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當兵能養活全家

三劍客 2024-04-28 19:30:20

楚 三劍客

3月5日,2024年國防支出預算的具體數字新鮮出爐。根據全國財政安排,今年中國軍費將達到16655.4億元,增長7.2%。

晚上,“老鐵”心癢難撓:2024年軍人工資,是穩還是增?

近年來,國家先後7次爲軍人漲工資。目前,軍人工資已初步具備與地方進行比較的基礎。有“好事”的網友,將近4次軍人漲工資制成表格,對其進行比較:

2015年,漲的是津貼補貼,漲幅適度,主要是調整津貼補貼結構,背景是經濟穩步增長,軍隊待遇需與時俱進,以便提高軍人生活水平,增強部隊凝聚力。

2018年,漲的是績效工資,漲幅較大,主要是引入績效工資機制,根據軍隊現代化建設需要,激勵軍人積極性,進一步提升部隊戰鬥力,促進軍人職業發展。

2020年,漲的是獎勵金,特點是穩步增長,主要是增設獎勵金制度,目的是表彰先進,鼓勵軍人創新,激發軍人榮譽感,推動軍隊創新發展。

2023年,漲的是崗位和級別工資,特點是適度調整,爲了使工資結構更加精細化,適應軍隊職能任務多樣化,體現軍人職業特點,提高軍人待遇滿意度,促進軍隊人才隊伍建設。

一字一句學完,不禁額頭出汗,心跳加快。

心細眼尖的網友會有同感,漲工資其實是個技術活,總要有個理由吧?該想到的都想到了。

那麽,還會調整嗎?答案是肯定的。有網友總結,軍人工資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工資結構的問題。軍人工資由基本工資和津貼補貼組成。基本工資占比較大,正如有網友說,現在的工資結構下,不同軍銜、職務之間差距太小,激勵作用不夠突出,留不住真正的人才,也不利于提升積極性和戰鬥力。因此,有必要提高津貼補貼占比,並適當拉開差距。

二是激勵機制的問題。軍人工資激勵手段單一、激勵力度不夠、效果不佳。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幹與不幹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改革以後,這種現象得到極大糾正,但還未從根本上解決。地方流傳的“躺平式”“側臥式”幹部,在部隊也有影子。

三是定期增資的問題。客觀地說,目前定期增資機制是有的,但爲啥容易被忽視和遺忘,因爲增資幅度不大,采用的是“小雞快跑”,刺激不強烈,感受不明顯。

四是比較優勢的問題。按照有關規定,軍人的工資應該比地方同職級高20%左右。目前來看,達到這一點並不難。但從長遠看,遠遠不夠。大家的樸素願望,有一句話說得很形象,就是一人當兵,養活全家。與地方工資收入相比,軍人工資沒有比較優勢,提高職業吸引力,保留人才骨幹,就會成爲一句空話。

那麽,軍人工資應該如何改進呢?

一是優化工資結構。基本工資的作用是保持軍人收入水平與社會經濟水平大體一致,讓軍人及其家庭過上體面的生活。作爲保底部分,平均主義色彩濃一點,都可以接受。津貼補貼應與軍人的犧牲、奉獻,以及對戰鬥力貢獻成正比,體現激勵作用,並適當拉大差距。

外軍對津貼補貼非常重視,制定了名目繁多的種類,涵蓋工作、生活、教育等諸多方面,使軍人收入和待遇大幅提升,與地方形成比較優勢。

近年來,我軍在津貼補貼制度上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15年針對津貼補貼結構進行調整後,軍人代職主動申請到“新西蘭”,積極到部隊一線參加演習演訓,這些都是向好的證明。

二是加強激勵作用。目前,軍人激勵主要依賴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的無差別增長,差距不能拉開,效果難以長時間保持。每年基層都在流傳漲工資的小道消息,就是證明,這不利于軍人紮根軍營,長期服役,多做貢獻。

下一步,可能對津貼補貼的種類,進行周密、詳細地加以區分,並適當拉開差距,激勵和引導軍人到基層去,到艱苦的地方去,到軍事鬥爭最需要的地方去,長期爲建設信息化部隊、打贏信息化戰爭服務。

三是健全定期增資。定期增資的目的是使軍人收入水平與社會經濟變化挂鈎。定期增資的必要性,在物價水平上體現比較明顯。隨著物價的上漲,如果軍人工資不進行調整,實際購買力其實是下降的。

所以,定期增資應該達到“一年一小漲,三四年一大漲”的效果。目前,軍人的定期增資,主要體現在年度增資和晉升增資上。年度增資對應“一年一小漲”,晉升增資對應“三四年一大漲”。

但實際情況就是每多服役一年,檔差工資爲25元,軍銜工資增長50元,軍齡工資增長30元,總共增加105元。

晉升增資,以待遇等級調整爲例,待遇增加一級,工資級差爲55元。在級差之外,職業性津貼增長200元,生活性津貼增長50元,工作性津貼增長50元,一共增長355元。

說實話,這個增資水平不算少,但也不多。考慮到軍人職業化以後,晉升年限拉長,如達齡晉升現在也很常見,可以考慮適當提高年度增資的數額,以補償晉升年限的拉長,晉升增資的滯後。

四是形成比較優勢。通過對津貼補貼的種類進行區分,大幅提高艱苦邊遠和高山海島地區服役、連續3個月以上執行重大戰備訓練和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執行作戰任務等情況下的軍人工資待遇,樹立對戰鬥力貢獻率的導向,突出激勵引導,讓以上人群第一波享受到工資政策調整改革的紅利。

之後穩步推進,有序實施,惠及全體。

當然,隨著軍人職業化的深入推進,高薪酬、高福利的工資待遇呼之欲出,軍人能力素質提升更要快馬加鞭。

3月9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答記者問,對增加的國防支出用途進行說明,其中一項是改善部隊練兵備戰和官兵工作生活保障條件。

2 阅读:1135
评论列表
  • 2024-04-28 22:49

    工資高吃的好.保衛祖國就是好

  • 2024-04-29 12:29

    軍人越多,對社會的索取就會越多

  • 2024-04-29 09:12

    軍人工資比公務員少多了,從時間,精神壓力,吃苦等比地方的多負出幾倍,應該尊重提高軍人待遇,國家才有希望。

  • 2024-04-28 21:54

    據說美國的軍隊是雇傭軍不知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