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婁葑街道:唱響文明實踐“四季歌”,服務群衆“零距離”

揚眼 2024-04-04 18:41:37

做青團、繪風車、制花籃.......近日,蘇州工業園區婁葑街道東港家和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聚焦群衆所需所想,緊扣“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積極開展各類群衆性主題活動,持續唱響文明實踐“四季歌”,“零距離”服務群衆。

草長莺飛三月春,家家戶戶食青團。又是一年清明,爲鞏固社區文明建設成果,營造風清氣正、節儉文明、健康廉潔的良好節日氛圍,東港家和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憶清明,思廉潔”青團制作活動,邀請居民共品時令美味,讓居民在活動中了解清明節的曆史淵源和傳統習俗。

活動中,居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熟練掌握了青團的制作方法,增強了大家對中華優秀傳統節日的了解,同時也增進了鄰裏之間的互動,營造了睦鄰友好的社區氛圍。

近日,東港家和社區婦聯、關工委組織開展了主題爲“赴一場春的約繪”手繪風車親子活動,吸引了社區衆多家庭參加。

清明節又稱“寒食節”、“踏青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民族情感。活動現場,巾帼志願者爲大家講解了清明節的由來、習俗、詩詞以及移風易俗新風尚,引導居民通過健康、綠色、科學的方式祭掃。

活動現場,“紅管”志願者把風車的材料分到每組家庭成員手中,講解風車的制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後,大家便投入到了自己的手工中。孩子們在小小的葉片上細細描繪著自己心中春天的樣子,更希望借助這充滿春意的風車捎去對先輩們的緬懷。

近日,東港家和社區紅色管家志願團隊攜手蘇州大學社會公共文明研究所志願者團隊開展了“手間文明花——自然風小花籃制作課程”。

導師先由“文明快問快答”開始,讓居民對新時代文明實踐有進一步的了解,並借由花語講述中國傳統文化中與花有關的故事。隨後向居民介紹插花的基礎知識、所需的工具及使用方法,同時對常見的花藝造型和顔色搭配進行了詳細講解。在導師和志願者們的幫助下,獨枝的花草在居民手中通過修剪、整枝,精心搭配成一束束生機盎然的花藝作品。

今後,東港家和社區將努力拓展文明實踐覆蓋面,以文明實踐的“服務質量”作爲提升民衆“幸福水平”的關鍵指標,爲推動東環路新時代文明實踐圈的構建貢獻重要力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周曉青

校對 王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