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預6年,自閉症兒子中度變重度,BCBA媽媽:我的心血白費了嗎?

小米和大米 2024-05-01 03:43:26

自閉症兒子兩歲多診斷時是中重度,幹預了6年,變成重度。

這件事被媽媽華林碰到了。華林給大小米做過多次分享(文末查看華林往期文章):她有一個倒退型重度自閉症兒子,從兒子兩歲起,她自學康複知識,身懷二胎也在爭分奪秒給兒子做幹預,生産頭一天還在跟孩子做遊戲。後來更是改道學了行爲分析學,直接考取了BCBA(認證行爲分析師)。

過往3年,兒子的一些進步讓她常常感動。但去年年底,兒子所在學區請權威專家給他做了單獨評估。專家告訴華林:“這個孩子是重度的自閉症,這三年從課業的角度來看,幾乎沒有任何進步。”

她不禁問自己:我在幹什麽?我花了這麽多心血難道都是白費的嗎?這條路該如何走下去?

華林回望了兒子從5歲到8歲身上發生的一些變化,有了新的感悟和發現。

文 圖 | 華林80後上海人國際認證行爲分析師BCBA現居美國灣區硅谷有一個重度自閉症兒子,一個NT女兒

生活技能:可以獨立睡覺和上廁所了

其實這3年,兒子有了很多進步,最大進步是學會了上廁所和自己睡覺。學齡前的他,睡覺是讓我覺得很痛苦的事情。我需要陪他躺在床上兩個小時,他拉拉我的頭發,爬來爬去,把自己折騰到很累了,才肯躺下睡覺。即使吃了褪黑素,他一周內還會有5-6天半夜醒來,一醒就是2小時,小時候大哭,大一點就咿咿呀呀。

我白天給他大量的運動,晚上規律進入睡覺程序,手機裏放舒緩的音樂,我就抱著電腦坐在他床邊的地上寫我的東西。折騰個一小時他也睡了,然後我撤出。要是半夜醒來就比較慘了,爲了讓他能盡快再睡覺,我會過去摁著他,陪他睡。再後來,周末的時候,他半夜醒來我就讓他自己咿咿呀呀,只要不是大哭吵到其他人就可以了。逐漸地,他在睡覺上不再需要我了,就連睡前音樂我也撤了,說一聲晚安就關燈關門了。即使他半夜醒了,大多數情況下,他也可以自我安撫,平靜地再入睡。

上廁所也是重要突破。他的如廁訓練從四歲半就開始了,等到五歲多,他可以自己小便,大便怎麽都不行。因爲他一旦坐在馬桶上,就不知道怎麽用力。即使我把他按坐在馬桶上很久,也是無濟于事。于是,我使了一招陰的:給他打兒童劑量的開塞露(不建議大家也這麽做),然後按著他坐馬桶上,給他這樣的感覺體驗。兩次之後,他就明白了,看到我去拿開塞露,就去坐馬桶。但是不用開塞露,他坐著還是用不出力,我就隨他站著。到現在他也是站著用力,到差不多的時候再坐下來。

在海邊奔跑

語言社交:從1歲長到了4歲

另一方面進步是接收語言,也就是能聽懂更多話了。其實我知道他的接受語言從量表上看還是很弱的,但是比起他自己,確有實打實的進步,就像是從1歲長到了4歲。具體表現在,和日常相關的指令他大多可以聽懂,且照做。前幾天孩子還給了我一個驚喜。早上出門前我對他說,今天放學後我們去遊泳,結果他在鞋架附近穿好了運動鞋,還拿來他在遊泳池穿的拖鞋放到了運動包裏!我是真忘記檢查拖鞋了。可見他完全理解我說的是什麽,而且還有一點點規劃!但是脫離了日常,那些抽象的概念,他還是完全不理解。閱讀理解也是類似情況。他能讀出來一、二年級的課文,也能默寫不少單詞,但理解這些單詞組成的句子、句子組成的文章的涵義還是困難的。

輸出語言上,他說話聲音弱,口齒不清,正在學習使用AAC(輔助與替代溝通系統)。他的主要表達方式還是說話,但有時連我也聽不懂他在說什麽,這時他會在AAC上打出來,這樣大家都可以明白。

比起口齒不清,我更在意的還是沒有交流。他的表達內容目前還是僅限于提要求,也會回答命名類的問題(名詞、動詞、形容詞),或者填歌詞、固定情景的短答,但是距離高階的、自然的交流,比如問問題、敘事、表達觀點等等還差得很遠。

社交方面,之前他完全不在意其他小朋友,現在他會在操場上偶爾追一下同學,或者參與到其他孩子的活動中,比如追逐、騎車、踢球,這也是他自己原本就比較喜歡的遊戲。至于桌面上的互動遊戲,還是完全需要大人引導。

和妹妹騎自行車

行爲和動作能力:學騎自行車和彈鋼琴

大肢體上,孩子學會了騎自行車。從一開始我們把車架起來,拉著他的腳往下蹬,到現在可以帶著他去公園騎車,對于肢體協調有困難的他真是一大進步。他喜歡遊泳,水性比我好太多了,體力和爆發力都可以,然而受限于自閉症的影響,姿勢不標准。這些我也沒有再深究了,把遊泳當作一個好玩的鍛煉項目就行了。

行爲方面,之前比較嚴重的打頭問題已經不再出現了,但是發聲自我刺激還是不斷,另外還有一些其他階段性的小毛病。比如前一陣他老去按鄰居的門鈴,是那種沖動性的、甚至帶有一點自我強迫性的行爲。這個行爲滅了之後,現在變成了碰人一下,一般是手臂的位置。

精細運動是他的弱項。除了職能訓練的幹預,我在家做的最多的就是教他彈琴。他喜歡音樂,對旋律的記憶比較好,上學年期末,他在學校表演了簡易版本的《歡樂頌》,雖然需要我輔助,雖然和另一位聽一遍旋律就自己能彈出來的同學的演奏不能比,但那一天全場最響的掌聲是給他的,而他自己也笑得非常開心。

這些進步放到一個普通孩子,或者是程度更好的譜系孩子身上,或許並不足以驕傲,但依舊讓我心存感恩,感恩在生活中能看到他的這些進步。

學會彈鋼琴

重度到底意味著什麽?

所以專家說的“重度”,不是表現在行爲情緒上,而是大腦神經的異常導致他所受局限的程度。

說白了,自閉症對我孩子最大的影響就是專注力非常弱,平均專注時長在10秒左右。

10秒,他就會東看看西看看;10秒,他會嘴部發聲自我刺激;10秒,他會突然沖出去或跳一下;10秒,會有什麽東西搶奪著他的專注力把他從正在做的事上帶走。

這對他的學習造成了巨大的困難,也是爲何他需要一位一對一的老師來提醒他回到原來的任務上。

另外一個顯而易見的影響就是理解能力,特別是對語言的理解能力。

手把手教,圖像、手勢,反複的操作是我孩子學習的最好的方式。如果只是下達新的命令,或用語言去和他解釋一件事情,那他完全是雲裏霧裏。

也正因爲如此,普通的教學大綱對我孩子是完全沒有意義的。他能理解的內容,必須要和他的生活結合起來,要他經曆過的、看得到、聽得到、摸得著的。

舉個例子,學校的數學作業是一位數加法,一頁20題,分成兩列,一共三頁。我一看,5+6這種,他肯定不知道的。

于是我給他一個計算器,一邊讀five plus six equals, 一邊很慢地在計算器上打出來,然後我指著計算器上顯示出的11,抄到作業紙上。演示過一次後,第二次我和他一起讀,拉著他的手打計算器,我指,他抄。

第三次,我們一起讀,我手勢示意他打,我指,他抄。之後就他自己看/讀、自己打、自己抄,我就坐在他身邊,他停下來走神時我指指作業示意他繼續。

第一頁,我把作業紙一折二,告訴他完成十題就可以休息一下。第二、第三頁就不折了,完成一頁才可以休息一下。他全部寫完了,我在作業上寫一句“是按計算器做的”。

這種類型的數學作業,我們在練習的是專注力、獨立完成任務。當然我們也在教他加法的概念,但在他明白這個概念之前,我們只能換個角度完成這種類型的作業了。

生活可以很美好

這些年我越發覺得,他是一個很乖的孩子,不少時候,生活中的溫暖是他帶給我的。

我讓他幫忙拿什麽東西,他會馬上去拿。我喊他來彈琴,他會放下手上的事情,馬上過來坐好。老師也都說他是一個很容易接受改變的孩子。

身爲一個重度孩子,他受自閉症的局限很大,這些年他在某些方面的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經常讓我難過,但有一點,我一直堅守著:不要放棄,哪怕每天能做的很少很少,也不要放棄。

在行動上不放棄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提高交流和學習的能力;在心態上不放棄對未來的希望。

每當我疲憊的時候,閉上眼睛,眼前會浮現出我和孩子坐在一起,頭靠在他肩上的畫面:

他嘴裏“Diu-Chi-Diu-Chi”念著,手指拍打著書的封面,可我靠一會兒後,還是會覺欣慰,然後揉揉他的腦袋,跳起來,“繼續!”

本文爲原創內容,版權歸「大米和小米」所有。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未經許可,嚴禁複制、轉載、篡改或再發布。轉載請聯系:hanmeisha@dmhxm.com。

3 阅读:1366
评论列表
  • 2024-05-03 22:33

    媽媽真偉大,唉,女人有時候真是讓我發自內心的尊敬[點贊][點贊][點贊]

小米和大米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