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匆匆撤離,被馬爾代夫一腳踢開後,印度企圖把賬算到中國頭上

石江月 2024-05-13 09:34:20

5月10日,是馬爾代夫要求印度撤出全部駐軍的最後期限,印度這次的表現出人意料,很“聽話”,還真就在5月10日結束之前,將所有駐紮在馬爾代夫的軍事人員全部撤離。表面上看,這似乎代表著在馬爾代夫本屆政府此前加強與中國的聯系之後,印度罕見向馬爾代夫做出的“妥協”。可一旦真的仔細分析起來,印度從馬爾代夫撤軍這件事,情況可能並不是表面上外界看到的這麽簡單。

(穆伊祖訪華)

之前要求印度撤軍之後,外界認爲馬爾代夫已經搭上了中國的“大船”,所以有意將印度一腳踢開。之後印度還企圖把賬算到中國頭上,印度聲稱是“親中國”的馬爾代夫總統穆伊祖上台後,才導致了兩國關系出現緊張。

之前馬爾代夫和中國簽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也獲得了中國不少幫助,但在印度人眼裏,馬爾代夫之所以會向印度“亮手腕”,很大程度上“是在中國的利誘下造成的”。印度在此期間,不斷敦促他們自認爲“親中國”的馬爾代夫總統穆伊祖,要盡快和印度一起緩解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

印度的所謂“敦促”,可以說是勸說和請求,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說是警告,具體要看外界從哪個角度和立場去看待這件事。

這裏有必要重點說一下,印度這次的確是撤軍了,但卻換了一批非軍職的印度技術人員進駐了馬爾代夫,似乎是“換湯不換藥”,也看不出馬爾代夫和印度之間實際上有多大的裂痕。

印度說,不管是之前的在馬爾代夫的印度駐軍,還是5月10日之後進駐的非軍職技術人員,他們主要的任務是操作和維護3架印度此前捐贈給馬爾代夫的直升機,這幾架飛機曾經參與過海上的救援行動,對馬爾代夫的緊急醫療運送以及搜救任務都非常重要。所以,即便印度將此前管理這幾架飛機軍事人員撤走,也要再派些技術人員前來管理使用這些飛機。實際上,這也是借口,馬爾代夫國家雖小,但也不至于連幾名飛行員都必須讓印度人來擔任。

隨後在5月9日,也就是馬爾代夫要求印度撤出軍事人員的最後期限的前一天,馬爾代夫政府還派了外交部長專門去了一趟印度,並與印度外長蘇傑生舉行會議,並再次確認了這件事情,同時還討論了印馬兩國關系繼續向前發展的議題。蘇傑生還強調了,印度對馬爾代夫的基礎設施項目、醫療和衛生設施有多麽多麽的重要。顯然,印度明顯不願意放棄對馬爾代夫的影響,這個島國所處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特別是對一直想主導印度洋的印度來說,心底裏想的是,絕不能和馬爾代夫鬧掰,更不能讓馬爾代夫倒向中國的懷抱。

其實,真正說起來,穆伊祖政府可能從始至終都沒打算跟印度徹底鬧掰,否則不會在要求印度撤軍的最後期限,特意派了外交部長前往印度就此事進行商談。

(5月9日當天,蘇傑生會見到訪的馬爾代夫外長)

穆伊祖上台之後,特意將首次國事訪問選擇了中國,而不是“例行性”地選擇首訪印度,就是要讓印度人覺得馬爾代夫不是永遠要低你一等,如果印度不好好對待馬爾代夫,我們放棄印度和中國合作也會非常好。的確,從印度願意撤出軍事人員開始,就已經意味著穆伊祖此前向中國示好等一系列動作之後,印度自然不願意再讓自己的利益受更大的損失,所以預計在可見的未來,印度只能更加重視馬爾代夫。

簡單地說,在某種程度上,印馬之間實則都不想鬧掰,印度不想將馬爾代夫徹底推向中國。而對于馬爾代夫而言,印度還是馬爾代夫最大的遊客來源國,同時馬爾代夫也忌憚印度的實力,畢竟兩國相距實在太近了,一旦印度搞點動作,盡管有中國,恐怕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總的來說,印度這次從馬爾代夫撤軍,又換了一批文職技術人員過來。此舉,穆伊祖一方面兌現了當初競選總統時許下的“趕走印軍”的承諾,同時也沒有將印度徹底惹怒,穆伊祖的政治手段目前看來已經奏效了。

當然,關于之前穆伊祖代表馬爾代夫和中國簽的一系列合作協議,未來還是會有效的。穆伊祖的目的,只是爲了擺脫對印度的依賴,而不是要跟印度徹底決裂。作爲一個小國,馬爾代夫不會介入大國之間的競爭,也不允許這樣做。馬爾代夫現在的做法更像是左右逢源,不選邊站,未來也將與包括印度和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發展關系,穆伊祖之前就做出過類似的明確表態,對他來說,這才是馬爾代夫站在本國的利益角度,最好的生存之道。

0 阅读:103

石江月

簡介:深度防務分析,看西方如何評論中國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