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周刊·調查丨唐山百川中小企業科技孵化器:讓“螞蟻”與“大象”共舞

縱覽新聞 2024-03-14 08:50:28

讓“螞蟻”與“大象”共舞

——走進唐山百川中小企業科技孵化器

2023年9月11日,工人在唐山高新區一家機器人企業的生産車間工作。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攝

【閱讀提示】

今年全國兩會,一個熱詞頻頻出現——“新質生産力”。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而中小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中小企業在成長中,常會遇到技術、資金等各種難題,誰能爲他們“遮風擋雨”或在關鍵時刻“拉一把”?

在唐山高新區,百川中小企業科技孵化器創新探索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模式,依托唐山百川集團資源優勢,搭建科創平台,打造機器人共享制造工廠,通過“管家式”服務帶動230家企業快速發展,實現大中小企業同下“一盤棋”,“螞蟻”和“大象”和諧共舞。

近日,記者走進這家國家級孵化器一探究竟。

牽線搭橋破解技術瓶頸

打開開關,機器人開始檢測作業,只需2秒鍾,標線厚度、平整度等關鍵數據就出現在終端顯示屏上。

“這是我們研發的劃線檢測機器人,能幫助有關部門進行道路標線質量驗收,有效提升斑馬線使用壽命。”3月1日,走進唐山百川中小企業科技孵化器內的機器人展示體驗中心,唐山華展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芳手持遙控器,一邊演示一邊向記者介紹。

2018年,看好劃線檢測機器人的應用前景,華展科技決定研發一款新産品。

“此前我們的主營業務是軟件定制開發,從沒接觸過硬件組裝,對行業標准更是一無所知。”孫芳說,爲加快研發進度,孵化器負責人王孟昭爲他們聯系了百川集團的研發團隊。

“作爲全球規模最大的軌道交通檢修檢測裝備制造商,百川集團擁有200多名創意、研發、設計人員,多項技術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王孟昭介紹,孵化器由百川集團旗下的子公司來運營管理,經他們牽線搭橋,百川集團設計、制造部門提供大力支持,劃線檢測機器人很快從一張圖紙變成一款産品。

目前,劃線檢測機器人已更新到第三代,不久前,還獲得了首屆數智金融創新大賽工業機器人賽道三等獎。

“機器人制造屬于技術密集型産業,技術創新能力決定了市場競爭力,但中小企業往往研發能力不足。”王孟昭說,孵化器的職責之一就是搭建科創平台,爲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幫助創業者在不熟悉的領域開疆拓土。

河北中科神威機器人有限公司也是受益者之一。

2021年,中科神威接到一個訂單,需要研發車載三維激光掃描儀來替代傳統人工,進行礦山數據測量。

“無人駕駛運輸車在作業過程中,必須保證其載物台處于水平狀態,但前期我們砸了200萬元搞研發,掃描誤差問題卻總是無法解決。”走投無路之際,該公司總經理莊偉找到了孵化器的工作人員。

研究技術資料,多方打聽洽談,沒過多久,孵化器工作人員爲莊偉對接上西安交通大學精密工程研究所教授劉陽鵬。

“專家帶來了新思路,很快研發出調平器,不僅訂單如期完成,調平系統還成了我們的王牌産品,爲公司營收500多萬元。”莊偉介紹。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孵化是彙聚新動能的重要源泉。記者了解到,目前,唐山百川中小企業科技孵化器已與北京郵電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7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2023年,組織企業與高校開展對接一百余次,推介項目近三百個,促成合作十余項。

3月1日,在機器人共享制造工廠,唐山百川中小企業科技孵化器負責人王孟昭(右一)與唐山晟群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交流研發進展。 河北日報記者 王璐丹攝

打造機器人共享制造工廠

走進唐山百川中小企業科技孵化器的機器人共享制造工廠,機器轟鳴、焊花四濺,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産景象。

“利用機器人共享制造工廠,我們成功研發了一款針對電力巡檢行業的吊軌式巡檢機器人,不久將向市場推廣使用。”說起這款機器人的研發過程,唐山中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瑞智頗爲感慨,“這款産品從研發到推出1.0版本,以我們公司的實力,至少需要6到8個月的時間。利用共享制造工廠的技術、材料、人員等資源,3個月就實現了産品成型。”

啥是共享制造工廠?

王孟昭告訴記者,機器人共享制造工廠是面向京津冀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産業共享服務平台,可爲中小微企業提供技術共享、場地共享、設備共享、人才共享等支持,進行非標産品定制、成果轉化樣機試制和首台(套)産品生産等。

共享制造工廠一期項目由百川集團建設,旨在通過設計研發、訂單匹配、生産制造、産品檢測、物流倉儲等各環節的資源共享,實現産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同步躍升。

“作爲中小企業,我們采購量有限,沒有價格優勢,通過共享制造工廠可以采購到質優價廉的産品;單件、小批量加工制造訂單難以找到合作工廠,在共享制造工廠一件産品也能加工。此外,各家公司産品銷售、發貨等環節有很多個性化需求,在這裏可以一站式、全方位解決。”說起共享制造工廠的好處,唐山晟群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習加如數家珍。在共享制造工廠助力下,2023年該公司産值突破千萬元。

在共享制造工廠設計研發區域,多個團隊正對産品設計方案進行“把脈”修改;在加工生産區域,機器人焊接工作站、全自動等離子切割機、3D打印機等共享設備一應俱全;在産品展區,可以看到自動化輔助沐浴機器人、六邊形鋼帶自動折彎焊接專機等最新成果……

目前,共享制造工廠總建築面積11.7萬平方米,擁有軟硬件設備800台(套),研發及生産專業人員1000余人。

“中小企業一夜之間擁有現代化生産線和千人技術團隊,在共享制造工廠不是天方夜譚。”王孟昭笑著說。

如今,越來越多中小企業嘗到了共享制造的甜頭。

“目前,共享制造工廠已經與30多家中小型機器人企業開展合作,定制産品價值1500萬元。”王孟昭介紹,共享制造工廠具備年産機器人産品2000台(套)的生産能力,可以幫助中小企業生産效率提高10%以上,産品研制周期縮短15%以上,産品不良品率降低10%以上。

在“螞蟻”與“大象”共舞中,作爲“大象”的百川集團也能快速找到新技術,實現共贏發展。

百川集團與唐山中弘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將其視頻顯示與控制的成熟技術導入自家産品線中,成功銷售到地鐵、高鐵檢修等項目中;與唐山英萊科技有限公司攜手研制激光除鏽設備,應用到動車檢測等産品中……

“唐山百川中小企業科技孵化器率先走出共享互助的工業合作化道路,帶動一批産業鏈上下遊企業落戶高新區。”唐山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高麗敏介紹,機器人産業集聚的“葡萄串”效應不斷顯現,去年該區機器人産業實現營收50多億元。

“管家式”服務拉著“螞蟻”加速跑

在機器人展示體驗中心,記者看到,唐山晟群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一體化全藥品機器人智慧藥房有條不紊地運行,機器人“藥師”穿梭于藥架間,一個往返便可完成一張藥品處方調配。

“去年5月,我們的訂單量大增,急需資金購買原材料。”得知張習加正四處籌錢,孵化器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爲他們對接了銀行。

原來,爲幫助中小企業解決普遍面臨的融資難題,孵化器聯合金融機構,以風投、入股等多種方式提供創業資本服務,入駐企業還可共用百川集團的授信額度。

“從手機申請到上門面談、收取資料,不到一周,我們就拿到了200萬元貸款。”張習加說,貸款到賬後,生産順利推進,如今,智慧藥房已經走進全國20多家醫院。

“許多創業者只有創意和熱情,缺場地、缺資金,對政府幫扶政策也不了解,我們建設孵化器的初心,就是要幫他們解決創業過程遇到的各種難題。”王孟昭說。

同樣碰到資金難題的還有河北鷹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鷹眼智能是一家以研發智能機器人三維視覺系統爲主的高新技術企業,前不久,他們最新研發的型鋼檢測機器人通過了省科技廳的成果評價。

“科研就是燒錢,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常常心有余力不足。”該公司副總經理魏寶輝說,在型鋼檢測機器人研發中,材料和設備是投入的大項,前期僅購買光學設備就要投入五六十萬元,資金十分緊張。

幸好,一場銀企對接會,解了魏寶輝的燃眉之急。

去年5月,在唐山百川中小企業科技孵化器和唐山高新區共同舉辦的銀企對接會上,工商銀行唐山分行推介了專門支持機器人産業發展的“機器人AI貸”金融産品。

“流程簡便,效率也高。我們提供銷售、融資情況等材料後,500萬元的授信額度10天就到賬了,融資成本更是降到3.55%。”魏寶輝興奮地說,獲得“輸血”後,研發得以順利推進,新産品在振動環境下對型鋼的檢測精度提升了數倍,目前已獲得多筆訂單,公司正加緊組織生産。

不僅是金融服務,點對點的“管家式”服務,也廣受企業歡迎。

唐山達創科技有限公司創建之初,員工用了兩周時間跑辦注冊手續,不是准備的資料不全,就是資料不對,遲遲辦不下來。孵化器工作人員得知後,主動上門服務,兩天就爲企業辦妥了注冊手續。

“入駐孵化器後,員工吃得好,辦公環境也改善了,我們還可以享受會計財務、法律咨詢等多種服務。”唐山英萊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主管孫玮坦言,這些細致貼心的服務降低了公司的運營成本,讓他們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創新研發和開拓市場上。

“以龍頭企業先進技術支撐、成熟市場運營反哺在孵企業,有效縮短了小企業打入市場的進程。”王孟昭說,作爲一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目前,其入駐企業230余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37家、科技型中小型企業85家,擁有知識産權2000余件。

唐山因泰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發的選矸機器人每小時可分揀約18噸煤,已接到河南、山西等地的多筆訂單;唐山新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唐山萊銳思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焊板焊接高度測量視覺識別系統,在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投入使用……

“如果將創業比作馬拉松,我們就好比陪跑的‘兔子’,不僅要帶著中小企業跑得快,還要跑得遠。”王孟昭說,接下來,他們將常態化收集企業需求,提升服務質量,形成服務閉環,切實助推初創企業“破殼”成長。到2025年,爲高新區引進機器人企業40家以上,未來5年內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倍增。(河北日報記者 王璐丹 劉榮榮)

記者觀察

當制造業遇見共享經濟

從交通出行到周邊配送,共享經濟已經進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創新創業領域,共享辦公室、衆創空間等也引領過風潮。而唐山百川機器人共享制造工廠,正是制造業與共享經濟擦出的新火花。

機器人産業被譽爲“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據統計,2023年,唐山市機器人企業達到151家,産業規模占全省64%,機器人産業已經成爲唐山的一張新名片。

産業布局較早,發展基礎堅實,如何進一步激活機器人産業資源?

發展共享制造,是唐山的關鍵一招。機器人共享制造工廠投用,被寫入2024年唐山市政府工作報告。唐山高新區每年安排2000萬元預算資金,專項支持共享制造,符合條件的企業每年可申領最高10萬元的“創制券”,用于産品樣機試制、首台(套)首批次加工、産品檢驗檢測等生産活動。

在共享制造工廠,中小企業搭上了智能制造的快車。

設備是共享的,每台動辄百萬元的大型設備上都貼有標簽,標注著每小時使用費用;工人是共享的,每位工人根據自身技術等級,自報身價,領取項目;訂單是共享的,業務團隊拉回訂單後,各個團隊競爭報價;品牌也是共享的,百川集團以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幫助入駐企業進行商務洽談……

采訪中,很多“創客”都告訴記者,初創階段,生存艱難,入駐唐山百川中小企業科技孵化器後,他們“抱團取暖”,不用再擔心高昂的廠房租金,不用再購置高價設備。更令人驚喜的是,在這裏,一些瀕臨倒閉的企業“起死回生”,甚至實現了“人員減半、效益翻倍”;一些企業開辟了新賽道,市場占有率迎來爆發式增長……

爲提升産業結構水平,近年來,全國各地紛紛出台政策,部署培育共享制造新業態。

早在2019年,江蘇便聚焦産業集群,支持集群在創新資源富集地區建設科創中心,推行“科研飛地”,以龍頭企業爲引領,促進區域、産業鏈、線上線下全方位和多層次能力共享。

2020年,浙江印發《關于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業態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圍繞産業集群共性制造需求和關鍵環節,整合資源,引導骨幹企業針對通用性強、購置成本高的生産設備,面向行業發展分包協同生産、融資租賃等模式,探索基于線上平台的分時、計件、按價值計價等靈活服務方式,依托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分行業打造一批“共享工廠”。

今年1月,廣東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條例》,其中提到,要鼓勵和引導制造業企業圍繞産業集群的共性制造環節,建設“共享工廠”,滿足産業集群的共性制造需求。

目前來看,共享制造擁有令人期待的發展勢頭,然而最關鍵的還是如何找到最佳的運營模式,利用成本和技術優勢,讓更多的中小企業樂意使用共享制造工廠,更有效地整合分散在産業鏈上下遊的各種資源,真正實現集約化生産,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文/河北日報記者 王璐丹)

相關

京滬孵化器,這樣爲科創企業賦能

一顆“創新種子”從萌芽、生長到果熟落地,孵化器是不可或缺的“培育箱”和“催化劑”。

北京500余家科技企業孵化器以“超前孵化”的創新範式,加速實驗室配對大市場,孵化上市企業200余家、獨角獸企業30余家。

不久前,一家成立不足兩年的北京創新藥企順利完成了國內首例“漸凍症”腺病毒載體基因治療臨床給藥嘗試。高效率、高質量的創新背後,孵化器的支持不可或缺。

“生物醫藥創新門檻高,僅投建一間實驗室就需幾百萬元。”北京飛镖國際創新平台創始人朱鵬程說,一個讓科學家安心的創新環境,能加速研發、降低成本,實現創新鏈與産業鏈、價值鏈的耦合。

“超前孵化”更能讓創新落地“向前一步”。“‘超前孵化’是北京孵化服務的一大創新。我們的孵化不再是等待,而是深挖原始創新源頭,超前發現、超前布局,以創造項目代替選育項目,升級孵化的策源功能。”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張宇蕾說。

不久前印發的《北京市關于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北京將發揮原始創新優勢,支持孵化服務緊盯全球科技前沿,超前孵化、深度孵化、耐心孵化,培育“胚芽期”“苗圃期”項目,也培養更早期的“種子期”項目,加速創新能級提升。

孵化器的作用,在上海也越發凸顯。

爲聽障人士服務的手語數字人,幾分鍾就能完成三維建模的智能軟件,可以實時查看路況的立體地圖……在張江科學城,一家小型創業企業也能開發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應用。

“我們與上海科技大學聯合完成了這些應用的開發。”疊境數字科技公司首席執行官張朝華說,公司是高校孵化出來的企業,不僅技術源于上海科技大學,物理空間上也只有一路之隔,“現在,我們根據應用需求提出課題,出資支持科研團隊研發攻關,共享知識産權。”

作爲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區,目前張江科學城擁有各類孵化載體150余家,已成爲上海孵化器最集聚、孵化形式最多元、孵化鏈條最健全的區域。

張江高科895孵化器是張江科學城內單體孵化面積最大的孵化載體,這裏在過去8年孵化科創企業1000余家,其中10余家上市或擬上市。

這張亮眼成績單離不開全方位孵化的加持。895孵化器負責人陳海玲介紹,孵化器設在一個集創業孵化、居住、辦公、配套于一體的全天候科創社區。同時,張江高科以創業營等平台彙聚産業鏈資源,通過設立投資基金,真金白銀爲企業賦能。(據新華社報道整理)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