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副喜氣洋洋的結婚對聯,文字優美,氣氛到位,絕了

真遊泳的貓 2024-05-10 12:02:29

對聯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對聯達人。喜歡對聯的朋友一定要關注我哦。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3副喜氣洋洋的結婚對聯,文字優美,氣氛到位,絕了!喜歡對聯的朋友,不要錯過了。

第1副對聯:禮重周官,掌于媒氏;詩披鄭注,宜其家人。

周與鄭兩家聯姻,周家老爹特意囑托寫對聯的人要嵌入新郎官周某與新娘子鄭某的姓氏。

要求不簡單,但是對聯作者有才華,輕松搞定。

上聯的周官即《周禮》,《周禮·地官·媒氏》記載:“媒氏掌萬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

上聯是說,兩家聯姻是門當戶對,明媒正娶,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

下聯的“詩披鄭注”,指鄭玄爲《詩經》作注釋,而《詩經·桃夭》曰:“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後人用“宜其家人”,表達新娘子賢惠,夫妻感情和睦,家庭安順的美好祝願。

對聯利用典故,巧妙嵌入“周”、“鄭”兩家之姓,完全達到了要求,而同時又保證了對聯的文采與婚慶的喜氣。

第2副對聯:佳婦佳兒,鳳凰葉吉;難兄難弟,花燭聯輝。

某家兄弟二人同一天結婚,雙喜臨門,熱鬧非凡。有人獻上了這副婚聯,頗爲到位。

鳳凰葉吉,用的是鳳凰于飛的典故,代表婚姻的喜悅。

齊國大夫懿氏之妻爲了嫁女兒而占蔔,結果是“吉”,見《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初,懿氏(陳國大夫),蔔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謂鳳凰于飛,和鳴锵锵。”

上聯站在新郎父母的角度,說新婚讓父母歡樂,結婚讓家庭安樂。

而下聯則是特別說明此次結婚不同尋常之處,乃是“兄弟同時結婚”,所以對聯作者特別選擇了“難兄難弟”這個典故。

很多人看到難兄難弟,可能會嘀咕一下,認爲這個用詞不符合結婚的喜慶氛圍,用得不妥當。

殊不知,難兄難弟有兩種意思,一種是“處于同樣困難處境的兩人”,一種是“兄弟二人都非常優秀,實力難分上下”。

顯然,此聯乃是用後一種意思,典故出自《世說新語》:“元方難爲兄,季方難爲弟。”

下聯是說,優秀的兄弟一起結婚,花燭並列,交相輝映,加倍的喜氣,加倍的幸福。

此聯主要是從父母的角度來看待兒女的新婚,所以整個對聯洋溢著濃厚的幸福感。

顯然,送對聯的人,是因爲新郎官的父母而送的,而非是因爲兩位新郎官的交情而送的了。

對聯之妙,首先在于對應身份,如此聯就恰如其分,相當見功力了。

第3副對聯:子兮子兮,今夕何夕;如此如此,君知我知。

這是一副帶有強烈幽默的婚聯,效力之大,更勝過鬧洞房的喧囂。

此聯之妙,首先在于用典恰到好處。

上聯“子兮子兮”和“今夕何夕”是《詩經·綢缪》的名句:“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上聯雖然隱去了“良人”,但是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上聯是對新娘子的打趣,是對新婚夫妻的調侃:“春宵一刻值千金,兩位今宵是在夢裏還是天上?”

下聯“君知我知”則是漢代楊震拒金的著名典故。楊震路過昌邑,昌邑令王密乘夜送了楊震黃金,還說別人不知道。楊震拒絕說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本來這是用來說官員清廉、爲人清白的典故,下聯移花接木,卻變成了洞房花燭夜“兒女之私”、“于飛之樂”不足爲外人道的戲稱,調侃戲谑,點到而止,滋味無窮,讓讀者自能想象,自能會心一笑。

此聯別出心裁,尤以下聯“風流不下流”的戲谑功力令人拍案叫絕。

大家有沒有自己創作對聯呢?歡迎留言分享哦。

失業在家,寫文糊口,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請贊賞、收藏和轉發!2塊錢是情,5塊錢是愛,再次感謝大家!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