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後的思考,《第二十條》探討法律與道德的邊界

優雅荷葉 2024-02-25 00:46:22

《第二十條》是一部由張藝謀執導的電影,主演爲雷佳音、馬麗、高葉等。影片講述了檢察官韓明人到中年,本想努力趕上職業生涯的末班車,不料卷入一起分歧巨大的案件,面對固執己見的檢察官呂正方,韓明從開始的不解、退縮到最終和他一起頂住壓力,將嫌疑人的故意傷害扭轉爲正當防衛,還法律以公平、公正的故事。

基層檢察官韓明到市檢察院挂職後,主要負責處理康村村民王永強反殺村霸一案,同時也著手調查中學生韓雨辰反對校園霸淩事件和公共汽車駕駛員張貴生打傷車上性騷擾者一案。這三個故事都涉及到“防衛”問題,影片通過三個不同人物的故事,逐漸揭示了刑法中的“正當防衛”條款。

故事1:王永強和他的啞妻郝秀萍,兩人育有一女,遺憾的是,他們的女兒也是個啞巴。醫院稱女兒有可能通過手術恢複語言能力。爲了支付高昂的手術費用,王永強不得不向村裏的惡霸劉文經借貸,而且還是高額的利息貸款。劉文經利用債務爲借口,對郝秀萍進行了侮辱。在一次劉文經強迫郝秀萍時,他用鎖狗的鐵鏈將王永強鎖在門外,完事後才將鑰匙丟給他。

劉文經坐在門外的路沿上吸煙,王永強沖出去與他發生了肢體沖突。劉文經將王永強打倒在地,並凶狠地踢了他幾腳,威脅說:“等著,我要拿刀殺了你,然後再來玩你老婆。”

由于劉文經長期對郝秀萍進行霸淩和占有,在這種極度恐懼中,王永強迅速回到家中,抓起一把剪刀,沖回來,瘋狂地刺向正在打開車門准備拿刀的劉文經。劉文經身受重傷,昏迷不醒,幾天後因傷勢過重而死亡。

根據司法慣例,這一事件很可能被定性爲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案件。最高檢察院曾明確表示,如果有證據顯示行爲人不顧後果,對可能造成的危害結果持放任態度,那麽這種行爲就可以被認定爲故意傷害。

故事2:韓明的孩子韓雨辰在三中就讀時,上廁所時目睹了一起校園暴力事件,一些學生正在毆打並羞辱另一名學生。韓雨辰試圖阻止這一霸淩行爲,結果不慎打傷了其中一名學生張科,導致張科的鼻梁骨折。張科的父親隨後報了警。這個案件一旦成立,可能會對韓雨辰的大學生涯造成影響。

韓明請求張主任能夠網開一面,撤銷案件。張主任同意了,但條件是韓雨辰必須在雙方家長面前向張科道歉。韓雨辰堅持認爲自己沒有做錯,拒絕了這個要求。張科對此感到不滿,于是找人在校外攔截韓雨辰並進行了報複性打擊。這次韓雨辰聽從了父親的話,沒有反擊,因爲反擊可能會被法律認定爲互毆。不幸的是,那條路沒有監控,襲擊者也沒有留下任何證據。

韓雨辰的母親李茂娟去找張主任理論,但由于缺乏證據,在爭執中張主任意外摔傷,導致手臂骨折。經過調查,確認了張科確實參與了校園霸淩,張主任撤銷了案件,但李茂娟因爭執事件被拘留了七天。

故事3:公交司機張貴生在一次行車中,面對車內的流氓行爲,勇敢地使用滅火器擊退了滋事者,結果造成對方顱骨受傷。法官韓明依據法律,將張貴生的行爲定爲故意傷害,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

在張貴生服刑期間,他的妻子不顧自己的健康狀況,帶著年幼的女兒四處奔波,尋求法律援助和申訴,最終因勞累過度不幸離世。張貴生出獄後,繼續爲正義而戰,卻在一次上訪途中遭遇車禍身亡。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悲劇,張貴生的女兒悲痛欲絕,她緊握著父親破碎的頭盔,淚流滿面,質疑韓明檢察官的判決:“如果你當時也在公交車上,看到有人被欺負,你會勇敢地站出來嗎?你敢說,我爸爸犯了罪嗎?這樣的判決,真的公正嗎?”這讓韓明檢察官感到壓力巨大,無言以對。

電影的最終結局是圓滿的。正義最終得以實現,王永強被判正當防衛,張貴生死後被平反爲見義勇爲,韓宇辰所在的學校發現了霸淩事件,霸淩者家長撤訴。這些結局都體現了正義和公平,讓觀衆感到欣慰和滿意。

電影《第二十條》通過劇情也反映出很多的現實問題:

1. 司法獨立與權力幹預:影片中,律師在追查案件真相的過程中,不斷遭遇來自政府和司法系統內部的幹預和阻礙,反映了現實中司法獨立性不足的問題。

2.權力濫用:電影中的政治人物利用手中權力掩蓋事實、打壓異己,揭示了權力濫用對社會公正的破壞。

3.媒體道德與責任:在電影中,媒體在報道事件時存在偏差,有時甚至成爲權力的工具,未能充分發揮監督和揭露真相的作用。

4.個人與社會的矛盾:主人公在追求個人正義的同時,不得不與整個社會體制發生沖突,反映了個體在集體利益面前的困境和抉擇。

5.法律制度的漏洞:電影展示了法律體系中存在的漏洞,如案件處理過程中的程序不正義,以及法律對于權力的制約不力。

6.社會道德淪喪:影片中的一些角色爲了個人利益不惜犧牲他人,體現了社會道德標准的缺失和道德底線的滑坡。

通過這些問題的展現,電影不僅批判了特定的社會現象,也引發觀衆對于正義、權力、道德等深層次社會議題的思考。

總的來說,《第二十條》是一部充滿正義和感動的電影,值得觀衆一看。

0 阅读:3

優雅荷葉

簡介:美事 難事 煩心事 都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