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總制片人:隊長換了、數量少了,《這街6》會更精彩嗎?

刺猬公社 2024-03-19 11:18:23

文|怡晴

編|陳梅希

本應在九月就播出的《這!就是街舞》第六季,在十一月份才姗姗來遲。

總制片人汪軍鵬覺得這樣也好,至少在晚上線的時間裏,團隊成員能夠徹底忙碌起來,把節目策劃想清楚,做紮實,將一切都准備充分。

作爲內娛街舞類綜藝的大IP,《這!就是街舞》的存在確實積累了一批熱愛街舞的觀衆,大家從第一季開始便與節目一起成長,構成優酷綜藝的獨特生態,讓原本小衆的“街舞”下沉到每個城市的工作室,霹雳舞甚至首次走進亞運會,成爲一種全民運動。

走到第六季的十字路口,《這!就是街舞》遇到了比想象中更多的困難。

口碑層面,負面的評價不斷增多,“新選手能力不夠強”“作品好看程度不如以往”成了觀衆控訴節目的“罪狀”;隊長層面,成員的變化、數量的減少,無一不是對用戶拉新的考驗。

要如何一一解決這些問題,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 和汪軍鵬聊了聊。而這些,又不只是《這!就是街舞》要思考的問題,也是所有綜N代、垂類綜藝、真人秀節目要解決的問題。

爲什麽還要做《這!就是街舞》第六季?

《這!就是街舞》第五季完結後,豆瓣評分只有6.4。盡管過了及格線,但對于這個評分多次過8的IP來說,成績並不算理想。

《這!就是街舞》團隊一起複盤後,覺得第五季被诟病的主要原因是“選手比較年輕化”。第五季的《街舞》主打“希望之戰”,在前四季捧出頂尖的大神後,節目組希望年輕的選手們也能挑起節目大梁。但從結果來看,新人選手的競技水平以及作品厚度,都與大神們存在一定的差距,觀衆被吊起來的胃口沒能得到滿足。

“這是今年《街舞6》要規避的,節目要有新人帶來的新鮮度,但同時也應該保證整體的水准在線,調度出他們的競技狀態。”

團隊進行反思後,在挑選選手方面標准提高了許多,“比如席嘉琪,2018年我們做第一季的時候,還做了《師父!我要跳舞了》的衍生節目,她當時沒滿十八歲,但已經出現在我們節目裏了。她和周钰翔同爲前CHUC青少年街舞國家隊成員,屬于中國新生代最頂尖級別的舞者,這次一起來參加節目,可看性很高。年輕人我們需要找這個級別的。”

《街舞》每年都會進行400人的海選活動,其中不乏大神以及有潛力的舞者,但團隊並沒有一下子把優質的選手全部放出來,而是計劃性地穿插到每一季中, “一季節目中,如果大神多了,肯定會有人不被記住,造成資源的浪費。”汪軍鵬說,也正是有了這樣長期的規劃,才能夠保證節目每年都有大神出現。

吸取了第五季的教訓,在第六季中,除了新人選手之外,還有中生代的戰神、和節目一起成長起來的競技舞者、以及省隊隊員等, 由其組成“平均實力最強”“專業水准最高”“世界冠軍含量最大”的一支隊伍。

新選手的battle激情由老選手去調度,老選手的battle激情,則由節目的“新概念”去激發。

2023年,街舞中的霹雳舞舞種首次出現在亞運會的賽場,作爲一種小衆運動,經過五年的野蠻生長,它已經有了更大的舞台。 平台也有了更大的目標:讓《這!就是街舞》舉辦2024年的巴黎世界杯,帶領中國舞者去講一個國際故事。

“五年來,我們已經有一些非常有經驗、有國民度、有個人魅力的明星舞者,比如bouboo 、AC(雷曦)、三兒,我們把他們打造成一個‘全明星聯隊’的概念。接下來,就由全明星聯隊和新人做對抗,這是前幾季沒有的。有了五年的沉澱,現在才能去做這件事。”

第三期節目中,擅長鎖舞的魚丸在battle環節,選擇世界冠軍收割機KITE(海人)作爲自己的battle對象,在震驚隊長的同時,還被選手調侃“他已經輸了”。戲劇性的是,魚丸並沒有輸得很慘,甚至與自己的偶像打了三輪的平局。

這種新選手之間的強強碰撞,恰巧是汪軍鵬喜聞樂見的。

全明星聯隊的設置,也正有此意,“就是要新的打老的,就是要把前浪拍在沙灘上。” 汪軍鵬透露,前期只是新選手的展示,節目錄制過半後,他看了片子,後期的新老大戰是前所未有的精彩。

賽制的升級,是每一年《街舞》的看點之一。除了“全明星聯隊”外,平台爲了加強真人秀的看點,將《街舞》特色小黑屋也進行了“變身”。

作爲一個隊長與選手互選的空間,小黑屋因其神秘性,總能帶動現場的緊張氣氛。第六季的節目裏,團隊決定揭開小黑屋神秘的面紗,以另外一種形式呈現,用一層窗紗換取選手和隊長的現場博弈狀態。

“在節目裏,樸宰範經常躺在地上喊爸爸媽媽,小黑屋會有更多讓他崩潰的環節。” 汪軍鵬認爲選手與選手之間、選手與隊長之間的故事,因爲賽制的升級,都有了別樣的勾連。

這也是《這!就是街舞》繼續做第六季的原因之一,觀衆還有期待,優質的選手還有留存,新老選手的故事還有新講法。無論是賽制、真人秀,又或者是目標層面,想象空間依然很大。

今年闖入決賽的舞者會組成一支總冠軍聯隊,汪軍鵬希望他們在第七季的時候,可以在巴黎打造出“世界街舞”的概念,繼續《街舞》的故事。

爲什麽《這!就是街舞》只剩三位隊長?

《這!就是街舞》第六季最明顯的變化之一是,老隊長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隊長樸宰範和時代少年團成員丁程鑫。他們與吳建豪共同組成了第六季的三大戰隊,比以往少了一個戰隊。

“隊長數量爲什麽減少了”,成爲觀衆心中的一大困惑。

汪軍鵬覺得這是一個技術層面的問題。四位隊長的數量,是《這!就是街舞》的慣常設置,但團隊發現每次2V2轉瓶子時,一切取決于瓶子臨時轉出的結果,無法進行幹涉,團隊並不能保證,最終到底哪兩位隊長可以轉到一起進行battle,這也導致精彩的看點往往在瓶子的一個打滑中就溜走了。

“我們經常希望某兩位隊長可以碰到一起,這樣才精彩,但概率總是一半一半,有時候是另外一種結果。四個人很難輪轉,要A打B,A打C、A打D,太複雜。”如果隊長只有三位,就意味著在輪次減少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會跟另外一個人battle。

每年隊長的煥新對團隊來說,都是最大的挑戰之一,今年尤其如此。“不避諱地講,從流量上來看,跟前幾季有一定差距,我們怎麽去用新隊長,讓他們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還在努力當中。”

平台選隊長的標准始終很一致:一定能跳,能battle。

比如樸宰範。在大衆的眼中,他或許只是一個rapper,但深入了解就會發現,樸宰範比想象中更加全能,擅長Breaking、Popping等多個舞種。

另一方面,即便過了三十歲,樸宰範依然自己花錢報名參加underground比賽,保持自己的競技狀態。 汪軍鵬很看重這一點,果斷邀請他來參加節目,並評價道:樸宰範基本上是六年以來最專業的一個隊長。尤其是舞種方面,他一定是最好的。

選擇丁程鑫的原因,則是因爲團隊感。汪軍鵬了解到,作爲時代少年團中的成員,丁程鑫是團內的舞蹈擔當之一,也起著“大哥”的作用,“我們單獨地和他聊過,他之前只跳編舞,來節目認識大神後,對他幫助也是受用無窮的。現在播出的節目裏,他相對于另外兩個前輩來說,可能在表達上不是很充分, 但其實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越往後越會打開自己,在選隊員的標准上有明顯的個人特色。”

作爲一名02年出生的小年輕,汪軍鵬起初也擔心大神選手對丁程鑫的不信服,等隊長人選定下來後,和選手聊對隊長的看法,他才發現丁程鑫組團的經曆對選手的吸引力很大。《街舞》是團隊賽,盡管在專業上欠缺,但在帶領團隊方面,丁程鑫更有優勢。

“錄完一個作品,小丁就會帶著自己舞房中的所有舞者一起複盤。他複盤的時間是最長的,能從戰略、戰術等多個角度上和大家商量著下一場如何打得更好。”

《街舞6》的總決賽會有一支隊長大秀,希望通過前後的一個對比,來呈現出丁程鑫作爲隊長的成長線,“那個水准一定超越他剛剛來的時候。”在帶來的真人秀內容方面,汪軍鵬完全不擔心丁程鑫的表現。

“隊長跳舞”作爲節目的賣點之一,也提供出了battle新思路。從規則入手,盡可能地讓隊長下場跳舞,讓大神參與battle,觀衆的追綜需求更容易被滿足。 節目錄制過半,汪軍鵬告訴刺猬公社,所有隊長的參與程度和下場次數,都遠超第五季。

而最大的看點,或許是“飛行隊長”。盡管隊長數量減少,隊長人員煥新,但老隊長會以飛行嘉賓的方式出現,繼續爲《這!就是街舞》的忠實觀衆服務,“畢竟前兩期韓庚出現了,黃渤在第三期也出現了。”

萬變不離初衷

《這!就是街舞》第六季幾乎是變動最大的一季。不破不立,或許是綜N代、垂類綜藝解決問題的方式之一。

多重的變化,讓汪軍鵬擔心部分觀衆的流失,但回到做節目的本質,他又覺得這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過程。

“我們做節目本質是通過隊長或者導師來帶新人,帶出新人後,大家更關注的是新人是否可以奪冠,最後可以走到哪一步。當我們把比較牛的選手做出來以後,就可以規避掉這部分擔心了,因爲《街舞》的資深用戶,可能是因爲某一個隊長進來,但一定是因爲選手留下。這是我們的核心用戶。”

對于平台來說,新隊長的出現,也是垂類綜藝擴圈的一種方式,讓更多新鮮血液進入街舞的世界。如果每一季都是以前的老隊長,《這!就是街舞》很難吸納新人,只有換隊長、換選手才有可能繼續發展。

汪軍鵬用數據舉例,《街舞》每一年的新用戶都在增多,“今年尤爲明顯,可能五分之一都是新用戶。”

從第一季到第六季,賽制和隊長都可以改變,但“做舞者”的底層邏輯不能被改變。

一開始,《這!就是街舞》只是想把中國優秀的舞者做出來,讓大神被看見;後來引入海外的大神,通過battle的形式,提升中國舞者的實力,甚至帶動街舞生態的構建。《街舞》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但汪軍鵬發現所有的節目做到最後,都要抓住初心。

盡管有換隊長的陣痛,也面臨觀衆審美的審判,平台做《街舞》的目的卻只有一個,就是“做舞者”,“包括明年街舞世界杯,我們也是希望全世界的舞者和觀衆看到我們優秀的中國舞者。”

《這!就是街舞》除了做好節目之外,也正在進行商業化的嘗試,幫品牌樹立信心。今年5月,《這!就是街舞》宣布入駐淘寶,聯動阿裏生態,進行綜藝IP直播帶貨模式的探索;與此同時,《街舞》的官方街舞Studio也在推行中,平台想利用積累的大神舞者力量,爲節目培養更多的舞者做支撐,持續盤活街舞行業。

做好本質的內容,利用生態資源,拓寬商業的路徑,是《這!就是街舞》第六季的解法,“這一季比較困難,但是堅持做舞者這件事,也是我們想傳達給大家的。”汪軍鵬說。

0 阅读:1

刺猬公社

簡介:內容産業垂直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