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窮其一生,沒殺過任何名將,爲何被稱爲三國第一猛將?

霸蒼笙客棧 2024-05-11 02:50:29

說到三國時期的猛將,呂布無疑是當時赫赫有名的一員。

然而,讓人困惑的是,呂布一生雖然戰鬥無數,可就是沒殺過任何一員頂尖高手。

憑什麽呂布能獲此榮譽呢?僅僅是因爲他從未輸過任何一場戰鬥嗎?

"一飛沖天"的機會

呂布原是並州漢人,自小就武藝過人而出名,被譽爲"飛將"的稱號。可見,即便在年少時,他已是一位武力超群的少年了。後來,並州的刺史丁原看重了他,便任命他爲"主簿"一職。

對于一個熱愛馬術的武夫來說,去做文書工作,無疑是件很沒面子的事。據說呂布對此耿耿于懷,懷著一顆強烈不滿的心。他覺得丁原壓抑了自己的本性,浪費了自己的武藝。

時年三十六歲,呂布結識了當朝把持朝政大權的董卓。這位身懷絕技的壯士,立即就受到了董卓的賞識。憑借出衆的武藝,呂布很快就被董卓封爲騎都尉,又被提拔爲中郎將,地位越來越高。

在董卓手下,呂布的確得到了重用和肯定。憑著他過人的武藝,先是被封爲騎都尉,後又晉升爲中郎將,接著又被封都亭侯,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

然而就在這時,一件令呂布難以釋懷的事情發生了——丁原被董卓視爲了眼中釘、肉中刺,令呂布將其趕盡殺絕。

內心的怨恨與不滿在此時達到了頂峰。呂布本就對丁原恨之入骨,如今更被董卓逼迫要誅殺他的故主,這樣的命令讓他渾身上下都在發冷。

呂布既然接受了董卓的賞識,自然也就接受了他的命令。于是,懷著憤怒和不甘,他順水推舟,毫不留情地誅殺了丁原一家。

關于這個舉動,史書上也有不少記載。呂布徹底踏上了背叛逆主的不歸路,成爲了董卓的重臣。

此後的董卓顯現出了他猜疑的一面。他對身邊的親信和部下,都是防範有加,動不動就拿手中的戟指著人家的鼻子。呂布作爲他的心腹大將,自然也時常被他盯上。

傳說有一次,董卓因爲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對呂布大發雷霆,竟當衆拿起手中的戟就向呂布砍去。要不是呂布身手了得,幾乎就要在那一戟之下送了性命。

從那以後,呂布對董卓徹底失望,對他再也沒有了任何的忠心和好感。反而是王允、蔡邕這些人,開始在呂布心中種下了不滿和叛逆的種子。

這些人每每見到呂布,便會在他耳邊說一些反董卓的話,誘惑他與自己們一同除掉這個昔日的大恩人。起初,呂布還是抗拒的,但漸漸地心防也開始松動了。

也許是對丁原的屈辱憤怒未消;又或許是早已對董卓失望;總之在經過幾番動搖和猶豫後,呂布最終還是選擇了背叛。

當董卓開始變得猜忌多疑,動不動就對呂布拿戟砍去時,呂布終于忍無可忍,在蔡邕、王允等人的慫恿下,與他們密謀除掉了恩主董卓。

呂布本就是一介武夫,卻被現實推上了如此矛盾的道路。被丁原賞識卻浪費了武藝,被董卓看重卻遭到猜忌,一時的憤怒讓他不得不铤而走險,做出了那些出格的事情。

武力再顯威:虎牢關單挑三英

在呂布輝煌人生中,虎牢關一戰無疑是其中最精彩一幕。它見證了這位被尊爲"第一猛將"的呂布。

當時聯軍中有很多的猛將高手,可謂虎視眈眈,個個都是習武多年的高手。然而令人詫異的是,在呂布這尊大佛出現之後,無一人敢與之單挑。

就連聯軍中的頭領張飛、關羽、劉備這三員猛將,也不得不被呂布的威風嚇到。他們誰也沒有想到,眼前這個男子,竟會有如此武力。

他們三人注視著呂布,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有退縮的意思。終于,關羽冷冷地說道:"從未聽說有誰擋得住呂布三丈長戟,今日就讓三人會會這個人吧!"

于是三人一起出兵刃,深吸一口氣,朝呂布殺去!呂布高高一挺長戟,也巍然挺立在那裏,准備迎戰。

眨眼之間,戰爭開始。三英合力向呂布連撲帶打,絕不給對方還手的機會。而呂布也是非常凶猛。

關羽、張飛、劉備這三員雖個個武藝高強,卻也不是呂布的對手,也就在這場大戰之際,突然一陣狂風暴雨襲來。白天瞬間變成了夜晚,天空中有著烏黑的黑雲,雷電交加。轉眼間大雨落下,將戰場化作泥土。

這對雙方來說無疑都是一個凶多吉少的糟糕情況。于是經過一番商議,大家終于放下武器,暫時中斷戰爭,各自都退回。就這樣,一場大戰就此停止,讓虎牢關的故事又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濮陽激戰:六員猛將合力拿下

呂布的戰績並未就此止步。公元195年,他與曹操在濮陽展開一場大戰。

曹操命令手下數名猛將與呂布單挑。其中包括:典韋、許褚、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等六員猛將。個個都是當時赫赫有名的高手。

面對如此陣仗,呂布一點也沒有退縮,揮舞著手中的方天畫戟,騎在馬上,奮勇殺敵。

這場景象,在人們心中留下了無比深刻的印象。就憑這一戰績,便足以證明呂布"第一猛將"的頭銜名不虛得。

呂布一身武藝,在整個三國時期可以說是出類拔萃。及至死後,三國群雄方才又出現了關羽、張飛、許褚等了得的人物。稱這些人物爲"猛將",已是極高的評價。

之所以尊奉呂布爲"第一猛將",與其敢于單挑共同作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不堪回首的人品

呂布一生從未殺死過一個真正的高手猛將。他征戰江湖多年,陣鬥無數,可對手無一不是些三腳貓功夫。這與他所說的"第一猛將"頭銜極不相稱,難免讓人有一種"狐假虎威"的感覺。

相比之下,如關羽、張飛這些同期的猛將可就不一樣了。他們在無數戰役中殺敵無數,堪稱真正的一代猛將。呂布之所以被冠以"第一猛將"的美譽,很可能只是出于吹噓。

從最初投靠董卓再加害故主丁原,到後來詐殺恩主董卓,以及三番五次地輾轉于諸侯之間,呂布可以說是一步一步走上了人品的不歸路。

關于呂布的負面評價,曆來是我們討論的話題。無外乎就是兩點:見利忘義,負恩反義。

他與丁原、董卓的恩怨情仇,最早就見證了這種罪行。後來又聯合王允殺害董卓,實在是狼子野心。

最後呂布甚至出爾反爾、背棄了曾經護佑過他的劉備,令人對他浮躁的人品感到失望。

可以說,呂布雖然是一員出色的武將,卻未能成爲一代猛將。他的眼光局限于個人武力,缺乏統帥大軍的智慧和遠見,注定難以取得輝煌的戰略成就。

對于呂布身上正面與負面,我們不妨再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三國亂世的客觀環境,也許爲他的一些所作所爲提供了某種解釋。

三國當時戰亂誰都在爲生存而戰,即使立場決定了要屢次背叛、投靠,也不算是尋常的事情。

身處這樣的時代,謀生之道往往不受選擇。如何在殘酷的亂世中活下去,往往會不擇手段。不過"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高帽子,絕非隨意編造。在三國裏,呂布是煥發著獨一無二的光芒的。

0 阅读:29
评论列表
  • 2024-05-11 14:48

    呂布確實厲害,名聲更大,但凡有點腦子,誰跟他玩命?打不過就都跑了,也就張飛跟他玩命,但是張飛哪有那麽好殺

  • 2024-05-13 12:11

    本人認爲呂布之所以在衆多陣仗中未殺一個大將,不是呂布不殺而是呂布此人極有思想。想象一下當時的場景,戰亂時代,無論敵我可能睡一覺起來時局就會是另一個天地,因此他之所以不誅殺這些大將是因爲他想的較長遠,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用現代的眼光看待此事,呂布實際上也是一個機會主義者。

霸蒼笙客棧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