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奇瑞汽車與東南汽車發展差異的一點思考

電車商業研究 2024-03-18 10:09:59

導讀

近日,一則汽車産業消息傳遍網絡:奇瑞“收編”東南汽車實控方!

據報道,福州青口控股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原全資股東福州左海汽車有限公司退出,新增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爲全資股東,同時,劉昌安卸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由溫強康接任。

據天眼查顯示,退出的股東福州左海汽車有限公司實控人爲福州左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而東南汽車的實控方正是福州左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兩年前的傳聞

從2022年3月開始,便有奇瑞與東南汽車合作的傳聞出現,此前有一份合作規劃的資料在網絡上傳出。在該協議中,東南汽車與奇瑞將形成對賭協議,前者將以80%的股權換取後者的“技術支持”。

根據網絡上流傳的合作規劃資料,奇瑞對東南汽車收購的第一步就是以“貼牌車”的形式在2022年實現2.4萬輛銷量目標,幫助東南汽車保全生産資質。之後,雙方再逐步投放新車型、擴充産能,並爭取在5年內實現年銷40萬輛的目標,並完成25萬輛年産能的新工廠建設。

奇瑞的輝煌與東南的落寞

在衆多汽車企業中,奇瑞企業是一個接近“神奇”的存在,它是國內唯一未上市的大型車企,這些年該企業雖然在國內銷售一般,但出口卻是越來越好,出口的市場地位遠超在國內的知名度。

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汽車銷量排名前10位的企業集團裏面,有8家實現正增長,其中奇瑞集團同比增長52.6%,位居行業第二,僅次于比亞迪,銷量達到曆史性的188.13萬輛。集團年營收首次突破30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實現一年增長1000億的“大跨越”。不僅如此,奇瑞集團2023年出口93.71萬輛,同比增長101.1%,出口量占總銷量比重已接近一半,連續20年位居中國乘用車品牌出口第一。

2024年1月,奇瑞控股集團繼續實現了令人矚目的業績,奇瑞自主品牌銷售達200,992輛,同比增長107.5%,這個增長速度在國內自主品牌大型車企中只有比亞迪可以超越它,銷量也僅次于吉利和比亞迪,位列自主品牌第三名。

而曾經輝煌一時的東南汽車股權多次變更,命運多舛,如今銷售極度低迷,淪落到需要出售控股權但仍少有人問津的地步,讓人唏噓不已,作爲一個汽車人,內心頗爲複雜。奇瑞汽車和東南汽車都是地方國企,奇瑞是安徽蕪湖這樣一個經濟實力一般的地級市國有控股企業,相對東南汽車來說股東實力還更差,如今兩者發展爲何差異如此大,這引起了我強烈好奇心,奇瑞汽車這些年到底做對了哪些事情呢?

定位清晰,出口導向

奇瑞集團2023年出口93.71萬輛,同比增長101.1%,出口量占總銷量比重已接近一半。在海外市場方面,奇瑞在長期的深耕中展現出了明顯的競爭優勢。在長達二十年的持續海外業務拓展過程中,通過整車、CKD散件、發動機以及整車制造技術和裝備的出口,已在俄羅斯、巴西、埃及等國家建立了10個海外生産基地。

這種巧妙的策略使得奇瑞在2022-2023年間抓住了全球缺芯導致海外車企供應減少以及新興市場對燃油車的增長需求的機遇。因此,在2023年,奇瑞在全球市場上蓬勃發展,通過系列海外業務拓展,覆蓋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正是奇瑞在這一年越跑越快的核心原因。尤其在巴西和俄羅斯市場,奇瑞的銷售表現十分出色,每月銷量都維持在3000台左右,而智利市場的月銷量也高達2000台。

在産品戰略方面,奇瑞有自己的多品牌拓展:奇瑞、捷途、星途和奇瑞新能源四大品牌。這種多品牌布局能夠滿足不同國家不同受衆的需求。這種戰略不同于理想、蔚來這類單一品牌的造車新勢力,是類似于比亞迪和吉利汽車這類大型綜合類車企的戰略,這對企業內部管理要求比較高。

與全球車企縮減規模不同,奇瑞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車輛價格具備明顯優勢,售價較國內更高,也實現了可觀的利潤。通過出口比較好的規避了極度內卷的國內市場,當然企業國外市場的大好形勢離不開二十年來持之以恒的戰略投入,做難而正確的事情,現在開始享受國際化的紅利。

油車智能化戰略,升級傳統油車吸引力

雖然目前在國內新能源車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眼球,且滲透率已經接近35%左右,但在全球範圍內,涵蓋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市場對傳統油車的需求仍然強勁,畢竟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油車仍然占據主要份額。奇瑞的策略明確,緊密跟隨市場需求,在現有油車基礎上持續進行叠代與優化,這是一個非常貼近市場且非常務實的策略,有點類似理想采用“增程式”的策略,雖然不是那麽高大尚,但很貼近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無需過多進行技術投入就能夠帶來實實在在的銷售。

體系“升維”帶來高質量增長

體系“升維”,是奇瑞集團在2023年高質量增長現象背後的“低調”操作。這些年,奇瑞集團與立訊精密、海爾、華爲、甯德時代、科大訊飛、地平線等各行業一流企業建立合作,打造出一批聯合創新、融合創新、開放協作的“跨界聯盟”。這些年,奇瑞集團擁有了更加多元和深入夥伴,“從內到外”助力品牌成長。其中,“從內到外”對于奇瑞集團來說,甚至是革命性的,奇瑞將合作成果僅應用到技術、産品和服務上,更爲奇瑞的戰略發展、組織變革、數字化轉型和文化建設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這些年裏,奇瑞堅持“品牌向上,市場向外,技術向未來,産業向全價值鏈”,堅持“五大高端”不動搖,沿著技術高端、品牌高端、服務高端、人群高端、海外高端的路線踏實向上。

據媒體報道,奇瑞與海爾卡奧斯合作共建的海行雲工業互聯網平台,陸續在奇瑞青島超級工廠、奇瑞蕪湖超級工廠投産應用,不僅打造出一批標杆級“燈塔工廠”,更探索建立了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的新型生産模式;又如,奇瑞通過與立訊精密、華爲等企業的合作,把他們的優秀管理經驗融入奇瑞實踐,推動奇瑞版“阿米巴”模式升級,“管理顆粒度”精細化等。我也無法核驗這些信息是否真實,但是一個企業如果能夠不斷自我革新,並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內部管理模式,不斷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持續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汽車行業主要包括降低成本、改進技術等),長期以往肯定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

股權結構穩定,體制機制到位

奇瑞作爲一個地方國有控股企業,克服了諸多先天不足,在激烈競爭的汽車行業中脫穎而出,也許未來發展的確定性不如比亞迪,但其過往的“傳奇”色彩在我看來是與比亞迪的崛起有些接近的。特別是企業這兩年在日趨激烈競爭中還保持了快速發展的勢頭,應該是與尹同躍爲首的管理團隊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密切相關,如果沒有足夠強的團隊是不可能在資金和技術密集的汽車行業中脫穎而出的。

奇瑞汽車前五大股東分別是奇瑞控股有限公司、安徽省信用擔保集團有限公司、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和蕪湖瑞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省投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爲45.6%、10%、6.9%、6.7%和5.2%。其中尹同躍控制的蕪湖瑞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不僅直接持股6.7%,還持有奇瑞控股有限公司25%的股份,有媒體報道尹同躍身價或超300億。尹同躍坦言:“股改是奇瑞做得最重要的一件事,2020年底實現了股改後,奇瑞銷量開始連續大幅增長”。

與之相比,東南汽車的股權“先天不足”,很長時期都沒有一個絕對控股的股東,且股東之間一直存在分歧,股權結構不斷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對管理層的激勵機制更是無從談起,這一點應該是奇瑞和東南汽車經過多年發展後,命運迥然不同的最大原因。

最後

中國汽車消費步入中場,已經不需要那麽多的汽車品牌,規模是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優勢品牌兼並重組,有助于品牌車企提升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

對于被收購的企業來說,廠房、技術和員工也得到了持續發展的契機。地方政府也得到盤活存量資産的機會。

0 阅读:136

電車商業研究

簡介:談車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