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黨同心跟黨奮鬥立足崗位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

勞動午報 2024-05-13 20:45:15

走在技術創新前沿

爭當綜合性技能人才

北京市工會十五大代表、北京枭龍防務科技有限公司測試工程師 姜茹月

我是一名測試工程師,這次能以北京市工會十五大代表的身份現場參加大會,與各行各業的勞模工匠和科技領軍人才交流,我倍感激動,同時深受啓發。

這幾天,我反複細讀北京市工會十五大工作報告,其中提到,爭當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尖兵”,爲新時代首都發展建功立業。作爲一名技能人才,我深有感觸。近年來,我們公司相繼攻克了大視場角、小體積“光柵波導”光學顯示器件研發和批量制備技術,技術指標與顯示效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獲批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及北京市重大科技專項。

站在新的起點上,我深感責任重大,未來我會繼續在前沿技術領域攀登,不斷提升技能水平,發揮自身價值,努力成爲適應時代發展、滿足企業需求的知識型、技能型和創新型人才。

想職工之所想

急職工之所急

朝陽區呼家樓街道工會服務站常務副站長 高博

北京市工會十五大工作報告對如何做好今後五年工會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特別是大會工作報告強調,打造一批“全天候”“智能化”“小快靈”的服務站點,能夠更好解決職工的“關鍵小事”,讓職工群衆真切、直觀感受到工會服務“就在身邊”。這一點讓我感觸很深,身處服務廣大職工群衆的第一線,我們基層工會幹部就是要想職工之所想,急職工之所急。

呼家樓街道總工會建成的工會驿站共計47個,解決了戶外勞動者日常的實際需求。在驿站建設和服務過程中,我們積極開展專項服務活動,例如在送餐低峰期,爲外賣小哥送去暖心早餐,讓他們感受到工會的服務就在身邊。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和同事們將繼續總結經驗,從勞動者的實際需求出發,與各方力量共同推動工會驿站建設,不斷拓展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爲更多職工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

維權“向前一步”

服務更加貼心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總工會幹部 黃紅連

作爲一名基層工會幹部,我們將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北京市工會十五大精神,結合區域實際,精心謀劃、嚴密組織,擔當作爲、腳踏實地,紮實做好各項工會工作。

在健全“向前一步”維權工作體系方面,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總工會將設置專人專崗專線,定期與企業進行職工隊伍風險隱患排查,做到及時發現、認真處理,將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依托順義區總工會法律資源,籌備開展專項普法進基層活動,做到資源共享、上下聯動,建立健全職工權益維護工作體系。在健全“就在身邊”服務職工需求工作體系方面,我們將暢通溝通渠道,目前已與66家企業155名工作人員實現線上溝通;建立“季度走訪制度”,以座談會的形式,推進工會工作的開展。同時,我們還將充分利用轄區所有對外服務的工會驿站,爲3000余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服務,讓職工感受到“娘家人”就在身邊。

忠誠履職盡責

用心用情服務職工

北京燃氣集團第二分公司工會工作者 胡安霓

北京市工會十五大勝利閉幕,我們深感振奮和自豪。大會工作報告指出,牢固樹立以職工爲中心的工作導向,著力提高職工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打造“産改”賦能建功立業平台,打造勞模工匠示範引領平台。這些內容爲我們基層工會開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回顧過去五年,我們深切感受到工會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推動職工發展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未來,我們將以更強烈的責任感履職盡責,全心全意爲企業職工謀福祉,當好職工信賴的“娘家人”。同時,認真學習宣傳貫徹北京市工會十五大精神,聚焦構建“1234”工會工作格局,發揚北京“燃氣人”創業精神,擰緊燃氣“安全閥”,努力提升工會工作水平,用心用情服務職工,譜寫首都燃氣爲民服務新篇章。

不斷磨砺技能技術

爲乘客安全出行護航

北京公交集團電車分公司103路駕駛員 高國然

北京市工會十五大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廣泛開展技能競賽和技能培訓,我認爲這一點非常重要。作爲一名公交駕駛員,必須要掌握娴熟的駕駛技能。我是個“愛琢磨”的駕駛員,除了參加車隊的司機專業會、向師傅請教外,業余時間我還會通過看書學習掌握車輛安全駕駛要領、車輛內部構造和技術性能等知識。

我曾參加過多次技能比賽。在備賽的那段時間,我紮根在訓練場,一遍遍琢磨每個動作、練習每個科目;回到家裏,繼續翻閱教材做筆記。最終我在技能大賽上取得冠軍,被授予“公交大工匠”榮譽稱號。

今後我將學習貫徹好大會的精神,不但自身繼續磨砺技術技能,還將帶動更多同事投身技能競賽和技能培訓,練好“金剛鑽”,以過硬本領爲乘客安全出行護航。

爲百姓蓋“放心房”

讓每一項施工都成爲精品

中建二局三公司北方分公司菜園街C地塊項目建築工人 陳飛龍

“加大職工職業發展、創新項目等助推力度,全面提升産業工人技術技能素質。”“組織動員廣大職工助力發展新質生産力。”……北京市工會十五大工作報告中關于産業工人的一系列闡述,讓我們深受鼓舞,作爲施工一線的建築工人,我們心裏更加有底氣了。

我是一名鋼筋工,從業二十余年,每每看見自己參與建設的大樓交錯矗立、修建的地鐵四通八達,內心總會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我現在工作的地方是西城區,這裏是二環裏最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項目,這個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改善市民居住環境。我將以實際行動學習貫徹大會精神,繼續提升自身技能,爲百姓蓋好“放心房”,把手頭每一項施工作業都做成精品,在平凡崗位上爲首都發展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 孫豔 張晶 王路曼 劉欣欣 盛麗 馬超 宗曉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