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第2條燃氣管道遲遲不動工,俄方追問中國大使,我方明確回應

馬克獨到 2024-05-09 19:25:33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俄羅斯開始尋求加強對外出口天然氣的力度,來彌補戰時經濟的損失。其中,尤其是連接中國的第二條燃氣管道“西伯利亞力量2號”,就成爲重中之重。

不過,盡管俄羅斯需求十分迫切,但中俄雙方卻始終沒有談攏相關細節,這使得俄方感到焦慮,並頻繁追問我方何時能夠松口開工。

俄媒“今日俄羅斯”專訪我駐俄大使張漢晖時,就“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問題展開了密集追問,其中主要圍繞中俄天然氣管道項目談判進展,以及雙方是否就天然氣價格達成一致等問題提出了相關質疑。

而面對來自俄方的問題,我大使隨後明確表示,天然氣價格不是導致“西伯利亞力量2號”沒有談攏的唯一決定因素,由于該項目體量過大,所以需要嚴謹的前期研究論證。我方一貫倡導産業上下遊一體化模式,這樣才能從單一貿易延伸到全産業鏈合作,從而建立更長期更穩固的合作,來分享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紅利。

此前,按照俄羅斯方面的設想,如果能建成“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俄方每年可以向中國額外供應超500億立方米的燃氣,這個管道爲俄羅斯所帶來的潛在收入,可以大大彌補終止對歐洲能源貿易所帶來的經濟損失。

不過,盡管俄羅斯單方想得挺好,但交易畢竟是雙方的事情。對于需求側的我們來說,雖然中俄高度合作,但在天然氣問題上,我方實際進口選項有很多,更何況雞蛋也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

此外,這個第2條管道投入産出比是否合適,途經蒙古的風險度有多高,氣價是否合理,國際地緣與能源市場形勢未來走勢如何,這些都是我方需要考慮的問題。

“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作爲初步投資預計超過140億美元的項目,這筆錢不是一個小數,而且戰略性不言而喻,所以需要更嚴謹的項目審查與討論,以便于更貼合中俄兩國戰略利益。

更何況在能源交易當中,我方屬于需求側主動的一方,爲了確保自身的國家利益,也應該用更審慎的角度看待這一項目,不僅要認真評估自身需求,同時也要爭取一個合理的價格,同時更應規避任何可能的地緣政治風險,以防落入被動局面。

5 阅读:1671
评论列表
  • 2024-05-09 23:21

    要審慎地源政治風險

馬克獨到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