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台灣省外,全國各省的人都能在兵團找到,這是真的嗎?兵團文化形成揭秘

修爲之士 2024-04-26 00:00:14

有人說,深圳市和新疆兵團都曾是移民之地區,在人員構成以及文化發展等方面應該和新疆兵團有相似之處。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二者是完全不一樣的,今天暫且不說具體原因。

先說說我們兵團曆史上的幾種人員的來曆以及由他們所帶來的地域文化對兵團文化的影響。

曾經有一首名爲《千軍萬馬到兵團》的歌曲,歌詞這樣寫道:“我們來自黃埔江畔黃浦江畔,我們來自中原大地中原大地,我們來自黃土高坡黃主高坡,我們來自五指山下。南方的姑娘,北方的漢……千軍萬馬到兵團。”

可以看出,兵團是一個來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的華夏兒女的大家庭。

有專門研究的人對兵團文化進行了這樣的描述:除去台灣省外,全國各個省的人都可以在兵團找到,他們帶來了各自的地域文化,在相互交往中,文化與文化碰撞、磨合、改變、融合,最後生成爲一種獨特的迥異于全國任何一個區域的、獨一無二的兵團文化。

南腔北調的語言,五花八門的飲食,無規無矩的習俗,這種表面上雜亂的文化現象實則反映了兵團文化來源的多元與開放,多元與開放形成了兵團文化博采衆長、兼容並蓄的特色……

50年代初期,八千湘女上天山已成爲佳話,但這些曆史活動卻是和兵團的大規模移民這一曆史背景聯系在一起的。

隨著兵團事業的發展,勞動力的不足已經明顯制約了兵團的發展。有資料顯示:1955年底,兵團總人口20.69萬人,職工11.22萬人,機關幹部0.39萬人,學校、醫院、劇團153萬人。實際參加生産人員只14.68萬人,其中參加農場勞動的人員只有11.84萬人,勞動力明顯不足。

而此時,新疆的勞動力不足和祖國內地勞動力的相對富余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在這種情況下,兵團通過動員內地青年支邊有組織地招聘和動員各單位職工招攬親友等形式,吸收了大批的內地青壯年,使兵團人口迅速增加,職工隊伍迅速壯大。

同時,大批移民的加入也使兵團文化體現著突出的移民文化特征。

1954年9月,新疆軍區招收山東支邊女青年6531人。後又有湖南等省青壯年陸續進入兵團。

1956年共有4.5436萬河南青年墾荒隊員陸續到達新疆,參加新疆的社會主義建設。

1957年從商丘新鄉8個地區抽調青壯年民工4萬多人,到新疆軍墾農場當工人。

1958年,河南又動員2.08萬青年志願墾荒隊員,前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烏蘇墾區的各農場開荒。

1959年到1960年又先後從安徽、江蘇、湖北三省組織動員10萬青年進疆,進入生産建設兵團,在這期間,經國務院批准,兵團還接待安置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0多萬自流來疆人員。

其後,又有更多的內地人以探親、接遷、自流等形式進入新疆。

當時來疆支邊人員中農村青年占較大比例,他們組成墾荒隊到新疆墾荒,爲兵團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以自身的文化習俗影響著兵團文化的發展。

人是一種文化的存在,不同的文化內涵必然會有不同表現,伴隨著人員的遷入和文化影響的擴大,各地移民文化都對兵團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産生了重要影響。

作爲一個來自祖國各地華夏兒女的大家庭,兵團文化體現出多元文化特色是必然的。來源的多元化與兼容並蓄的特色已成爲兵團文化的突出特點,這種特點已深深地滲透到了兵團人的性格中。

河南移民將兵團話帶上了“河南腔”,山東文化在兵團的存在卻也能以被調侃的方式得到體現。

下面這首歌謠可以爲證:“大蔥”,“大蔥”,來自山東;紮根邊疆,抗寒耐凍;屯墾戍邊,眼亮心明;生兒育女,仍是“大蔥”。

各地移民對兵團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隴文化、魯文化、川文化、豫文化等各地文化也都爲兵團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也爲兼收並蓄、多元開放、獨具特色的兵團文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另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1954年10月~1956年春天這時期,兵團成員大部分是複員轉業的解放軍戰士。

由于解放軍戰士來自祖國各地,其自身攜帶著各地域文化的因子,這也使兵團文化在成立之日起就與祖國各地域的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因而兵團文化必然會對各地域文化兼收並蓄,成爲各地域文化的集中體現。

兵團帶有明顯地域性的專業藝術團體就更能體現兵團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1950年,解放軍第二、六兩軍師以上大單位,都有文工團隊。1951年,二十二兵團和所屬軍,師文工團也先後建立。

前期主要的專業劇團有:兵團歌舞話劇團、兵團猛進秦劇團兵團童聲豫劇團等。劇種當然也有很多,如京劇世秦腔、豫劇等。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很多劇團本身就是祖國各地文化的集合體現和傳播者。

如兵團猛進秦劇團,早在1940年即已成立于河南省池縣,屬國民黨第十七軍特務連工藝排。

1949年5月,參加解放軍六軍十七師。1950年,隨軍進駐烏魯木齊,稱六軍十七師政治部猛進秦劇團。

後經多次改名和調整,1984年改稱兵團秦劇團。這些專業性藝術團既是兵團文化多元性的體現,又對祖國各地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推薦閱讀:

年西進新疆的上海支青對兵團文化産生哪些影響?以至于到現在居民生活習慣上還留有痕迹

來新疆前她是苦命的人童養媳,後嫁給大27歲的老功臣,日子過得雖苦但心裏很甜​

1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