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民大會堂的選址,蘇聯專家否決了梁思成的想法,是有私心的

賤議你讀史 2024-04-25 11:52:48
引言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梁思成建議把萬人大禮堂修建在北京的五棵松附近,他的這個建議遭到了蘇聯專家團的否決,雖然蘇聯專家給出的建議在客觀上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呢,蘇聯人其實也是有著私心的。

這萬人大會堂,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人民大會堂,只不過當時修建的初衷,是要建造一座能夠容納萬人的大禮堂,也就是說,當時只是想修建一個大禮堂罷了,只不過後續不斷的設計,不斷的構想,逐漸才呈現出我們如今看到的“人民大會堂”。

新城區和老城區之間的割裂

萬人大會堂是最初的一個構想,爲了方便講述,那我就以萬人大會堂來作爲稱呼,這大會堂的構想和設計,是和北京這座城市整體的建設規劃是統一的,

在新中國建國的初期,北京這種城市的建設和規劃,存在著一個很大、也是很突出的矛盾,那就是新城區和老城區之間的割裂,這個割裂是從1946年開始的。

讓我們把時間線拉回到1937年,小日本進入北平之後,爲了更容易管控這座城市,便有了一個初步的構想。他們于1939年出台了一個方案,想要在北京五棵松這個地方打造一個新城區出來。但是因爲戰事吃緊,再加上打造新城區需要很大的資金和人力,因此,這個規劃方案也就只能停留在理論上了,一直沒有得以實施。但是,這個規劃方案是很詳細的,基本上可以拿來直接參考就用。

因此,1946年北平被老蔣接收以後,也想重新打造出一個新城區,于是乎,在日僞政府的那個規劃方案之上,進行了些許的調整和修改;于是乎,在五棵松這個區域著手建造了一個新城區。

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五棵松這個新城區已經發展的很好了,各種市政設施十分的完善,和北京老城區比起來,那差距相當的明顯,而且新城區人來人往,日益繁華,充滿了朝氣,不少機關單位的辦公駐地,都一股腦的駐紮在五棵松新城區。

其實,新城區和老城區之間的存在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隨著新城區的不斷發展和繁榮,北京老城區的那些古建築和古風貌也得到了保護,沒有受到過多的破壞。但是呢,經濟上的發展也就自然導致兩個城區之間,逐漸出現了明顯的裂痕和差距。

新中國成立之後,對北京市的整體發展,也進行了規劃和討論。其中,有不少出名的專家學者參與到裏面,梁思成是其中之一。提到梁思成,我們首先想到的他身上的標簽就是這些:建築家,尤其是致力于研究和保護古代建築。

因此,在討論和制定北京城市規劃的時候,梁思成的建議是把北京的行政中心修建在五棵松附近,他給出了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爲了完整的保護北京古城的整體面貌,第二個原因,是因爲五棵松這個新城區已經具備了完善的、現代化的市政設施,而且發展繁榮。倘若依照他的建議,把北京的行政中心放在五棵松的話,那麽,後續萬人大禮堂的選址,自然也就會放在五棵松這個地方了。

不過,梁思成的這個建議被當時的蘇聯專家團給否決了,蘇聯人認爲,把北京的行政中心放在五棵松,會進一步加大北京這個城市的割裂。簡單的說來,有著行政中心的助力,新城區會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那麽老城區會越來越落後,隨著兩個城區經濟上的差距,生活在兩個不同城區的人,其思想意識勢必也會有割裂和排斥。

蘇聯人認爲,北京的行政中心應該圍繞天安門打造,當然了,他們的這個建議其實是有著私心的。蘇聯人之所以選擇天安門這個地方,簡單的說來,就是想在北京看到一個莫斯科紅場的翻版,在北京也打造出一個“莫斯科紅場”出來。

盡管蘇聯人的提議存在著很大的一個私心,但是呢,客觀說來也是符合當時的一個實際情況,圍繞天安門老城區打造一個行政中心,勢必會拉動老城區的發展腳步,彌補兩個城區之間的差距鴻溝。我們如今回頭來看,蘇聯人的建議確實是比較正確的。

雖然在建國初期,蘇聯人在咱們這裏說話的份量很重,但是,咱們也是經過了實際的考量之後,最終采取了蘇聯人的建議,最後決定在圍繞天安門打造北京新的行政中心。

1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