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常州,住房租賃市場洞察|URIsight

URI城市租住 2024-03-21 14:01:07

常州市,別稱龍城,與上海、南京兩大都市等距相望,區位條件優越。是長江三角洲中心區城市,上海大都市圈和蘇錫常都市圈重要城市,長江三角洲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常州水陸空交通條件便捷,京滬高鐵、滬甯城鐵、滬甯高速、甯杭高速、京杭運河等穿境而過;建有民航機場常州奔牛國際機場。

早在2017年,常州市被列爲全省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試點城市。以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爲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住房供應力度,進一步加強商品房預售管理,督促開發企業提高推盤速度,盡快形成有效供給;二是加快培育和發展我市住房租賃市場,多渠道籌集租賃房源;三是更好實施住房保障工作,加快棚戶區改造,推進公租房共有産權,加大對高層次人才的住房支持力度;四是進一步規範房地産市場經營秩序,嚴厲打擊房地産市場違法違規行爲,堅決遏制投機炒作,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01

人才與産業良性互動

深化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建設

2023年,常州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10116.4億元,成爲省內第五座GDP萬億之城。是全國人口最少、地域面積較小、人均水平較高的萬億之城。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8%。分三次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178.9億元,增長3.2%;第二産業增加值4857.5億元,增長7.1%;第三産業增加值5080.0億元,增長6.6%。

2023年常州市人口總數536.62萬人,全市城鎮地區常住人口達到418.64萬人,比上一年末增加3.62萬人。城鎮化率比上年提升0.43個百分點。全市戶籍總人口389.21萬人,增長0.27%。

近年來,常州深化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建成校企聯合實訓中心,將最新生産技術、設備納入教學範疇,助力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一批本土院校學生尚未畢業就被“預訂”一空。

同時,常州大力開展國際合作,用好中德産業創新與合作中心、中以常州創新園等合作交流平台,引進國外先進教育模式,與外國院校、企業共同培養高技能人才。

人才與産業的良性互動,令常州吸引力不斷提升,人口持續流入。目前,常州已引進南京大學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南京醫科大學常州校區等高校院所,計劃在市域中部的“兩湖創新區”建設人口達200萬的産教融合新區。

02

目標6萬套,完成度近88%

積極提升人才吸引力

早在“十三五”期間,常州市建立了“保基本、促公平、可持續”的公共租賃住房保障體系,以推動“多元化保障、多渠道供給”的住房長效機制爲抓手,逐步建立起相對全面和公平的住房保障機制。通過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進一步將穩定就業的新就業大學生、環衛職工納入保障範圍;鞏固公共租賃住房貨幣化保障,支持保障對象通過市場租房;合理確定公共租賃住房實物配租租金標准,逐步實現租金補貼與實物配租保障基本平穩;不斷完善住房保障准入機制,確保國有資産的公平善用。常州市作爲全國公租房信息系統建設的20個試點城市之一,承擔了住建部住房保障信息系統貫標建設的先行先試工作,並配合省建行優化改造全國公租房信息系統,打造了江蘇版住房保障信息系統。

“十三五”期間,常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每年保質保量超額完成省定目標任務,目標完成率不斷提升。2016-2020年,常州市區共開工(籌集)保障性安居工程71299套,計劃完成率從2016年106.88%提升至2020年138.76%;基本建成74352套,計劃完成率從2016年124.78%提升至2020年147.7%。

“十四五”城鎮住房發展基本原則與發展目標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6萬套。明確對象標准,堅持供需匹配。加快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以“保基本”爲原則合理確定保障性租賃住房供應規模和分配機制,明確准入條件和退出條件、小戶型具體面積等。

引導多方參與,嚴格監督管理。引導多主體投資、多渠道供給、堅持“誰投資、誰所有”,通過産業園區配套用地、國有建設用地以及存量閑置房屋等多種方式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建立健全保障性租賃住房監管措施,加強對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出租和運營管理的全過程監督,強化工程質量安全監管。

目前,常州市累計開工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5.3萬套(間),完成度近88%。

保障性租賃住房正助力城市與青年“雙向奔赴”。隨著大規模地建設,常州對各類人才的吸引力也與日俱增。2021年、2022年、2023年常州分別引進各類人才10.6萬人、11.05萬人、 12萬人。

03

盤活存量資源的多樣化模式

打造“常有安居”名片

爲確保新市民和青年人“有住房”“住得好”,讓更多人“引得進”“留得住”。在《常州市“十四五”城鎮住房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常州市提出了“再加1萬套”的工作目標。

目前,已確定納入保障性租賃住房管理項目2.5萬套(間)。建成了一批配套齊全、設施完善、交通便利、服務優良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如青檸人才公寓、拾壹梧桐人才公寓、湖塘人才公寓、經開區青年活動中心、鳳凰創業中心青年公寓、新運·泊寓人才公寓、荷香苑人才公寓、景豪人才公寓等,爲新市民和青年人提供了舒心和放心的居住環境。

常州市充分利用存量住房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形成了盤活存量資源的多樣化模式。安置余房資源回籠,如鍾樓區爲解決轄區內高新企業技術人才居住需求,對轄區內閑置安置房進行改造,打造“新運·泊寓”人才公寓,按精裝型標准進行統一裝修,提供保障性租賃住房共168套;國有閑置資源盤活,如“青野公寓”,利用原空置老年公寓資産,引入第三方專業公司設計、裝修、運營和管理,定位中高端人才公寓,提供保障性租賃住房共87套(間);社會閑置資源改造,如新北區的“安+”公寓,利用安莉芳企業配套用房,促成運營公司與安莉芳合作,建成保障性租賃住房116套;最後是老舊資源提升,如“壹拾梧桐”,通過改造提升老舊打工樓,打造功能齊全的智慧型社區。

在做好全市“一盤棋”的同時,常州市鼓勵“一區一策”,全面征集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可複制清單”。去年年底投産使用的豐澤一期人才公寓,目前入住率就接近80%。通過對存量安置房的精裝修改造,得到了市場的充分認可。

供地方面,常州市持續加碼,在制定經營性用地出讓計劃時,要求轄市區下好保障性租房住房用地保障的“先手棋”,新開工建設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將主要安排在産業園區及周邊、軌道交通站點附近和城市建設重點片區等區域。

政策制定方面,同步對接大數據管理部門,同步研發市區一體化的保障性租賃住房監管平台,將項目認定、聯合審批、建設管理、租賃監管等一並納入,相關數據與稅務等部門實現“直聯”,同時,還爲後續服務的持續提升預留了可拓展空間。目前,保障性租賃住房申請入住系統也已經上線,新市民和青年人可以在線挑選房源,預約入住。

金融支持方面,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運營的信貸支持力度,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市場化方式向保障性租賃住房自持主體提供長期貸款。所有項目在取得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認定書後,方可納入保障性租賃住房規範管理,享受保障性租賃住房相關支持政策。

04

凝聚共識,回應民聲

建立租賃住房安全評估機制

2020年10月,常州市人大常委會將租賃住房安全管理確定爲2021年調研項目、2022年正式項目。該市人大常委會監察和司法工委主任孫春偉表示,“目前國家尚未對租賃住房進行統一的立法,常州亟需制定一部專門的地方性法規,爲租賃住房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據,吸引外來人口安居樂業、促進常州經濟社會發展。”立法計劃經市委常委會會議討論批准後,市人大常委會依法啓動條例立法程序。

法規怎麽立,著重聽民意。立法工作組通過多個平台向廣大市民發放調查問卷,邀請市民就條例內容提出意見和建議。

條例規定,出租人應當爲承租人提供必要的居住空間。人均租住面積,並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既涉及安全,又涉及有尊嚴居住的需要,在住宅小區還涉及相鄰居民的居住品質和權益,同時也體現了一個城市的宜居程度。

著眼當下,條例明確,建立租賃住房安全評估機制,源頭防範化解多種安全隱患,爲加強租賃住房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決策參考;實行租賃住房安全信用管理,推行分級分類管理,引導住房租賃市場主體誠信經營、承擔應有社會責任。放眼未來,條例鼓勵發展規模化、專業化的住房租賃企業,鼓勵村(居)民委員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將符合條件的住房統一出租,以培育和發展健康、規範、有活力的住房租賃市場。

結語

“蘇錫常”是蘇南經濟強的代名詞。常州亦是蘇南模式發源地之一。常州借助新興制造業、新能源産業重振産業雄風,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強。近年來密集出台各項租賃政策,引導多方參與,細化土地、財政等支持政策,並制定配套措施。目前已建立公租房、共有産權房、人才保障房、征收安置房“四位一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必將推進常州住房租賃市場健康有序發展,保障人民群衆生命財産安全,全面提升城市宜居水平,爲其他城市解決租賃住房治理難題提供更多常州經驗。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 URI複核整理、URI Date Bank

撰文: URI研究中心

內容審核:拎壺沖

內容複核:木兮

運營編輯:湯夢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