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清華上交,協和華科浙大,誰是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最強校?

未名林 2024-03-30 17:13:20

作爲一門從20世紀50年代才發展起來的學科,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十分年輕,擁有廣闊的應用場景。簡單來說,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就是“生物+醫學+工程”的交叉融合,對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複具有重大意義。

具體而言,生物醫學工程學是綜合應用生命科學與工程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從工程學角度在分子、細胞、組織、器官乃至整個人體系統多層次認識人體的結構、功能和其他生命現象。因此,該學科集成物理學、化學、材料學、數學、計算科學和醫學等多學科知識,主要研究用于疾病診斷和治療、人體功能康複以及衛生保健的生物醫用材料、醫藥制劑、醫學器件、裝置與設備等前沿技術。

在目前的學科體系中,生物醫學工程爲工科門類下的一級學科,下面沒有設置明確的二級學科。國內高校根據自主研究情況,可設置醫學圖像與醫學電子學、神經信息工程、生物信息技術、生物醫學納米技術、學習科學、生物醫學材料等發展方向。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已經在國內形成較爲完善的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體系,各大高校形成了“群雄競逐”“百花齊放”的格局。140余所高校設置了生物醫學工程相關專業,其中以東南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院校的最具優勢。

這些院校各有所長,很難直接評判誰的實力最強。不過,從各所高校的教研團隊、科研裝備、成果輸出等方面進行剖析,也能對其實力有更直觀的認識。

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實力代表高校

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

學科綜合實力指數:☆☆☆☆☆☆☆

東大是國內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實力最強的院校之一,堪稱國內生物醫學工程高端人才培養和前沿學術研究的中心。

1984年9月,韋钰院士創建了生物醫學工程及儀器系,並在2006年發展成爲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是學院的四個學系之一,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在曆次學科評估中均名列第一,在2017年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最佳的A+;同時,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爲國家特色專業、江蘇省品牌專業,整體實力代表了國內高校在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建設的最高水平。

學院創建了包括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在內的8個省部級研究平台,現任專任教師近130人,其中包括韋钰、顧甯等兩位院士,以及近50位教授、研究員,在這裏引領學科發展潮流。

近五年來,團隊主持和承擔了國家、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200余項,發表SCI等收錄論文近1000篇,授權專利160余項,累計獲國家或省部級自然科學或科技進步獎12項,爲國家生物醫學工程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

學科綜合實力指數:☆☆☆☆☆☆

早在1980年,華科就率先成立了生物力學研究組,到1999年,華科整合學科優勢資源,成立了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就是學院5個系之一。在2017年第四輪高校學科評估中,學院的生物醫學工程獲評最好的A+,是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學院名師荟萃,打造了駱清銘、徐濤兩位院士領銜、155人組成的一流教學和科研團隊,在這裏探索生物醫學工程的奧秘。學院創建了包括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生物醫學光子學研究部、國家納米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內的10個國家級科研平台和7個國際科研合作平台,成爲探索生物醫學工程前沿的神兵利器。

近年來,團隊獲國家級、省部級科技獎項13項,在世界頂級期刊發表論文70余篇,獲國際國內各類發明專利超200項,成爲推動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發展的強大力量。

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

學科綜合實力指數:☆☆☆☆☆☆

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是我國首批建立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科點之一,辦學曆史可以追溯到1979年成立的電機工程系。2001年,清華成立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爲學院的三個系(院)之一。

清華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包括醫學影像學、神經工程、微納與組織工程等方向,入選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A-,也是第一輪“雙一流”中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全國2個生物醫學工程學科點之一。當然,在第二輪“雙一流”中,由于清華大學沒有明確列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故沒有出現在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建設中,但這絲毫不影響清華在該學科的實力。

在清華醫學院,僅僅生物醫學工程系就有教師31名,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程京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等行業領軍人物。

爲了給師生們提供更好的教學和科研條件,清華創建了行業一流的科研平台,建立了先進的專業教學實驗室,膜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都在國內外處于領先位置。

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

學科綜合實力指數:☆☆☆☆☆☆

協和醫學院的基礎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是國內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的發轫之地,其辦學淵源可以追溯到1978年由中國醫學科學院時任院長黃家驷教授發起並建立的生物醫學工程研究室。四十多年來,協和一直都是我國生物醫學工程學科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的引領者。

協和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科主要聚焦生物材料與納米醫學技術、計算生物學和生物醫學信息和醫學圖像與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等三個方向的建設,是國家重點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全系現有在職教師12人,雖然人數不多,但各個都是行業翹楚,以許海燕教授爲引領,活躍在學科研究最前線。

協和創建了重大疾病共性機制研究全國重點實驗室,以及實驗動物中心、細胞中心、組織病理中心等,並以這些平台爲基礎,彙集了多位行業名師,攻克學科前沿難題。

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學科綜合實力指數:☆☆☆☆☆

上交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辦學曆史可追溯至1979年設立的生物醫學儀器專業,2011年經過整合資源,成立了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學院先後確立了生物醫療儀器、神經科學與工程、醫學影像與信息、納米生物材料、系統生物醫學和疾病生物學等研究方向,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體系完整。

學院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爲國家重點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A,該學科在2019年通過了ABET國際認證,爲國內唯一。學院打造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陳亞珠教授、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楊廣中教授、上海科協副主席徐學敏教授等爲引領的頂級科研團隊,參與建設“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等國家級研究基地,牽頭籌建“磁共振診療一體化國家工程中心”和“國家醫療機器人技術創新中心”等平台,並主持建設了“數字醫學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6個部委級研究平台,科研實力雄厚。

與此同時,學院聘請澳大利亞馮大淦院士、哥倫比亞大學Andrew Laine教授等國際知名專家成立了國際學術委員會,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生物醫學工程學科。

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學科綜合實力指數:☆☆☆☆☆

浙大的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辦學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977年,由我國生物醫學工程及儀器科學創始人之一呂維雪先生創建的國內首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此後,浙大一直引領生物醫學工程學科領域的發展,建成國內第一個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點、博士學位授予點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時至今日,浙大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科依然強大,是國家重點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A-。學院現有教職工近百人,建有“生物傳感技術國家專業實驗室”“生物醫學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部委級科研平台,並努力向世界一流學科發起沖刺。

除了這6所高校之外,四川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大學等院校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實力也十分強大。從整體上看,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建設在國內取得碩果累累,每年爲國家各領域的建設培養了諸多優秀人才。真心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高校的生物醫學工程能設成世界一流學科,培養更多頂尖的創新人才,讓我們的技術不再受制于人。

4 阅读:781
评论列表
  • 2024-05-14 21:54

    做醫療器械開發,容易掙錢。

  • 2024-05-27 21:32

    福建東南汽車廠的職工大學[點贊]

  • 2024-05-15 00:01

    好坑3個A+中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坑了我們三年……

未名林

簡介:專注,嚴謹,豐富,趣味。不求一鳴驚人,或許一語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