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樓下菜場的鹵肉店天天排隊,但老板娘的私域更賺錢?

郭的日記本 2024-04-08 17:58:44

今天聊一聊樓下菜場那個賣豬頭肉的生意經,一個賣鹵肉的小檔口,被他們小夫妻做到了極致。

清明節放假的最後一天,上午泡了黃豆,計劃做幹菜豆腐腦,老家叫鹹豆腐腦。

這是一個比較小衆的美食,只有老家周圍的兩三個縣和許昌的部分地區有這種吃法。

我們從小吃到大,特別是過去不太富裕的年代裏,這還是一道改善生活的美食。

鹹豆腐腦做起來很費事,也不見得所有人都會喜歡。有點像老家的熱豆腐,喜歡的是真喜歡,不喜歡的就覺得沒啥味道。

除了豆腐腦還做了塌菜馍,這也是一道地方性的美食。

在魔都吃到這些美食的機會不太多。中午約了小昆,下午來家裏嘗嘗。

晚上小昆一家來了,同時,還打包了幾個鹵菜。還帶了菜場那家興隆現鹵豬頭肉。

這個店是我們搬過來不久就發現了,店門口天天排隊,生意特別好。

他們每天下午三點開始營業,晚上六點之前就賣完了。節假日的時候准備的食材會多一些,結束的時間也會稍晚一些。

爲什麽成爲他們的家的忠實顧客?老郭來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是質量。老板說,他們每天賣的都是新鮮肉。從來不賣凍肉,也不賣隔夜肉。

說一個細節,別人家的鹵肉,當天吃不完,即便是放到冰箱裏,第二天就有味道了。而興隆家的不會。

二是幹淨。豬頭和內髒最大的問題就是幹淨,如果不是足夠認真,是很難把産品做幹淨的。這一點,興隆做得確實不錯。

跟周圍幾個店比起來,他們的價格是最貴的,但消費者願意爲更好的體驗來排隊。

三是服務。兩口子特別會“來事兒”,算得上拿捏人情世故的高手。

每次買肉的時候,老板總是讓你少買點,夠吃就行了。明天想吃了再來買明天新鮮的。

這種不讓多買的細節很簡單,但很打動人。

拌菜的時候都會加入一些花生米,老板娘每次都會問一句,夠不夠?

除非你說不要花生米,無論你怎麽回答,老板娘都會再加入一些進去。雖然一把花生米不值什麽錢,但感覺上會很舒服。

講真,他們的味道談不上特別好吃,能夠吸引消費者的地方大概就是上面這三項吧。

這三點看似簡單,但能夠堅持下來、成爲自己的標簽,肯定是需要大量時間累積的。

消費者從聽說到認可的過程是需要時間的。這個過程中,老板是不能出現任何的問題。

信任建立的過程,消費者往往是拿著顯微鏡來“找茬”。

但如果信任建立了,所有問題也就都不是問題了。

大背景交待完了,那就正式聊一下這兩夫婦的“生意經”,看他們是如何實現利潤最大化的?這也是讓老郭特別震驚的地方。

這個店不做美團、點評之類的在賣業務,或許是太忙了,也或許是不屑于網上的訂單吧。

首先,用私域解決複購和線下門店的壓力。

打開老板娘的朋友圈,只有兩大類信息,一類是我這裏做了什麽?展示他們的家的各種産品;另一類是我這裏賣了什麽?展示他們家的各種訂單。

基本上就是純純的廣告,而且,這樣的廣告還沒人屏蔽。你看,只要有了好産品大概率是不會缺流量的。

因爲每次去門店都要排隊,次數久了也就不想再去了。

跟老板娘抱怨之後,老板娘說可以給加WX,在WX裏預定的。

轉錢給老板娘,然後告訴她你買什麽東西?買多少?提前一小時預定,基本上到店就能取了。

打包好之後做上記號,等客戶取的時候再核對一下WX信息。客戶拿到東西的同時,老板娘在微信上點收款。

有一次問老板娘,爲啥每次都是取單的時候才點收款,而不是提前收款?

老板娘說,萬一客人有別的事來不了了,也就不用再麻煩著退錢了。

那幹脆別讓客戶提前付款,等見面再付款好了?

老板娘說,不付款怎麽准備菜?如果是等客戶到店現切的話,那些排隊的客人肯定就不願意了。

這些看似簡單的細節,都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呢。

去年的時候,老板娘雖然沒有細說,但她說微WX上的訂單已經忙不過來了。從實體門店來看,私域訂單比到店的訂單多不少呢。

其次,增加品類不增加店面。

前兩年,他們把隔壁的檔口也盤下來了。雇了三個人做“爆魚”(上海本地的一個做法)和藤椒雞,生意也還不錯。沒多久就停了。

有一次問老板娘,爲啥不賣爆魚和藤椒雞了?

老板娘說,攤位費太貴了,租不起了,也忙不過來。如果想吃的話可以提前一天WX說一聲。

看了她的朋友圈才發現,原來一直在朋友圈裏賣著呢

同時,還賣獅子頭、鴨舌、鴨腸之類的鹵菜。夏天的時候,還會賣小龍蝦之類的應季鹵菜。

這些産品都是放到朋友圈裏賣的,而且都是需要提前一天預定的。提前預定的訂單都是提前收款的,不來取的話是不退款的。

看看他的朋友圈,不用店面就能銷售的産品還不少呢。特別是一些新品推出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通過朋友圈試銷的。

如此看來,私域賣東西不僅僅節約房租那麽簡單了,相比線下,朋友圈更適合推新品。同時,私域訂單也都是前置的,比線下門店的銷量更可控。

三是生意價值最大化。

他們的生意夠好,想要跟著學習的人也就多了。于是,前些年,他們開始收學員了。

這也算是鹵肉店的增值業務了,一共分兩塊,一是賣配方,一個配方挂價是1500;

另一個板塊是收學員,手把手帶著教學,這個收費已經漲到了大幾千塊。

這些學員對老板來說,除了學費之外,另外的價值就是勞動力。

幫忙鹵菜,特別是那些成熟的菜品。除了配料和把握火候之外,其他的工作基本上都可以由學徒完成了。

店面那邊,那些打包客戶的配菜工作,也都是學徒們在操刀的。

遺憾的是現在他們不收學員了,老板娘的解釋是他們的精力有限,顧不過來了。

應該是這些學員的能力和技巧有限,影響了出品的質量和體驗了。之後才是精力不夠用的問題了。

不賺學員的錢也好,有道是,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給子孫。賺合理的利潤才是商人最高的境界。

跟老板娘開玩笑,你們生意這麽好,發大財了。

老板娘說,賺錢再多你們也不會幹的。起早貪黑、又髒又累,如果不是沒辦法,誰願意幹這個生意呢?

雖然有凡爾賽的嫌疑,但確實是累夠嗆的。

自從有了老板娘的WX之後,也就很少去排隊了。有一次去拿肉的時候,發現他們的“私域訂單”還真多。

原來他們店裏只有兩個展示櫃,現在又添了兩個櫃子,專門放私域訂單的産品。

私域訂單的櫃子塞得是滿滿當當的,銷量比門店大多了。

特別羨慕這樣的小生意,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經濟形勢好不好都能始終如一。

確實辛苦些,但這樣的錢賺得很踏實、很穩定。

最近讀了很多書,越讀越覺得自己渺小。原來覺得寫文章就那麽回事兒,現在看來,文章只是自媒體運營的一個部分而已。

所以,之前做自媒體就是在“專業”的水准之外進行的。再看過去,簡直就像過家家一樣的幼稚。

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這是馮唐的口頭禅。感覺這幾句話特別適合現在的自己。

每天躺著幹不了別的事情,只能踏實地寫作文了。沒有太多的功利心,一門心思就是想把小作文弄好。

心態不一樣了,要求也高了。

越做,越覺得這個行業還是挺“高深”的。想要嶄露頭角,創作者必須要做到足夠專業才行的。

0 阅读:0

郭的日記本

簡介:聊銷售侃生活!用文字記錄經曆,讓內容溫暖在路上的人