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發現有結腸息肉,要治療?醫生:這2種易癌變,需要盡早治療

漫說健康 2024-05-13 10:26:00

結腸屬于大腸之中的一個部位,關于結腸的疾病,很多人都聽說過結腸炎、結腸息肉,結腸癌等,無論是哪一種都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疾病。

其中,結腸息肉就是指結腸裏面長出了贅生物,它還可以分爲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錯構瘤或者腺瘤性息肉幾種,不同的息肉對人體的影響都不一樣,所以治療的方式也有區別。

有的人在體檢時確診患了結腸息肉之後,十分的焦慮和緊張,因爲傳說結腸息肉會惡化爲大腸癌,這是真的?患了結腸息肉之後需要治療?一文帶你了解!

結腸息肉會不會發展爲大腸癌?

結腸息肉確實有一部分會發展爲大腸癌,但是這種情況多半是因爲患者沒有及時發現病情或者及時接受正規有效的治療,導致息肉發生惡變的情況,引起大腸癌症。

而大多數結腸息肉只要能及時對症治療都有機會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後發展爲大腸癌的幾率就會大大的降低。

另外,根據數據統計,百分之百的結腸癌都是因由結腸息肉的演變而來。不過,患者也不要過度的緊張,結腸息肉惡變爲癌症時間大約在十年左右,只要在此期間能夠及時的發現病情,到醫院檢查治療,這樣能預防癌症的發生。

患了結腸息肉之後需要治療嗎?

雖然並不是所有的結腸息肉都會引起癌症,但是患者也要引起重視,首先要做的就是積極的配合醫生完善所有的檢查,了解息肉的種類以及發展的情況來判斷是否需要治療,比如患了增生性息肉之後就可以先不用治療。

增生性息肉主要是因爲腸道粘膜組織受到炎症的刺激後引起充血、糜爛,長時間下來就形成了息肉,也有可能是因爲長期便秘導致糞便的有害物質對腸道粘膜的上皮造成刺激之後引起息肉的發生。

  不過這種情況在早期一般不會對患者造成明顯的不適,所以患者不需要特殊的治療。

如果病情繼續發展,少部分患者還有就會出現便血、腹瀉、腹脹之類的症狀,息肉在腸道之中大量增長,癌變率也會因此增加,最好是通過手術將息肉切除,才能有效地降低癌變的風險。

哪些息肉容易發生癌變?

1、結腸腺瘤

結腸腺瘤在臨床上比較容易發生癌變,它主要分爲管道腺瘤,絨毛狀腺瘤、混合型腺瘤三種。無論是檢查出哪一種腺瘤之後都要及時通過手術將其切除,這樣才能幫助患者大大的減少癌變的風險。

2、潰瘍性結腸炎

確診了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也要引起重視,如果在體檢的時候發現潰爛的結腸上長出了息肉最好是在醫生的診斷後來考慮是否需要通過手術將其切除。

因爲結腸粘膜反複的受到炎性的刺激,已經出現了潰瘍的情況就會使癌變的幾率大大增加,必要的話還需要將潰瘍的整段腸段進行切除才能預防癌變。

結語:爲了預防癌症的發生,每個人都應該積極的預防結腸息肉,因此平時要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喝水、多吃口味清淡的食物,也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和水果幫助身體預防便秘,保護好腸道,以免腸道受到過度的刺激而引起息肉和潰瘍發生。

1 阅读:273

漫說健康

簡介:用漫畫闡述健康,讓醫學也能性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