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毯先生》電影不錯,但辜負了觀衆

納蘭澤 2024-03-17 18:10:10

春節檔退檔的《紅毯先生》于3月15日晚重新上映了。不過,《紅毯先生》並沒有因爲避開春節檔而獲得票房的爆發,反而被觀衆進一步忽略了。3月15日-17日,重映三天的《紅毯先生》僅獲得了500多萬元的票房,成績還遠遠不如春節檔的情況。

圍繞《紅毯先生》的負面爭議也很多。尤其是在阮經天主演的《周處除三害》1000萬元整體投入的對比下,《紅毯先生》數億元的片酬和制作宣發費用令人咋舌。

爲什麽《紅毯先生》票房如此不堪?真的是影片質量太差嗎?

從電影角度來說,《紅毯先生》並不是一部低質量電影。豆瓣6.8分的評價至少不輸給《飛馳人生》第一部,也遠不到沒法看的地步。那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1、劇情缺少共鳴

《紅毯先生》講述的是劉德華飾演的電影明星劉偉馳爲了拿到電影獎項,實現演藝生涯夢想從而紮進底層,希望通過展示自己的投入和敬業來打動評委的故事。

在這個過程中,電影融入了家庭沖突、工作沖突、階層沖突、城鄉沖突等爲表象的各類價值觀沖突,加入了各種暗示和對娛樂圈人的諷刺,並最終讓劉偉馳達成了自我和解。

不管這個故事原型是不是劉德華、梁朝偉和周星馳的合體,又或暗指劉德華拍攝《失孤》的心路曆程,現在的觀衆都很難代入到這個大明星的價值觀視角。這導致除了專業觀衆或具有很強審美包容性的觀衆,都不太能夠對其有很高的接受度。

劉偉馳這個角色間離感太強,人設不僅太遠,而且很矯情,對于大陸城鄉的認知也明顯脫離現實時代。加上內容表達繁雜,又缺少直接提供給觀衆的爽點和荒誕,使得觀衆既不容易看明白電影的主旨,也難以建立認同。

觀衆們總是更容易和小人物以及英雄人物建立認同,而對所謂“精英階層”缺少共鳴,《紅毯先生》如此,他和梁朝偉的《金手指》同樣如此。

2、欺騙式宣發

相信絕大多數關注《紅毯先生》的觀衆都是被其預告片吸引。《紅毯先生》看似要揭露一些影視圈內幕,勾起了觀衆們的窺探心。爲強化這一情緒,電影宣發時還拿了某明星換座位被疑似封殺的話題來炒作熱度。

然而,觀衆的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紅毯先生》在預告片和炒作的話題僅限于開場幾分鍾。剩下的電影內容,完全和宣傳方向無關,也和觀衆的期待無關。也許除了鐵杆粉絲,沒有幾個觀衆不會認爲自己不上當。

個人來說,《紅毯先生》應該是部值得7.5分左右的作品,但如果我要在社交平台上給它打分,最多也就只會給6到6.5分。

失去的分數,正是來自于期望的落差補償。失望的觀衆也不會像之前的《人潮洶湧》一樣,給予太好的口碑推薦。此前的《莫斯科大劫案》就是同樣的問題。

官方宣傳糟糕透頂,路人緣被大幅敗壞,加上衆所周知的發行糟糕的問題,《紅毯先生》的票房自然很難理想。

3、港星號召力喪失

實際上,香港電影明星,包括口碑很好的老牌香港電影明星早已經失去了對大陸市場的號召力。

不是因爲他們演技不好,而是他們拍的爛片太多,以及作品嚴重缺乏創新。

無論是劉德華、成龍,又或是古天樂、劉青雲、張家輝,乃至周星馳,他們在大陸都已經失去了強號召力。他們近十年拍了幾十部上百部電影,叫的上好的一個巴掌都能數的出來。他們曾經的票房信用早已被透支殆盡。

雖然我們承認劉德華在《流浪地球2》中表演不錯,在《紅毯先生》中也依然紮實,但結論很清晰的是,《流浪地球2》換其他實力派出演,也不會差到哪裏。

對于老一輩的電影明星,現在的觀衆已經沒有暈輪效應,而是更看重作品的實際品質。

事實上,不僅是香港電影明星,大陸電影明星也是一樣待遇。葛優和舒淇的《非誠勿擾3》就是典型案例。好萊塢電影明星甚至更糟。

在這種情況下,宣發的重心再不轉移,恐怕會越來越難。

基于以上三個重要原因,《紅毯先生》遭遇票房滑鐵盧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與《紅毯先生》相對應,《周處除三害》恰恰是是從電影主題和內容本身入手,而不是過于沉迷于噱頭和包裝,使得路人緣口碑大爆發,賺的盆滿缽滿。

阮經天在大陸有票房號召力嗎?顯然未必。而這部電影的主角如果是香港的實力派演員呢?口碑票房恐怕還會更好。

所以,答案很簡單了。

今天就聊到這裏,OVER!

-END -

0 阅读:333

納蘭澤

簡介:電影每天上映,視角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