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華文化,閱讀點亮人生—顔建國新著《諸葛亮》座談會成功舉行

平湖一柱 2024-04-09 12:34:03

4月9日,著名文化學者顔建國新著《諸葛亮》研討會在東平縣東平街道文化站成功舉行。

東平縣社科聯四級調研員田汝明、社科聯秘書長杜梅、東平街道文化站站長史靜等參加座談並講話。

《諸葛亮》是“初中語文配套名人傳記叢書”之一,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顔建國、趙桂英鼎立合著。

顔建國,文化學者,宋元文化研究專家,著名作家,系中國散文學家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泰山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兼職教授,數家報刊雜志專欄作家,著有《元朝東平學派》《蘇轼與東平文士考析》《文宗義脈》《春風有約》《家鄉的石板坡》等專著。

趙桂英,青年作家,山東師範大學文學碩士,東平明湖中學語文骨幹教師。

談及此書的創作初衷和目的,顔建國先生說:諸葛亮是婦孺皆知的三國時期著名曆史人物,是智慧的化身,曆史評價有“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等。從古至今,關于三國和諸葛亮研究的著作有很多,但總體來說,相關曆史記載都比較簡略,特別是《三國演義》,更是過于藝術化,和曆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有著較大差距。而對于諸葛亮青少年時期的記述則更是少之又少。這給中小學生全面了解諸葛亮帶來一定困難。這本《諸葛亮》傳記,就是爲了更加全面、客觀地了解諸葛亮,同時,這也更好地完成語文教學“立德人物”任務提供一個支點。

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2022年版)》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列入主要內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22年版)》將“文化自信”列爲主要課程目標;在“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中,把“閱讀反映少年成長的故事、小說、傳記等”列爲內容之一;人教版語文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單元在閱讀名家人物傳記的基礎上,寫作訓練把“學寫傳記”列爲規定內容,要求學生運用細節描寫等文學表現手法,敘寫自己成長中的故事。

在語文科書中,選錄的諸葛亮作品有《誡子書》《出師表》等,反映諸葛亮事迹的有《草船借箭》《三顧茅廬》等,還把贊揚諸葛亮爲千古名相的長篇小說《三國演義》列爲中小學生閱讀書目,這些都爲同學們了解諸葛亮、“學寫”諸葛亮做好了鋪襯。

爲此,顔建國和趙桂英二人通力合作,下大氣力,在反複考證和實地探訪的基礎上,根據史書記載和家族譜等有關內容,加以合理推理與補充,盡量展現出青少年時期的諸葛亮,使得人們可以看到一個更爲豐滿、完整的諸葛亮形象,讓這位千古名相的生平閉環畫像得以形成。

該書以傳記形式,用四十四個章節,以“青少年時期的諸葛亮”“輔佐劉備時期的諸葛亮”“主政蜀漢時期的諸葛亮”爲主要架構,按照遵循曆史,補正有關缺失,對諸葛亮一生進行了全方位、立體式描摹,符合當下青少年審美學習的立德樹人導向,不僅可以青少年了解一個三維的諸葛亮,更可以給他們的文化學習、人生成長以深刻的啓迪,是一部不可多得語文閱讀配套書、寫作訓練指導書、青少年成長勵志書、中華優秀文化傳承書。

梁啓超說:“讀名人傳記,最能激發人志氣,且于應事接物之智慧增長不少,古人所以貴讀史者以此。”

青少年階段,閱讀名人傳記,不僅能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志向,還能培養他們勤奮求實、勇于探索的優秀品質。

包括《諸葛亮》在內的初中語文配套名人傳記叢書的面世,可以說給中小學生閱讀送上了一道色香味美的閱讀大餐,必將激發中學生的閱讀興趣,寫作水平的提高,語文核心素養的飛升,完成立德樹人之根本任務,實現“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之最高目標。

東平高級中學陳國梁、趙同臣,東平明湖中學鄒蘭順、趙桂英、東平縣第三實驗小學孫新、劉亮等資深語文教師參加了座談。

(作者:李玉柱,本文爲 平湖一柱原創作品,歡迎指導,轉載或引用請注明作者和出處,違者必究。)

0 阅读:7

平湖一柱

簡介:交流家教經驗,共享育兒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