開“四扇門”,緣分自來。

當父母六十多歲了,兒女到了中年,再去看兒女的婚姻——他們對原生家庭的依賴性,降低到最小了。

也許,曾經有錢有勢的父母,因爲生意失敗,已經負債累累了。和親家對比,就有了巨大的落差。

一些窮苦的家庭,經過多年的打拼,後來變成了土豪。而親家依舊在農村生活,苟延殘喘,怎麽也不會對等了。

家庭在變化,父母的變老,原生家庭被兒女的家庭取代,但是婚姻還要繼續。

聰明的人,從婚姻一開始,知道用“動態”的思維去考慮問題,並且學會看“將來”。

其一,打開“心門”,接納緣分。

把心門打開,可以坦然地交流,就算自己的家庭很困難,也不會扭扭捏捏。

反而是遮遮掩掩的人,把自己的身價擡高的人,顯得很虛僞,被別人反感。

“我窮,但是我有骨氣,對未來有信心”,這是無形的財富。

你把心門封閉了,誰都走不進來,怎麽去戀愛?別人沒有時間和精力,反複去“猜猜猜”。

其二,打開“財門”,勤奮工作。

夫妻同心,黃土變金。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若是男人辛辛苦苦賺錢,女人當花瓶;男人遊手好閑,女人去賺錢,家庭富不起來。

兩個原生家庭,都很富有,但是年輕的男人和女人,都啃老。等結婚後,男人、女人和他們的孩子,一起啃老,雙方家庭,都會被拖垮。

兩雙手,都去勞動,財富就會翻倍增長。

不要父母的錢財,小夫妻白手起家,也是幸福的;若是父母幫忙,小夫妻一起經營、投資,那就更好不過了。

從錢財來看,小夫妻自己去賺錢,比什麽都靠譜。

其三,打開“家門”,早見家長。

建議年輕人,找了對象,早一點去看雙方的父母。

古時候,父母安排了婚姻,兒女結婚的那一天,才第一次看到對象。

想一想,兒女被安排和討厭的、錢很多的對象結婚,這是不是要崩潰呢?

緣分,就要“當面鑼對面鼓”地說清楚,也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

其四,打開“福門”,多做善事。

鼓勵兒女去做好事,因此可以結善緣。

在好人圈裏,找對象,遇到好人的概率更大。

我們始終相信,善良的人,不會吃虧。

作爲父母,想一想,子女不善良,但是家裏錢財無數,房子有幾套。能找什麽樣子的對象呢?人家看到你的子女,擺出凶神惡煞的樣子,就避之不及了。

要知道,年輕人有積極向上的姿態,並主動打開“門”,遇到對象,不難。

03

巴爾紮克在文章中指出:“婚姻的幸福並不完全建築在顯赫的身份和財産上,卻建築在互相尊敬上。”

王子遇上公主,是愛情;王子遇到灰姑娘,也是。

千金小姐,願意嫁給農村的男人,一起養豬致富,不是稀奇事。

真正的對等,是精神上的共鳴,心靈上的質樸,還有雙方父母的“和氣、共識”。

愛,從來不會千城一面,不要墨守成規。

愛,千裏姻緣一線牽,百年好合一輩子。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0 阅读:48

布衣粗食

簡介: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