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馬裏:聞不夠的乳香、割不完的膠;吃不完的香蕉、采不夠的藥

理想呂 2024-05-06 21:40:25

前言

總面積約爲63.8萬平方公裏、總人口近1300萬的索馬裏,位于非洲大陸最東部的索馬裏半島上,北面是亞丁灣,東面和南面是印度洋,西面是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西北面是吉布提,首都摩加迪沙——喜歡軍事題材電影的朋友,就會想到黑鷹墜落等等。

【大家找找“非洲之角”索馬裏】

索馬裏是一個地理條件複雜(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可以叫豐富)的國家,既擁有3300多公裏的海岸線、也有炎熱的沙漠;既有北部的山區高原、也有西南部的熱帶草原,所以造就了索馬裏的地理優勢其實很突出、自然資源並不匮乏。

這裏只選取了乳香、樹膠、香蕉、沒藥等四樣有一定代表性的事物,跟大家聊聊另一種風貌的索馬裏。

【索馬裏首都:摩加迪沙】

一、聞不夠的乳香

乳香就是橄榄科植物乳香樹(也叫齒葉乳香)的樹皮滲出的樹脂,根據産地和特點,又分爲兩大類:索馬裏乳香、埃塞俄比亞乳香,而且每一類乳香又分爲乳香珠和原乳香。

其他國家也有一些乳香産量,但不多,比如蘇丹、土耳其等。乳香,其實是一種特殊的香料:

這種植物樹脂,大都呈現兩種形狀:長卵形滴乳形狀、類圓形顆粒形狀,也有一些會因爲相互粘合,成爲大小不等的不規則塊狀物,具有特殊香氣。

【乳香】

其中乳香珠可以在2厘米左右、原乳香可以達到5厘米左右,表面一般呈現黃白色、半透明的顔色,剖面會有玻璃或蠟樣的光澤。如果保存久了,無論是乳香珠還是原乳香,它們的顔色都會變得更深、更脆。

乳香的另一個特點是遇熱軟化,如果摔碎了,破碎面有玻璃樣或蠟樣光澤。具特異香氣,味微苦。

【已經處理好的乳香】

如何采割乳香:

即使現在,索馬裏采割乳香也不是官方組織和管理的,而是一項十分艱辛的個人行爲。

每年的3-4月份,一些熟悉或者已經掌握乳香采集和保留方法的人們,帶上鋒利的特制割刀、大大小小自編的草籃、必要的糧食和防身工具,更要遠離家鄉、風餐露宿幾個月,才得滿載而歸——每年也會有少數索馬裏民衆回不來,包括天氣、猛獸、疾病等等,都是他們最大的天敵,當然也包括同類之間的掠奪甚至傷害。

【乳香及乳香精油】

索馬裏熟練的乳香采割者們,他們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像割橡膠那樣,在乳香樹幹的不同部位割開1-2寸寬、3-5長的口子,讓乳香樹的樹脂慢慢流出來。

但是這種動作並不是一勞永逸的——乳香樹的自我修複和愈合力很強,尤其是樹皮部分,所以每年2-3周的時間,還要再進行第2次、第3次切割。

【乳香的采集】

一般情況下,乳香樹在第3次甚至第4次割口之後,才會有少量的乳香液滲出,後面才會有正式的、數量較大的收獲。

這種采割動作會從每年的3-4月份一直持續到當年的9月份,爲了收成,采割都大都會吃住全在附近,所以乳香采割從來都是一件遠離家鄉、費時費力、充滿危險但卻回報豐厚的行當。

【還沒有加工和提純的乳香】

只能采集野生乳香:

根據索馬裏自己的曆史文獻記載,早在公元前2000-3000年前,每逢乳香收獲的季節,就會有大量腓尼基商人乘船而來、絡繹不絕,他們會把乳香分成若幹個等級,然後按質論價收購。

所以到了1941年,英國控制了整個索馬裏之後,就考慮過將乳香樹移植到歐洲或者其他地區培育,只不過一直到1960年索馬裏正式獨立,乳香樹的移植也很失敗:要麽不能存活;要麽不産乳香、淪爲觀賞性植物。

【包括索馬裏在內的絕大部分非洲地區,都有慘痛的被殖民曆史】

直到現在索馬裏,乳香樹仍然以野生的方式存活在索馬裏的北部山區等地帶,至于産量,仍然是以民衆個人采集、企業或者商人進行收購的辦法。

正常年份下,一年的乳香産量,大體維持在1500-2000噸;如果出現氣候異常甚至自然災害,乳香的年産量也出現過600噸左右的情況。

【流出來不久的乳香液體,還需要時間凝固】

在非洲、亞洲的中東等地區,乳香對日常生活和宗教儀式的意義卻是十分重大的。

自古以來,中東地區、非洲地區便有在日常生活、婚喪禮儀、重大宗教儀式上點燃乳香的習慣——把少許制作好的乳香放在炭火上燃燒,異香四溢、經久不散、令人陶醉。至于乳香的藥用價值,就不屬于本文的內容了。

【乳香】

二、割不完的膠

這裏的“膠”是指包括索馬裏在內的少數國家盛産的阿拉伯膠,也叫阿拉伯樹膠。

阿拉伯樹膠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多糖類及其鈣、鎂和鉀鹽,另外還有樹膠醛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等成分,品質良好的阿拉伯樹膠,它的顔色呈琥珀色而且且顆粒大而圓。

【阿拉伯樹膠】

大致有三個用途:

(1)是食品工業中用途最廣及用量最大的水溶膠。

(2)可以廣泛用于飲料生産,比如在軟飲料濃縮汁的生産中它可以穩定風味和精油。

(3)也被廣泛應用于糖果制造,像傳統的硬(酒)橡皮糖、軟糖,甚至可以作爲棉花糖的泡沫穩定劑。

【索馬裏民衆正在采集阿拉伯樹膠】

如何得到這種膠:

這種膠其實來源于金合歡樹和阿拉伯膠樹的樹幹滲出物,所以也可以叫做金合歡膠。以金合歡樹爲例,這種樹會有休眠期,從休眠期開始到4月中旬左右,樹幹上會有膠質狀液體流出,這時將一部分樹皮劃開(將割口加大的意思),就能采集到富有粘性的膠液,膠液幹燥後形成的固體就是阿拉伯樹膠。

全球阿拉伯樹膠最主要的五大産地全部集中在非洲地區,分別是蘇丹、索馬裏、塞內加爾、乍得、埃塞俄比亞。

【索馬裏民衆在采集阿拉伯樹膠】

有些飲料企業會很緊張:

在正常情況下,全球阿拉伯樹膠的年産量大致維持在約12萬噸左右(最低的時候也出現過年産量只有6萬噸左右),蘇丹的阿拉伯樹膠産量則要占到全球總産量的80%左右,剩下20%的産量中,索馬裏占有優勢,其他國家還有乍得、塞內加爾、埃塞爾比亞等幾個國家。

生産碳酸型飲料的國際巨頭一般都會關注包括蘇丹、索馬裏等國家的阿拉伯樹膠産量,因爲這些飲料的生産對阿拉伯樹膠的消耗量巨大。

【阿拉伯樹膠】

未雨綢缪的效果也不太好:

比如可口可樂和百事公司就會不斷收購蘇丹、索馬裏等國家的阿拉伯樹膠,這些國際企業長期儲備是爲以備不時之需。這種未雨綢缪的作法當然正確,但實際效果也只能達到勉強緩解的程度,無法實現充分儲備。

阿拉伯樹膠也是天然作物,但卻無法像普通農作物那樣——通過擴大種植面積或者選擇高科技種子,就能普遍增産增收。所以阿拉伯樹膠每年的總産量是有天花板的,豐收不太現實、歉收倒是經常發生。

【索馬裏民衆在采集阿拉伯樹膠】

三、吃不完的香蕉

世界上産量和消費都排第一名的水果就是香蕉,跟香蕉相比,排第二名的西瓜、第三名的蘋果就顯得相形見绌了。

以2021年爲例,全球香蕉的總産量約爲1.17億噸,是整個熱帶水果類總産量(重量)的75%左右,全世界一年至少要吃掉1000億根以上的香蕉,如果按全球80多億的總人口估算,人均每年會吃掉約12根以上的香蕉。

【索馬裏民衆正在收獲香蕉】

索馬裏的香蕉主打兩個特點:産量大、口感好,這裏重點聊聊口感。

索馬裏香蕉入口時會有一點香草奶油的香氣和口感,所以就有了“全球最甜香蕉”的美譽——不過包括索馬裏在內的非洲地區,並不是香蕉的原産地,而是由東南亞、南亞地區流傳到非洲的。

【索馬裏收獲香蕉:收獲時香蕉需要是青色的】

前面提到1941年以後,英國全面控制了索馬裏,那麽在此之前,索馬裏的大部分地區曾經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大致時間是在1885年(這一年意大利侵入索馬裏的南部沿海地區)到1941年(意大利因戰爭失利而撤出索馬裏),而香蕉在索馬裏的大規模改良與種植,就發生在意大利殖民索馬裏期間。

從1960年索馬裏正式獨立算起,意大利從未離開過索馬裏的香蕉:除了國內民衆會消費掉一部分香蕉,索馬裏會把每年香蕉總産量的大部分出口到國外,而意大利和中東各國,一直是索馬裏香蕉穩定的國際大客戶。

【索馬裏每年的香蕉收獲季】

也許是太留戀索馬裏的香蕉,到了20世紀80 年代,意大利幾家大型水果公司加大了對索馬裏香蕉的投資力度,不僅僅是擴大索馬裏境內的香蕉種植面積,而且還給索馬裏香蕉建立品牌體系、打通國際貿易線——這可不是助人爲樂,而是有巨大的經濟效益爲驅動。

以1990年爲例,這一年索馬裏僅香蕉的出口總額就實現了約9600萬美元。

【索馬裏首都摩加迪沙的魚市場】

這很了不起嗎?確實有些了不起,要知道,1990年時我們的GDP總量約爲3600億美元、日本的GDP總量約爲3.13萬億美元,而索馬裏僅香蕉出口一項就能實現9600萬美元,對某一種水果單品的國際出口而言,這簡直就是天花板了。

不過在1991-1993年、2006-2009年的內戰,以及後來時斷時續的各種內部混亂中,索馬裏香蕉的産量就一直不太穩定,而且香蕉産業鏈的從業人員也從90年代的60多萬人,下降到2021年的10多萬人。

【索馬裏首都摩加迪沙的蔬菜水果市場】

四、買不到的藥

這裏的“藥”是指索馬裏等少數國家特有的沒【讀mò】藥。

沒藥是由橄榄科植物地丁樹(或者哈地丁樹)分泌的樹脂,經過幹燥後得到的,分爲天然沒藥和膠質沒藥兩大類,主要分布于索馬裏、埃塞俄比亞及阿拉伯半島南部等地——産地並不多,而索馬裏的沒藥在品質和産量方面都排名第一。

【沒藥同樣可以燃燒並作爲熏香】

地丁樹(或者哈地丁樹)其實也可以直接叫沒藥樹。這種樹的枝上有刺,葉子呈現出卵圓形,通常集中生長在小枝上部,一般無腺點,沒藥樹的花朵爲白色,大都在夏季盛開,果實屬于球形核果,但果實可不是沒藥。

沒藥采集的方式方法與乳香類似,也是在沒藥樹的樹皮上開口,等待樹脂從樹皮的裂縫中自然滲出,剛滲出時呈現淡淡的黃白色,是一種粘稠液,遇到空氣後會逐漸凝固成紅色或者紅棕色硬塊。采集之後還要集中起來幹燥,並且需要去除一部分雜質,最後才是存放在幹燥通風的地方長期保存。

【還沒有加工的沒藥】

在索馬裏,采集沒藥的時間正好跟采集乳香的時間錯開了:當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也就是說,那些以采集乳香、沒藥爲生的索馬裏民衆,每年2月份結束沒藥的采集後,3-4月份要進行乳香采集了,一直忙到9月份左右,回家休息2個月,便需再次離遠家園去采集沒藥。

【沒藥】

相對而言,沒藥的年産量會大大低于乳香——大致只有乳香年産量的三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索馬裏是全球天然沒藥産量高的國家,每年能夠生産約200噸左右的沒藥,占全球天然沒藥總産量的50%以上。

【沒藥既可以磨粉也可以制作精油】

天然沒藥一般會呈現不規則的顆粒性團塊,大小不等,比如大一些的一般直徑在6厘米以上。天然沒藥的表面會呈現出黃棕色或者紅棕色,近半透明但會黃色粉塵,質地堅脆、破碎面不整齊,也沒有乳香破碎面那樣的光澤度。

【沒藥熏香】

結語

早在古埃及時期,索馬裏地區的乳香就被廣泛用于重大宗教祭祀,沒藥則作爲防腐劑的來源之一。到了公元12-13世紀,那時繁華興盛的摩加迪沙(現在的索馬裏首都),不僅是世界上象牙和皮革的貿易中心之一,而且還是世界上第一個乳香、沒藥的國際交易市場。

【索馬裏首都:摩加迪沙】

所以,聞不夠的乳香、割不完的膠;吃不完的香蕉、采不夠的藥,只能描述索馬裏的一個輪廓,其實索馬裏的資源又何止這四種呢?

如果僅從表面上看,現在的索馬裏在輕工業方面,有食品、卷煙、皮革、紡織、制糖、建材、魚肉罐頭等衆多企業;在能源和礦産方面,有開采和加工綠柱石、石膏、鈾礦、鐵礦、錳礦、铌礦、鉛礦、鋅礦、錫礦等許多重工業企業。可就是已經獨立60多年的索馬裏,2023年人均GDP只有700多美元,大致相當于我們人均GDP的1/18左右。

【索馬裏首都:摩加迪沙】

要說緣分,我們與古代索馬裏地區的經濟貿易往來,最晚可以追溯到唐代,《新唐書》和《酉陽雜俎》中都有我們從索馬裏地區進口乳香和沒藥的記載。到了明代的永樂年間,鄭和船隊至少三次到達木骨都束(即現在的摩加迪沙)。

【鄭和下西洋的船模複原】

但是截止2023年,索馬裏仍然是聯合國認定和公布的全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大家也許還會再提到一點:除了盛産自然資源,索馬裏在不遠的過去,相當長的時期內還盛産過海上劫掠者。不過從現在起,希望索馬裏發展越來越好、海上劫掠者徹底銷聲匿迹、普通民衆能夠安居樂業。

7 阅读:5313
评论列表
  • 2024-05-07 11:20

    應該加兩項:剿不完的海盜,數不清的窮人。

    邵店潘蘇忠 回覆:
    點贊了!但海盜是美西方強盜邏輯的國家逼出來的,你強搶,殖民別種族,別人就不興反抗???
  • 2024-05-07 12:26

    海賊王真實版[笑著哭]

  • 2024-05-07 16:19

    這好像是說加拿大的文案[笑著哭]

  • 2024-05-12 18:26

    還有死傷慘重的黑鷹和攔道的海賊王

  • 2024-05-12 14:38

    吃不完的槍子 挨不完的搶劫

  • 2024-05-08 02:25

    有資源的就要被破壞收割

理想呂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